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日本某公司推出了一项名为“OK奶奶”的租赁服务,引发日本社会广泛关注。简单来说,“OK奶奶”是一种“租人”服务,支付3300日元(100日元约合4.9元人民币)的交通费以及每小时3300日元的薪酬,便能租到一位“奶奶”。“奶奶”不仅会进行保洁、照顾儿童、指导烹饪等生活支持服务,还能站在长辈角度,“奶奶”般地进行心理疏导、调解生活纠纷。目前该公司已拥有大约100名60至94岁之间的员工。
“OK奶奶”的出现,既反映出日本社会对老年人劳动价值认知的深化,也折射出深度老龄化背景下,日本代际共生形式正进一步重构。
一方面,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越来越多的日本老年人选择“退而不休”,其中多数是出于缓解经济压力的考量,而日本老年女性面临的晚年收入较低问题更为严重。202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数据显示,经合组织国家中65岁以上女性的退休收入平均比男性少26%,而在日本这一差距被拉大到近47%。“老后破产”等日语词汇正成为近年来日本贫困老人的社会缩影。
在此背景下,“OK奶奶”某种意义上是日本在推动“积极老龄化”方面的一场社会实践。它既能缓解一些日本老年女性的晚年收入问题,也为部分希望投身于社会活动、继续实现自我价值的老人提供了渠道。传统日本社会对于女性的期待常局限于“妻子”“母亲”的家庭角色,而“OK奶奶”展现出的女性在老年阶段也可以拥有独立于家庭的社会身份,可以让人们重新认识到她们的社会价值。
另一方面,“租奶奶”市场火热的背后,是日本社会自身对代际共生方式的调整与重塑。自日本在平成时代进入“第二现代社会”后,压缩现代化致使日本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和亲情的缺失,社会整体呈现出个体化、家庭原子化的特点。年轻人一边因为工作压力、社交焦虑等原因拒绝恋爱选择单身;另一边却通过“租人”服务的虚拟亲密关系寻求慰藉,缓解面对生活挑战时感到的无助和孤独。
而对于新手父母来说,随着少子化加剧、传统“三世同堂”的大家庭结构逐渐瓦解,核心家庭、单身家庭等“小家庭”模式成为主流,“奶奶”这一角色的传统功能正逐渐弱化甚至消失。许多新手父母因缺乏长辈指导而陷入育儿焦虑,在抚养子女过程中也可能因代际沟通断层而爆发矛盾,这就创造了对“有经验、会调和的奶奶”的现实需求。“租奶奶”服务的兴起,本质上是日本现代家庭对“传统家庭支持网络”的怀念与需求。
当然,这类服务也存在局限。一来无论是扮演“奶奶”还是其他亲人,都免不了“谈钱关系就变味儿”的问题,双方能构建何种程度的信任关系比较存疑。二来有人担心,连亲情这种关系都需要商品化,是否会让本就人际互动贫乏的日本年轻一代彻底陷入“亲情贫困”的窘境?
在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年轻人可能已习惯于用金钱来解决各种问题,包括情感需求。“OK奶奶”的租赁服务虽然能暂时满足他们对家庭温暖和亲情的渴望,但长期来看,这种以金钱为基础的虚拟关系,终究无法替代真正的家庭联系和深厚的亲情。如果年轻人过度依赖“租人”服务,而忽视了在现实生活中建立和维护真实的人际关系,可能会加剧亲密关系的疏离与社交障碍。因此,在享受“OK奶奶”等情绪服务带来的便利和温暖的同时,年轻人也应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努力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和建立真正的家庭联系和亲情关系。(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