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南亚网视(尼泊尔)
从教师到厨师:吉塔在加德满都推广缅甸味道
责任编辑:南亚网视
作者:阿蒂·保德尔
发布时间:2025-08-01 15:49

 

对于美食鉴赏家来说,从巴内什沃尔路(Madhya Baneshwor)转入巴苏基路(Basuki Marg)时,便知道快要到达“面条吧”(The Noodles Bar)。许多人认识这家餐厅,并非因为它的名字,而是因为那独特而正宗的缅甸风味。经过三年的持续经营,47岁的吉塔·夏尔马已经成为这家缅甸餐厅的灵魂人物。

whatsapp-image-2025-07-16-at-23938-pm-1672025105527-1000x0

吉塔从母亲那里学会了烹饪缅甸菜,并始终努力保持其地道风味。正因如此,她在加德满都的美食界赢得了独特声誉。

在踏入餐饮行业之前,吉塔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她在教育行业工作了13年,新冠疫情的到来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封闭期间,她被迫待在家中,正是在那个阶段,她萌生了开设缅甸餐厅的想法。一天,她将这个念头告诉了丈夫。

了解她厨艺才能的丈夫非常支持她创业。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在第二次封闭期间迈出了第一步。她用教书时积攒的80万卢比,在巴内什沃尔开设了一家小型餐厅。她说:“我从母亲和姐姐那里学会了许多缅甸菜,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爱上了烹饪。”

刚开始,顾客们听到菜单上那些陌生的缅甸菜名时都感到新奇。有些人会笑出声,有些人则会调侃她。吉塔回忆道:“他们会说,‘这是什么名字的食物?从没听说过,到底该吃哪道?’”那段时间,她需要反复为顾客解释每一道菜。但幸运的是,尝过的人几乎都给出了积极反馈。就这样,这些名字独特、风味奇异的菜肴逐渐赢得了众人的喜爱。

虽然吉塔并不擅长使用社交媒体,但一些美食博主在尝试她的菜肴后纷纷在TikTok、Facebook和Instagram上分享评价,餐厅因此迅速走红。

她认为,餐厅的成功不仅在于风味的新奇,还在于对卫生和食材新鲜度的坚持。“我们的厨房是开放式的,顾客可以看到我们如何准备食材、使用哪些原料。”她强调,缅甸菜肴不使用面粉,而是以米粉和鹰嘴豆粉为主。她餐厅里用米粉制作的炒面以及以鹰嘴豆粉为基础的菜肴都广受欢迎。

最初,餐厅只有她和丈夫两人打理,如今已增聘三名员工。这些员工不仅协助她工作,也在她的指导下学习缅甸料理的做法。

thopunuey-1684462864-1672025104703-1000x0

餐厅最受欢迎的菜品之一是缅甸国菜“莫辛加”——一道鱼味浓郁的米线汤,深受嗜鱼者的喜爱。另一道广受欢迎的是“托普纽”,由鹰嘴豆粉熬成的奶油汤搭配米线,在寒冷或雨天尤为受欢迎。

falooda-1684462861-1672025104804-1000x0

此外,“托福”、“考斯威托克”和“混合炸物”也是销量极高的菜品。饭后甜品方面,许多顾客都会选择“法鲁达”——这道甜品由牛奶、腰果、杏仁、水果、西米、果冻和冰淇淋混合而成,是夏季最受欢迎的选择之一。

目前,吉塔的餐厅提供8道缅甸特色菜肴,她计划在未来不断丰富菜单。由于加德满都本地缺乏原材料,她常通过在泰国和缅甸的熟人采购食材,这无疑为保持正宗风味提供了保障。

餐厅周边有不少学院,因此顾客群体以学生为主。她说:“我们的菜价在180到250卢比之间,对学生来说很实惠。”此外,也有一些名人和外国游客慕名而来。她笑着说:“回头客越来越多,这让我感到特别高兴。”(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广告
南亚网络电视传媒集团采编人员公示
列表页广告
南亚网络电视传媒集团采编人员公示

今日推荐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