南亚网视(尼泊尔)
流失文物“回家”之路还有多远?
责任编辑:南亚网视(邹舒)
发布时间:2023-03-08 12:58

images

南亚网视讯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3月号刊发题为《博物馆是要传扬文化遗产,还是紧抓偷来的珍宝?》的文章,作者是安德鲁·柯里。全文摘编如下:

过去几十年,新一代博物馆负责人一直在更深入研究各式藏品是如何收入自家博物馆的。现在他们又向前迈出一步:将艺术品、祭祀物品和人体遗骸移出展柜和储藏室,送回它们最初归属的群体。这一过程称为归国或返还。

仅去年一年,德国就将成百上千件藏品的所有权移交给尼日利亚国家博物馆委员会;法国将26件文物交还给贝宁;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也达成协议,将数十件雕塑的所有权移交给希腊。

许多博物馆负责人希望,这一转变将开启博物馆与藏品最初归属群体和国家相互合作的新时代。但与此同时,批评者担心归还行动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让“包罗万象的”博物馆解体,这些博物馆内的国际化藏品正是洞见世界如何相互联系的独特方式。

法国拉开返还序幕

如果说过去五年博物馆如何看待自家藏品经历了一场革命,那么或许可以说火种是在法国——太多革命的发祥地——点燃的。2017年11月,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前往布基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布基纳法索曾是法国在西非的殖民地。马克龙在坐满学生的礼堂前承认了法国殖民时期的“罪行”,然后他的演讲出现意想不到的转折。

马克龙对听众说:“我无法接受非洲好几个国家的文化遗产有很大一部分保存在法国。这有其历史原因,但不存在有效、持久、无条件的理由。”他说,在五年内,“我希望非洲遗产暂时或永久回归的条件得以存在”。

玛丽-塞茜尔·津苏经营一家重点关注非洲当代艺术的基金会。她看到马克龙的演讲时正在自己位于贝宁的画廊中。贝宁也曾是法国殖民地。她说:“没有人知道这一刻会到来。这就像一场雷雨。”就在一年前,贝宁总统向法国索要19世纪80年代被法国军人抢走的物品,这一要求遭到彻底无视。津苏说:“法国在一直说‘不’。”

此后不久,马克龙要求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艺术史教授贝内迪克特·萨瓦和塞内加尔学者费尔维内·萨尔准备一份关于法国殖民收藏的报告。法国文化部公布了一份长达89页的文件,在这份文件中这两名研究人员呼吁法国归还殖民时期军队劫掠的物品,以及被其他国家军队抢来但收藏在法国博物馆的物品。他们还推动归还“科学”探险队获得的文物,这些探险队于20世纪初被派往非洲为法国博物馆收集文物,往往是在枪口下收集的。

此前从加纳到希腊,许多国家一直要求归还它们的文物,有的甚至长达半个世纪以上。现在,政府、博物馆和媒体终于开始倾听它们的声音。

在马克龙发表演讲后不久,贝宁总统帕特里斯·塔隆再次就文物提出要求。2020年法国议员通过一项内容有限的法律,授权归还特定文物。2022年2月,这批文物在位于科托努的贝宁总统府亮相。塔隆在揭幕仪式上对记者说:“贝宁的祖传之宝回来了。”

此后四个月,有近20万人参观了这些展览。有时要排队数小时,才有机会一睹这些归来的文物。绝大多数参观者都是贝宁人,这回击了非洲人对自己的历史或博物馆不感兴趣的观点。

马克龙2017年的承诺正在兑现,博物馆也在发挥新作用:是谈论未来的场所,而不只是捕捉过去。

大英博物馆拒绝归还

并非所有博物馆都这样认为。位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已成为拒绝归还文物的全球符号。

就在其他地方的博物馆努力解决返还问题时,大英博物馆似乎躲了起来。

但就连大英博物馆的长期捍卫者似乎也困惑了。2016年,作家蒂法妮·詹金斯为大英博物馆撰文辩护,题为《留住大理石雕像》,认为现代博物馆应该把重点放在讲述古代文物和这些文物制作者的故事上,远离政治作秀。

出人意料的是,现在詹金斯承认,几年来,争论大幅转向,把大英博物馆甩在了后面。她指出,大英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几乎不再以百科全书式的博物馆作为论据,而是退回到技术性细节:比如,19世纪英国与当时控制雅典的奥斯曼帝国签署协议,才从卫城搬走大理石雕像;或者,很多文物从非洲和亚洲带走时,英国还没签署禁止劫掠的条约,因此获得这些文物是合法的,尽管不合乎道德;还有1963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阻止博物馆交出藏品。詹金斯说:“仅仅指向文书工作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如果他们要这样辩论,肯定会输。”

德国博物馆探索“中间地带”

或许有中间地带。赫尔曼·帕青格是德国普鲁士文化遗产基金会的主席,该基金会管理着十多家柏林的博物馆,其中柏林民族学博物馆收藏了数十万件文物,大部分都是19世纪末德国殖民鼎盛时期积累的。

几十年来,帕青格和基金会的历任主席一直抵制埃及、土耳其和曾是德国殖民地的非洲国家提出的文物返还要求。但是,自2018年以来,普鲁士文化遗产基金会已经着手归还许多文物,包括向喀麦隆交还一座女神像、向纳米比亚交还仪式和文化物品、向新西兰交还毛利人遗骸、向美国的夏威夷土著人和阿拉斯加原住民交还遗骸和随葬品。这一迹象表明争论转向的速度有多快。

去年,普鲁士文化遗产基金会参与了轰动一时的贝宁青铜器回归行动。虽然叫“青铜器”,但还包括象牙、木材、黄铜等物品。1897年,全副武装的英国远征军入侵埃多帝国,推翻了世袭国王,并在其心脏地带贝宁城洗劫了王宫。模糊的照片显示,英国军人在成堆的象牙和金属雕像中咧嘴大笑。有军官甚至为其中一些照片取名“劫掠”。后来在为支付这次打劫行动的费用而举行的拍卖会上,德国柏林民族学博物馆的负责人购买了成百上千件青铜器。

1897年那场打劫行动带走的5000多件文物今天存放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而不是贝宁城的国家博物馆。曾任该博物馆负责人的西奥菲勒斯·乌莫格拜说:“英国人拿走的那批珍贵文物在王宫中传承了几个世纪。他们给我们的历史造成真空,让我们的图书馆留下空白。”

贝宁打劫行动的场景得到充分记录,加上埃多王室和尼日利亚官员长达数十年的持续施压,使得这批青铜器成为文物返还的突出测试案例之一。强有力的道德论据与公众和政治压力相结合,似乎正在让这场争论转向。

去年7月,德国政府代表发表双边声明,宣布德国各地博物馆将贝宁青铜器的法定所有权移交给尼日利亚,这批青铜器共有1000多件,其中500件来自普鲁士文化遗产基金会。在签字仪式上,尼日利亚文化部长说这是“世界上已知最大规模的文物返还行动”。

这一刻极具象征意义,帕青格说,这是双赢。其中许多文物将在未来十年长期租借给德国,其他文物也将留在德国,直到尼日利亚在德国帮助下建成新博物馆。之后,尼日利亚官员会将文物轮换借给德国。

帕青格说:“我希望在我的博物馆里展示贝宁艺术。这些文物是借来的还是属于我的博物馆,说到底并没有那么重要。”(完)

(责任编辑:邹舒 审核:罗蒙山)

南亚网视舞台音响灯光宣传片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