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网视(尼泊尔)
肉桂面包卷,北欧的“国民甜点”
责任编辑:南亚网视(尼)
发布时间:2023-03-11 09:37

d91695c7116f1eeb8970028a70d33716u5

南亚网视讯 据环球时报报道,在日本治愈系电影《海鸥食堂》中,女主人公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独自经营一家日本餐厅,陌生的日式菜品最初无人问津,直到她入乡随俗尝试制作了有着浓郁香气的“肉桂面包卷”,这才吸引到在橱窗外驻足张望的芬兰老太太们走进店来,让当地人逐渐认识和接纳了这间致力于给人们带来幸福的小小食堂。

笔者就是从这部电影中第一次知道了这种在北欧国家最具代表性、广受欢迎的传统甜点。

肉桂面包卷起源于瑞典,主要原料为发酵面团、肉桂以及糖和奶油,出炉后在表面撒上小颗粒的珍珠装饰糖,以增添口感和美化外观(如图)。

肉桂本身具有一定的医疗功效,可以暖身、抗病菌和舒缓经期疼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瑞典当地的面包店和咖啡馆就开始出售肉桂面包卷,但是当时肉桂等源自东方的香料价格昂贵,并非所有人都能负担得起。直到20世纪50年代,欧洲经济复苏,一般家庭才能普遍使用肉桂。

1999年,瑞典的“家庭烘焙协会”提议将每年10月4日定为“肉桂面包卷日”,旨在呼吁人们更加关注北欧的传统烘焙美食,促进酵母、面粉、糖、黄油等原料的消费,肉桂面包卷因此一跃成为瑞典的“国民甜点”。

在“肉桂面包卷日”当天,几乎所有餐饮店铺都会摆出肉桂面包卷,走在路上远远就能闻到肉桂飘香。瑞典各地都会举办烘焙活动,很多家庭也会带领孩子一起制作自家配方的肉桂面包卷。据统计,每位瑞典人每年平均要吃下超过300个肉桂面包卷,全国全年消耗的肉桂面包卷总量近15万吨。

有趣的是,肉桂面包卷在北欧各国有着不同的名字。在瑞典就叫“肉桂面包卷”;在丹麦及其邻国德国,因其盘成卷状的外形很像蜗牛壳,而被命名为“肉桂蜗牛”;在挪威被称为“肉桂螺旋”;在芬兰的名字则直译为“被打耳光”,据猜测是因为当地版本的肉桂面包卷形似小巧可爱的耳朵。

18世纪,肉桂面包卷被德国移民带到美国费城,当时是将多个面包卷放在撒满蜂蜜、红糖、核桃的烤盘上,让面团在烘烤过程中充分吸收糖浆,烤完再翻转过来,这种会“黏手”的甜点的正式名称为“黏面包”。

今天,在北美地区流行的肉桂面包卷与北欧原版和费城版本相比,在原料、做法、外观和风味上都发生了变化。

北欧人将肉桂面包卷视作咖啡的最佳搭档,冬季也用来搭配热红酒,是他们在休息时间和亲友相聚时最常享用的点心之一,而美国人则喜欢在早餐时食用肉桂面包卷。

时至今日,为符合世界各地顾客不同的饮食习惯和不断变化的需求,一些餐饮机构会提供不含乳制品的纯素版本或无麸质版本的肉桂面包卷,有好酒人士还在制作肉桂面包卷时加入威士忌或红酒。

纽约的一家手工精酿啤酒公司甚至推出过肉桂面包卷口味的啤酒,味道就接近新出炉的肉桂面包卷。(完)

(责任编辑:刘美玉 审核:罗蒙山)

南亚网视舞台音响灯光宣传片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