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网视加德满都7月9日讯 8日发生在尼泊尔-中国边境的洪水破坏了拉苏瓦加地-吉隆的关键贸易通道,正值尼泊尔重大节日节日前夕,引发了对期间物价上涨的担忧。价值数十亿卢比的货物——包括电动车、成衣和电子产品——被损毁或滞留,友谊桥被洪水冲毁,贸易路线中断。
博特科希河对岸的中国海关办公室照片,友谊桥已消失,切断了通往中国的贸易路线。 图片来源:总理秘书处
洪水摧毁关键桥梁,物资节日中断
据报道,位于中国一侧的伦德河(Lende)是博特科希河的支流,突发洪水不仅冲毁了友谊桥,还严重损坏了正在建设中的陆港设施,并影响了该地区的部分重要道路。
离尼泊尔主要节日——如德赛节和提哈尔节(灯节)——仅剩两个月,供应链的中断可能导致进口商品价格飙升,尤其是成衣、电子产品、鞋类和电动车等主要进口商品。
“我们目前的重点是搜救工作,尚未进行详细的损失评估,”拉苏瓦区行政办公室信息官德鲁巴·普拉萨德·阿迪卡里表示。他指出,由于天气恶劣,损失评估将需要时间。“天气变化无常,直升机救援变得困难。所有通信网络中断,道路交通陷入瘫痪”。
陆港被淹,电动车和集装箱受损严重
洪水还损坏了拉苏瓦海关办公室的货场和电动车充电站。多辆卡车、集装箱以及待通关的电动车被淹没。
拉苏瓦加地水电项目的大坝仅受轻微损坏,但当局已要求其他水电项目保持高度警惕。
中尼之间有两个主要贸易通道:拉苏瓦加地-吉隆和塔托帕尼-樟木。吉隆距加德满都约190公里,塔托帕尼约115公里。
此次洪灾重创拉苏瓦加地-吉隆通道,而塔托帕尼-樟木走廊此前就已因山体滑坡而受阻。商人们担心将蒙受重大损失,尤其是为德赛节市场准备的成衣价格可能大幅上涨。
货车滞留,损失或达数十亿卢比
博特科希商会主席普努·谢尔帕表示,多辆前往尼泊尔的集装箱卡车因道路受损滞留在中国聂拉木。
“在日喀则—聂拉木—樟木走廊的多个路段,约40至45米的道路被洪水和山体滑坡毁坏,运输完全中断,”谢尔帕说。
据悉,聂拉木县政府正努力在两天内通过紧急工程恢复道路交通。
由于拉苏瓦加地通道中断,超过50辆运往拉苏瓦提姆雷的集装箱卡车已被改道至塔托帕尼。
尼泊尔跨喜马拉雅边境贸易协会高级副主席甘加·巴哈杜尔·吉米雷表示,损失数据尚不明确,但初步估计货物和基础设施的损失可能达数十亿卢比。
“据说有40至50辆电动车被淹,17个运苹果的集装箱被冲走,还有22至25个装有鞋类和电子产品的集装箱被水淹——其中一些已清关,一些仍待清关,”他说。
另外还有30至40个集装箱也因等待海关处理而被滞留。
部分品牌未受损,政府被要求尽快修复通道
比亚迪在尼泊尔的授权经销商Cimex Inc.的总经理亚穆娜·施雷斯塔表示,他们的电动车未在洪水中受损。
“我们的部分进口电动车还在运输途中,另一些已通过中尼友谊大桥,目前尚无损坏报告,”她说。
7月8日(周二),尼泊尔总理奥利与多位部长及中国特使一起视察了拉苏瓦提姆雷的进口车辆现场。
据吉米雷介绍,大量集装箱仍滞留在吉隆一侧,桥梁被毁导致贸易商对贸易何时能恢复感到不安。
“我们不知道通道何时能恢复,”他说,“我们呼吁政府尽快架设贝雷桥,以便清理滞留的集装箱,让节日商品及时进入市场。”
印度商品正在填补市场空缺
不过,也有部分贸易商并不那么担忧。他们指出,自疫情期间中方关闭边境以来,尼泊尔市场上的印度商品显著增多,尤其在节日和冬季服装方面已占据一席之地。
这些贸易商表示,印度商品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中国产品减少带来的市场空缺。因此,尼泊尔市场对中国产品的依赖性有所下降,但也意味着中国产品的可获得性和价格或将受到进一步影响。
中尼第二大贸易通道命运未卜
拉苏瓦加地-吉隆通道于2014年12月正式启用,成为尼中之间的第二大贸易通道。2017年升级为国际检查站,第三国游客可凭护照和签证进行跨境旅行。在此之前,仅允许持有合法证件的尼中公民通行。
2023年4月,中国在关闭三年后重新全面开放拉苏瓦加地-吉隆边境点。直至此次洪灾发生前,每天有30至40辆满载货物的货车通过吉隆口岸进入尼泊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