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尼泊尔资深记者拉金德拉·里马尔怀着对丝绸之路文明的深厚情感,开启了一段跨越喜玛拉雅山脉的文化探索之旅。凭借其敏锐的职业洞察力,他记录了新疆这片神奇土地上各民族和谐共处的生动场景,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共生的精彩故事。通过他的笔触,尼泊尔读者得以领略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新疆画卷。
中国西北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将生态环境保护置于优先位置。这片占地1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区域,以"三山夹两盆"的独特地形著称——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以及中国陆地最低点艾丁湖(海拔-154米)均分布于此。即使在夏季,部分高海拔地区仍可见积雪,展现出这里冬季严寒、夏季酷热的特殊气候特征。新疆冰川储量占全国总量的43%,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持生态环境清洁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新疆蕴藏着全国30%的石油天然气和40%的煤炭资源,同时生产着全国91%的高品质棉花,被誉为中国"瓜果之乡"。作为中国边境线最长的省级行政区,新疆与8个国家接壤,多元文化在此交融共生。
为彰显地域特色,乌鲁木齐市打造了占地33亩的古生态园,集中展示数百年树龄的古树化石、珍稀植物以及与当地生活密切相关的马文化。园内的"汗血宝马展示中心"已成为热门景点,通过生态旅游、文化体验和民俗展示,生动呈现古今丝绸之路的文明传承。
据运营方负责人楚梅(音译)介绍,新疆现存70个马品种,总数超过百万匹,其中顶级赛马价值可达数百万元人民币。"从饲养到育种都实行科学化管理,这里曾培育出百万分之一的珍贵双胞胎马驹。"
在新疆西北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查干屯格乡,博尔塔拉河湿地公园已成为生态保护的典范。天然温泉吸引着各地游客,在雪山草原环绕的美景中,免费温泉足浴体验备受青睐。当地政府已启动湿地保护扩容和温泉设施扩建项目,充分体现了从基层抓起的生态保护理念。
这些实践生动证明,新疆正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建设全过程,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筑牢生态屏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