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7月1日,美国极右翼人士班农加入了该国总统特朗普与企业家马斯克的口水战。曾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担任白宫首席战略师的班农让马斯克“回南非去”,而马斯克则预言班农将“重返监狱”。两人的矛盾由来已久,而在这背后,是“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阵营内部两股力量——民粹主义者和科技右翼的斗法。有观点认为,这两派之间的分歧将影响共和党的未来。也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暂时不会对美国的外交政策产生重大影响,因为特朗普对共和党阵营具有绝对控制力。
班农(左)与马斯克 图源:美媒
“马斯克已出局”VS“班农将重返监狱”
“马斯克出局了。”这两天,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因为“大而美”法案与企业家马斯克再次互相攻击后,特朗普的前高级战略顾问班农也加入了这场唇枪舌剑。据《野兽日报》等美媒报道,7月1日,班农在其播客节目《作战室》中表示,马斯克应该“回南非去”。马斯克则反击称,班农将“重返监狱”。
这并非两人首次爆发激烈口角。班农此前将马斯克描述为“寄生的非法移民”“真正邪恶的人”,并声称这位科技巨头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不关心工人选民,不关心特朗普对这些人的竞选承诺,而且“会在共和党背后捅刀子”。6月初,班农敦促检察官对马斯克涉嫌吸毒进行调查,并建议白宫“与新的管理层一起把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国有化”。马斯克则多次将班农称为“智障”。
“班农与马斯克之间存在已久的敌意凸显了MAGA运动核心的一个主要矛盾。”《纽约时报》报道称,这个矛盾让像班农这样的人与以马斯克为代表的超级富豪利益集团对立起来。美国《大西洋月刊》等媒体表示,白宫联盟由两个截然不同但又有所重叠的派系组成,一方是以班农为代表的极右翼民族主义者,也被称为MAGA民粹主义者或者MAGA民族主义者,另一方则是以马斯克为代表的科技右翼。根据多家美媒的报道,MAGA民粹主义的代表性人物还包括特朗普的贸易和制造业高级顾问纳瓦罗以及白宫办公厅副主任米勒。
据美国“商业内幕”网站等媒体报道,71岁的班农在华盛顿颇有影响力,在构思MAGA理念方面处于最顶端。班农称,他每天都与纳瓦罗交谈,后者曾是《作战室》的主持人之一。美国财长贝森特则被班农称为“我的人”。英国《卫报》称,米勒是本届美国政府强硬移民政策的设计师,也是引发近期洛杉矶骚乱的主要人物之一。出生于洛杉矶富裕犹太家庭的米勒此前敦促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工作人员加大力度逮捕移民,以兑现特朗普在去年竞选时作出的承诺。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今年5月,在ICE的一场会议上,米勒命令该机构工作人员放弃编制非法移民嫌疑人名单的惯常做法,而是在非法移民聚集的家得宝卖场等地进行大规模逮捕。米勒的反移民倾向在其高中时期已经显现。2013年,在米勒的帮助下,来自亚拉巴马州的共和党籍联邦参议员塞申斯破坏了一项旨在为无证移民铺平道路的两党立法。
与MAGA民粹主义者相对的科技右翼,除马斯克外,还包括彼得·蒂尔、大卫·萨克斯等硅谷巨头。“他们都是南非白人……为什么南非白人要对在美国发生的事情发表评论?”班农曾这样说。
班农想让白宫实施更全面的民粹主义议程。《纽约时报》7月1日在以《班农为MAGA的灵魂而战》为题的音频报道中称,在班农看来,MAGA运动有三大支柱,即限制自由贸易、限制移民、结束“永远战争”。他认为,这三大支柱关系MAGA运动的发展,而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内,出现了不少MAGA议程的威胁,其中就包括科技右翼。班农表示,一些硅谷高科技企业不会为美国人创造就业机会,反而会极大地减少工作职位。他还提到,在去年的美国大选中,当特朗普在11月初拿下关键“摇摆州”宾夕法尼亚州之后,大部分硅谷精英才开始支持共和党,“他们(硅谷精英)既不是MAGA,也不是保守派”。
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特聘教授强舸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科技右翼可以被归为MAGA人士,他们认同“让美国再次伟大”这一根本目标。科技右翼追求科技进步,同时认为要促进科技进步必须有一个强大的美国。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张腾军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MAGA民粹主义者与科技右翼之间是利益联盟的关系。在美国2024年大选中,两者基于共同的目标而结合:首先,科技右翼希望借助MAGA尤其是以特朗普为代表的保守派力量,清除或推翻过去占主导的、以新自由主义为特征的民主党相关政策,科技右翼认为这些政策已经阻碍科技发展;其次,科技右翼本身在理念上也趋向保守化,与MAGA有一定契合度;最后,MAGA民粹主义者需要科技右翼的资金支持,以实现其在大选中的布局。
据《大西洋月刊》等媒体报道,MAGA民粹主义者和科技右翼都认为美国正在“变得越来越软弱”,过分顾及弱势群体的需求,而牺牲了最富有成效群体的利益。去年美国大选期间,这两个群体很容易在特朗普当选的目标上达成一致。MAGA民粹主义者对马斯克在其社交媒体平台X上宣传右翼意识形态感到高兴。与此同时,科技右翼反对民主党在多个领域推行的多元化政策,而这恰好也符合MAGA的立场倾向。
“分歧远不止于贸易和移民问题”
“MAGA阵营的‘诸神之战’”,据美国《名利场》杂志报道,特朗普将MAGA阵营扩展成容纳各色人等的“政治大帐篷”,但其中科技右翼与民粹主义者的联盟“最岌岌可危”,后者希望摧毁科技巨头通过金钱对政府施加的影响力。《华盛顿邮报》称,MAGA运动是多种力量拼凑而成的联盟,其核心领袖特朗普又是一个意识形态观念相对较弱的人,所以因他而聚集在一起的成员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理念冲突。
早在去年年底,班农和马斯克就因为H-1B签证爆发过冲突。澳大利亚“对话”新闻网报道称,以马斯克为代表的硅谷精英已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他们希望增加技术工人签证的数量,将更多的技术人才带到美国。这种扩大H-1B签证的立场让MAGA民粹主义者怒火中烧。班农嘲笑H-1B签证计划是“彻头彻尾的骗局”。《华盛顿邮报》表示,旧金山金融科技投资企业“更好明天风投”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莫诺特称,这是外界第一次看到MAGA右翼和科技右翼之间的分裂。
在关税问题上,MAGA民粹主义者和科技右翼也立场不同。据“德国之声”今年4月报道,面对由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引发的市场动荡和民众不满,马斯克罕见地公开表达反对,不仅提出建立欧美零关税自由贸易区的设想,还直指纳瓦罗“没有建树”。“商业内幕”网站称,4月美国关税政策导致股市震荡时,贝森特的高级顾问普雷特曾打电话给班农,希望与班农就贝森特在白宫外对记者发表的安抚市场的言论进行磋商。当时,班农对贝森特表达了支持。
据《大西洋月刊》报道,MAGA民粹主义者希望在经济问题上优先考虑并帮助美国传统核心家庭,即使这样需要牺牲一些美国企业的商业利益;科技右翼则想要一个放松管制的经济环境,以提升其利润。MAGA民粹主义者希望让美国回到他们认为稳定繁荣的前互联网时代,而科技右翼希望引领一个大胆的、面向全球的新经济。《华盛顿邮报》还提到,最近几个月,随着白宫收紧国际学生签证和削减大学科研拨款政策危及科技人才,MAGA民粹主义者和科技右翼“新的断层线浮出水面”。
美国《新线杂志》认为,MAGA民粹主义者和科技右翼不断扩大的分歧远不止于贸易和移民问题,还延伸到主权、行政理论和人民意志等问题。文章举例说,3月9日,马斯克曾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发生冲突,从中可以看出马斯克在“政府效率部”担任的模糊角色,与鲁比奥等知名共和党人的角色发生了冲突。
关乎特朗普主义的未来?
据美国“政治新闻网”报道,在MAGA民粹主义者和科技右翼出现纷争后,美国副总统万斯试图将自己定位为双方的调解人。万斯表示,两大阵营之间的分歧并不像外界观察人士所认为的那样棘手。“那种认为科技进步人士和民粹主义者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的想法是错误的。”万斯在科技右翼人士安德森所在风投公司举办的一场科技峰会上表示,在美国经历几十年的去工业化进程之后,包括关税、移民限制等在内的本届美国政府议程旨在营造一种创新和再工业化可以相互促进的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与以班农为代表的MAGA民粹主义者发生冲突的,主要是马斯克。一些硅谷精英虽然对马斯克表达了支持,但很多科技右翼在相关纷争中保持沉默。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尽管意识形态差异给科技右翼和MAGA的政治联盟带来了压力,但本届美国政府实施的政策,整体而言对硅谷是有利的。彼得·蒂尔与其他人共同创立的数据分析公司帕兰蒂尔,与五角大楼签署了价值数亿美元的合同。今年5月,白宫为中东的人工智能公司与美国企业牵线达成数十亿美元的交易,还废除了拜登政府对人工智能设置护栏的行政命令。这些都赢得了科技行业的支持。此外,科技右翼在美国政府的关键职位上安插了自己人,包括最近被确认担任五角大楼高级职务的优步前高管迈克尔。
虽然科技右翼与MAGA民粹主义者出现分歧,但前者明白他们可以从留在这个联盟中获得很多好处。科技界也意识到,在本届美国政府看来,忠诚很重要。然而,一些支持马斯克的人表示,他们对MAGA民粹主义者和科技右翼联盟的未来感到困惑。“马斯克(留在这里)对我来说意义重大。”一名硅谷匿名技术高管这样说。
有观点认为,MAGA民粹主义者与科技右翼的分歧不仅是双方之间的意识形态冲突,更是一场关乎特朗普主义未来的权力之争。美国《新线杂志》认为,双方日益加深的裂痕可能决定共和党的未来。澳大利亚“对话”新闻网则表示,正如许多专家所指出的那样,特朗普更倾向于交易思维,而不是根据意识形态作判断。他更倾向于根据民意调查而不是原则来作决定。强舸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虽然特朗普内部阵营存在分歧,但这暂时不会对美国的外交政策产生重大影响,原因是特朗普对共和党阵营具有绝对控制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