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南亚网视(尼泊尔)
氙气登珠峰,错在何处?
责任编辑:南亚网视
作者:比利·比尔林
发布时间:2025-06-02 13:46

 

南亚网视加德满都6月2日讯 能在登上世界之巅后一周内返回伦敦,甚至无需在加德满都稍作停留喝杯咖啡,听起来像是梦想。但在2025年5月21日,四名前英国特种部队老兵将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他们在离开英国仅4天11小时后便站在了珠峰之巅。

Weixin Image_20250601223846

图片来源:iStock

他们的秘诀在于攀登前两周吸入氙气(Xenon)。这种气体对麻醉师来说很熟悉,但此前在登山界闻所未闻。

“尽管氙气在临床研究中效果良好,但在英国很少用于患者。它价格昂贵且使用复杂,与现有药物相比并无显著优势,”南安普顿大学麻醉与重症监护医学教授迈克·格罗科特博士说。

如今,这种气体震动了登山界——让政府官员、登山者和医生们争相解读其意义。

今年一月,当《金融时报》率先报道奥地利探险运营商卢卡斯·富滕巴赫和德国麻醉师迈克尔·弗里斯博士使用氙气登珠峰这一大胆且听起来古怪的创新时,立刻引发了争议。甚至国际登山和攀岩联合会(UIAA)也发表声明,郑重提醒世界“我们攀登的伦理和方式,以及环境和社会考量”仍然重要。这是一种诚挚的情感,坦率地说,也令人惊讶。

通过为喜马拉雅数据库(Himalayan Database)工作,我关注喜马拉雅登山运动已超过二十年,目睹了那些伦理正被逐渐抛弃。纯粹主义者听到氙气可能会感到不适,但事实是,我们一直有辅助手段来提升高海拔表现。即使是1953年那场传奇的探险——丹增·诺尔盖·夏尔巴和埃德蒙·希拉里成为首批站在世界之巅的人——也依赖着一种可能被视为相当显著的“表现增强剂”,即“瓶装氧气”,它实际上将珠峰的海拔从8848米降低到了约6500米。

直到1978年,奥地利人彼得·哈贝尔和意大利人莱因霍尔德·梅斯纳尔才证明了不使用辅助氧气也能攀登珠峰。自那以后,仅有195人效仿,这在大约7400名戴着氧气面罩登顶的人中只是极小一部分。

那么,为何对氙气如此愤慨?“人们似乎难以接受创新和变革,”富滕巴赫说。他的珠峰客户自2016年起就开始在低氧帐篷中进行预适应训练。他认为更快的攀登实际上更安全。在高海拔停留时间更短意味着冻伤、体温过低、急性高山病或在危险的昆布冰川遭遇冰塔崩塌的风险更低。更不用说环境效益了——更少的人在大本营逗留数周,意味着留下的人类排泄物更少。

也许真正的问题在于透明度。与其他人不同,富滕巴赫和他的团队对使用氙气持开放态度。当我2009年攀登珠峰时,我记得曾想过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在大本营肯定会大有收获。在薄薄的帐篷墙壁后吞服或注射的各种物质数量之大已经令人难以置信,然而当时却无人对此侧目。

现在,登山界似乎突然群情激愤。氙气不仅引发了愤怒,还促使尼泊尔政府对这种方法的伦理性和合法性展开了正式调查。他们似乎忽略了一点:这种气体并非在尼泊尔使用,而是在德国的一家专业诊所内施用的。尽管如此,官员们甚至考虑拒绝向这四名英国人颁发登顶证书。

但如果这是新标准,我们是否也应该拒绝向每年使用瓶装氧气登顶的数百人颁发证书?正如登山传奇人物汉斯·卡默兰德曾经所言:“使用辅助氧气攀登珠峰,就像骑着摩托车参加环法自行车赛。”

政府的另一个反对理由是氙气可能会缩短登山者在尼泊尔的停留时间,从而损害该国的旅游业。但这可能是个误判。如果说有什么影响的话,氙气可能会吸引更多人尝试攀登珠峰——无论这是否是好事则完全是另一场辩论。毕竟,那些愿意为全套氙气套餐支付15万欧元(一旦全面推出)的人,通常没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如果登山者中增加少数几位高速登山者,对旅游业来说几乎算不上损失,更可能是一个小小的增益。

正如格罗科特教授所指出的,氙气不太可能彻底改变登山运动,充其量将保持为一个引人入胜的支线故事。归根结底,如何攀登这座山峰是个人的选择。

重要的是要怀着敬意去做——对山峰的敬意,对其危险的敬意,以及对以它为家园的人们的敬意。(作者比利·比尔林是一名长住加德满都的登山记者)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