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星期一,世界咖啡史上一个有趣的日子。瑞幸咖啡在美国纽约曼哈顿的分店正式开业。
捧着瑞幸果味咖啡的纽约客或许不会想到,这杯跨越太平洋的咖啡里,蕴藏着一部跌宕的文明对话、交流史。咖啡在“流动中变化”着,它在丰富人们的饮品选择的同时,也创造着一个更加多元的缤纷世界。
星巴克的美式与拿铁,被认为是工业时代美国文化的象征。当年星巴克初入中国,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冒险。多数中国人尚不习惯纯黑咖啡的苦涩,星巴克就用甜口和奶香,慢慢培养了一代中国消费者的味蕾。
当这个新兴市场渐趋成熟,本土化创新变成中国品牌胜出的关键。2024年中国咖啡消费总量已经突破30万吨。在短短几年内,中国一跃成为全球增长最快、规模最大的咖啡消费新兴市场。这一波澜壮阔的产业浪潮,正是瑞幸成长壮大的温床。
瑞幸咖啡成立于 2017 年,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咖啡连锁店,拥有超过2.2万家门店。瑞幸凭借灵活的品类创新、数字化运营和高性价比,培育出了适应中国年轻饮者的多元新鲜的口味。
同时,瑞幸也以销售技术的创新实现零售业的突破。它将传统咖啡零售业完全“互联网化”和“数据化”。它卖的不仅是咖啡,更是创造了一个巨大的线上销售平台,每一位用户都可以通过网络来选择自己的口味,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交易。
瑞幸进军纽约,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一部咖啡史就是一部全球化的历史。
中国的咖啡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法国传教士将咖啡种子带入云南种植。这个中国人种咖啡的云南序曲在断篇了很多年之后,随着改革开放开始进入高潮。云南咖啡种植一度约占全中国的85%。但咖啡种植在中国却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中国政府推进的精准扶贫,使云南边远山区的农民走出了贫困,让咖啡种植者有了创造性开发精品咖啡的可能。今天的云南咖啡成为中国咖啡走向世界的主力军。近年来,随着政策与产业链完善,云南咖啡迎来新生机。作为“舶来品”的咖啡如今成为中国精准扶贫的“金果子”,在云南红土地上年产14万吨咖啡豆,主要出口29个国家和地区。
瑞幸也是云南咖啡豆最大的采购商之一,例如其在保山投建的鲜果处理厂年加工量就达到5000吨,覆盖2万农户。在许多经典拼配产品中,都能找到来自云南小粒豆的独特风味,它们贡献着柔和的酸质与巧克力般的余韵。瑞幸定期推出的“100%云南精品单品”,让那些曾困于贫困的山村里的农户辛劳采摘的果实,直通城市百姓的咖啡杯。
对瑞幸来说,把云南咖啡放进杯中,不只是地理的选择,也是一次与中国发展进程的自然而然的融合。
世界从来不缺乏咖啡品牌,中国的瑞幸走入这个行列也注定会是一场艰苦的行程。
美国咖啡市场是全球最成熟、最庞大的市场。行业机构评估数据显示,美国咖啡行业2025年预计将实现约750亿美元的收入,咖啡饮用者的人均年消费量高达上千杯。星巴克在本土坐拥超1.7万家门店,更多的精品品牌已将市场几乎分割完毕。瑞幸这一次选择以中国式创新切入高饱和度市场,是自信,也承载着挑战。
让美国人也尝尝中国人创造的新口味,算得上是全球化下饮品市场发展的一种必然。中国咖啡产业和瑞幸品牌的崛起,是中国拥抱世界的成果,也给世界咖啡版图增加了新坐标。
瑞幸走进美国、走向世界,不是要去复制美国星巴克的奇迹,而是用一杯杯带有中国底蕴的新咖啡,扩展全球的味觉疆界。全球咖啡市场在不断扩大,容得下更多的新品种、新口味加入到竞争的行列之中。
美国仍然有星巴克的香草拿铁,中国也依旧有瑞幸的生椰新品,而更美妙的是,杯中的咖啡早已成为不同文明之间对话的最好介质。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对话与交流”,人类的生活才变得更加美妙而缤纷多彩。
当纽约的咖啡客端起印有“luckin”的纸杯,会不会品出云南咖啡刻意保留的普洱生茶的回甘?(作者是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