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网视记者 任米拉 苏米塔 罗蒙山
“山色湖光相应和,莺追蝶舞竞芳华。”
3月的尼泊尔著名旅游城市博卡拉,雪山平湖,天光云影。
一大群雪峰耸立在天地之间,目光所及之处是悬在空中的一一座座雪峰,其中最吸引游客的博卡拉地标鱼尾峰。
伴着春日的勃勃生机,南亚网视记者走进博卡拉国际机场,呈现在面前的是“大气磅礴、形象美丽”。机场里的中国和尼泊尔的建设者们正忙碌着进行现场清理、布置装修、调试设备等收尾工作。在这里,正如官方所称,打造着尼泊尔宏伟的“国家荣誉工程”。
中国标准亮相尼泊尔
博卡拉国际机场项目是迄今为止中国对尼泊尔最大的援助项目,是中尼“一带一路”合作的重点工程。
机场从开工伊始,建设者们就要和时间赛跑。“这个项目的工期紧,还要面临疫情影响,挑战很大。”承担建设任务的中工国际博卡拉国际机场项目现场经理朱占峰说,“四年多的坚持,我们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2017年开始建设,原计划3年的工期由于疫情影响,经过4年多中尼员工团结协作、不懈努力即将竣工。
“作为中国政府援建项目,博卡拉国际机场代表着‘中国制造’的形象,施工速度和质量我们都要保证。”朱占峰言语坚定。
朱占峰说,机场跑道、航站楼很多施工设备都是尼泊尔首次使用的设施与技术,机场已经达到了世界的先进标准,按目前的计划7月份能够完成所有的工作。
在机场项目施工中,中工国际充分考虑中尼两国传统友谊。朱占峰向南亚网视举例,如在施工期间为不影响机场周边农田用水,将原有穿机场用地灌渠改道整修并疏通到周围农田,并调整施工计划,将部分原有灌渠改道安排在农田用水高峰之后。
还如,项目建设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均优先从当地采购,为当地创造经济效益。同时,中方技术人员指导当地企业,介绍中国的标准及工艺,促进了当地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在家乡建漂亮的机场很自豪
三年前,博卡拉当地人Bhasma bahadur来到机场工作时,没想到工程进度会如此快速。每日早起,他戴上安全帽来到机场工地从事水泥搅伴工作,他已适应了这里的工作。
“没有想过40多年来,一直由于各种原因没有修成的机场会建得这么快、这么漂亮。”让Bhasma bahadur自豪的是,“在家乡漂亮的机场,而且能够为它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机场项目施工期间累计为当地创造了近千个就业机会。“肯吃苦,能干活”是蔡玉斌对尼籍员工的评价。作为机场劳务施工方之一的五洲华龙建筑劳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蔡玉斌介绍说,该公司组建了以尼泊尔当地人为主的施工队伍。为赶工期,当地员工与中方技术人中一起加班加点,估计再有两个月即可完成工作。
对于机场尼籍施工人员Basanta Bhattarai 来说,他是第一次跟中国人一起工作,通过基本英语单词,手势等方式沟通,基本上能理解对方的意思。他感觉工作挺好的,很有意思,“在博卡拉市建设了尼泊尔最漂亮的国际机场,是我们的幸运。”
同样的经历,让尼籍员工Bijaya Regmi的职业生涯发生了变化。他刚到机场工地从事施工工作,与中国人工作时间长了,他慢慢地学会了汉语。如今Bijaya Regmi 已经成为一名现场施工翻译。“在这里我学会了新的语言,有了新的机会,感觉非常开心。”Bijaya Regmi 相信,新机场不仅仅是为博卡拉,而对整个尼泊尔的经济将会带来很大的帮助。
博卡拉将插上腾飞翅膀
迷人的费瓦湖,碧水蓝天,风轻云淡,多彩小船在湖中游荡。沿湖而建具有欧洲风情的18条风格各异的街道。“滑翔、蹦极、漂流、徒步、登山……这是博卡拉恬静气质背后的激情一面,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博卡拉这个尼泊尔最美丽的旅游城市,但之前由于没有国际机场,而且已有的国内机场也很小,所以该地区旅游发展方面收到了很多的限制。
新建机场是尼泊尔政府及民众40多年的梦想,由于资金缺乏等原因迟迟难以实施,直到在 “一带一路”的倡议下,中国向尼泊尔伸出援助之手。
距费瓦湖7公里处一座崭新的国际机场拔地而起,不但为这座美丽的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将为这个城市的旅游经济带来新的活力。
博卡拉国际机场建设之后,除了游客以外,还会引来大量投资者,明显提高城市的经济状况,给该城市及附近地区人们的生活带来实惠。一个美丽的、现代化的、新国际机场将带动博卡拉及整个尼泊尔经济发展。
巍峨广厦,起于一砖一瓦。中国和尼泊尔的建设者们正齐心携手,为尼泊尔经济发展献上“中国建造”的礼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