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网视(尼泊尔)
能源央企如何在新赛道上寻求新机遇?
责任编辑:南亚网视 刘美玉
发布时间:2024-03-08 12:56

南亚网视加德满都3月8日讯 据环球时报报道(作者:陈超)开年以来,新能源项目纷纷启动,储能、氢能、虚拟电厂等新业态加速发展。同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在全球碳中和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清洁能源产业竞争加剧,能源安全风险仍存。面对这些挑战,国内能源企业需积极适应新形势,推动产业向“新”、向“未来”发展。这不仅关乎能源行业自身,更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a5e611b221974af126041bcac220137a

来自能源行业变革带来的紧迫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能源储量无疑成为了经济建设的核心所在。世界各国纷纷将新能源视作能源发展战略的关键部分,以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挑战。能源行业,作为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其转型升级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主任周丽莎指出,在全球能源市场大变革形势下,当下的能源结构要求破解传统资源企业转型升级难题,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快能源技术的变革,推动产业体系的升级,催生新型商业模式,促进产业的跨界融合。这些变革将在重塑能源市场竞争格局等方面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发展战略研究所能源战略室主任田成坤强调:“突破长期以来传统能源业务发展思路,已不再是选择做不做的问题,而是必须做好的问题。谁能够更早地认识到这一点,加大布局力度,谁就能在变革中占据主动,享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传统”之中也暗藏新机

总体来看,中央企业在传统领域如石油化工、冶金矿业和能源资源上拥有大量资产,产业布局同质化问题明显,发展理念亟需更新。特别是传统能源业务为主导的发展理念、模式及管理机制,已根深蒂固,亟待转型。

尽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面临重重难题,但“传统”之中也潜藏着无限的新机。“大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从原有产业孕育出来的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中国石油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专职副主任吕建中指出,这些领域也是中央企业的优势所在、根基所在。考虑到很多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产业化初期,且其培育壮大一定程度依赖传统优势产业支撑,国有企业在这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可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相互赋能。

田成坤认为,能源央企要立足优势所在,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合理进行产业链延伸,重点发展与油气业务具有战略协同效应的关联产业,如非常规油气、新能源、新材料、伴生资源等,明确各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上的差异化定位,科学布局、精准制胜。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的行业,新能源企业前期技术研发、项目建设,以及后期运营和扩大规模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企业自身的资金往往无法支撑如此大的资金需求,所以融资问题对于新能源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田成坤认为,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确定性高、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可借助能源央企内部金融企业一体化优势,完善多层次、多渠道的内外部融资体系,实现长期主义、稳定投入。

民企力量不容忽视

在新能源领域,民营企业扮演着“生力军”的角色。《2023胡润中国能源民营企业TOP100》榜单中,新能源业务成为主导,共有89家企业主营此项业务,凸显了民营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活跃度和影响力。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明确“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从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支持力度、强化法治保障等8方面提出31条举措,极大提振民营企业信心。

同时,《意见》提出,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减碳技术和服务,加大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储能等领域投资力度,参与碳排放权、用能权交易。这为进一步激活能源领域民营经济提供了指导。实现碳中和目标,已成全球共识,在新能源汽车、氢能、光伏太阳能、智慧物联网等领域,将催生庞大产业链和规模市场,民营经济迎来广阔市场空间。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下,近年来,能源领域民营企业紧抓政策和市场红利,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在传统能源领域、新兴领域展现出蓬勃活力。与此同时,能源民企也成为能源行业“走出去”的重要力量。

在传统能源领域。民营资本参与海外油气投资逐年增加,目前我国有30余家能源企业参与200多个海外油气项目投资,业务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其中涉及民营企业超过20家。在新能源领域。民营企业通过海外建设生产基地、研发机构、销售机构等直接投资方式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不断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新能源民企在境外设厂以光伏组件及电池工厂为主,光伏制造项目以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国为重点区域,东南亚地区建厂占我国光伏境外工厂总量的60%左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民企加速出海,仅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家企业的电池产量就占全球新能源汽车电池产量的一半以上。

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民营企业不仅与国企央企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布局光伏、储能等新能源市场,还携手外资企业,实现技术“反向输出”,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与发展。此外,能源民企之间也优势互补,各自发挥所长,形成统一合力,共同提升产业价值。这种民企合纵连横的局面,不仅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还成为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力量。通过民企与国企、外企的深度融合,新能源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加丰富的合作机遇。(完)

(责任编辑:刘美玉 审核:罗蒙山)

南亚网视舞台音响灯光宣传片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