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被誉为自然美景与旅游代名词的木斯塘(Mustang),如今已出现“交通大堵塞”的盛况。在排灯节次日,创纪录地有近七千名游客涌入,从格桑、马尔法、乔姆松一直到木斯塘核心区的道路上,挤满了各式交通工具,游客甚至要费一番功夫才能订到酒店房间。这就是近年来“木斯塘热潮”急速升温的生动写照。
在这近七千名一日抵达木斯塘的游客中,约有6500人为尼泊尔本国游客,其余则为外国游客。
从“遥不可及的边陲”,到“人人向往的打卡地”
就在大约一、二十年前,对大多数尼泊尔人来说,木斯塘还是喜马拉雅山脉另一侧、偏远而难以抵达的地方。那时候,无论是前来徒步旅行的外国人,还是为宗教朝圣而来的尼泊尔香客,往往都得跋涉数周才能到达这里。
然而,近十年来,随着公路交通的日益便捷,越来越多的尼泊尔本地人也开始走进木斯塘。而当社交媒体开始为这片秘境“代言”后,木斯塘更是迅速跃升为每个尼泊尔人心目中“必去清单”上的重要一站。
国际声誉加持,木斯塘走向世界舞台
木斯塘早已是外国游客数十年来心仪的旅行胜地。2024年,美国《纽约时报》将其列入“全球52个必访旅游目的地”榜单,更让它的国际知名度大幅提升。《纽约时报》在介绍中,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木斯塘的自然奇观与历史底蕴,并将其排在第37位。
早在2023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就将木斯塘列为“全球23个推荐旅游地”之一。
影视与音乐,为木斯塘再添热度
从乔姆松前往木斯塘途中壮丽的风景,也为影视与音乐创作提供了绝佳灵感。目前正在热映的电影《Jerry On Top》在取景过程中曾到访木斯塘,演员阿奴穆尔·凯西在社交媒体上动情地写道:“已经过去十多年了,但大家对Jerry所展现出的爱与敬意,至今仍如昨日般真切。我想向整个木斯塘谷地表达我衷心的感谢。这一刻真的太不可思议了。”
由于《Jerry》一片曾在木斯塘的马尔法取景,当地一条小巷甚至被命名为“Jerry巷”。阿奴穆尔在走访Jerry巷时,写下了这篇感言。
而Jerry的故事,仅仅是众多在木斯塘取景的影视作品之一。木斯塘及其周边地区是多部知名影片与纪录片的拍摄地,例如《Kagbeni》(卡格贝尼)和《Kabbadi》(卡巴迪)系列就极受瞩目。目前,《Kabbadi 5》(卡巴迪5)正在木斯塘拍摄。早在1992年,宝莱坞经典影片《上帝作证》(Khuda Gawah)的部分场景也在此拍摄,甚至连好莱坞电影《Tashi》也曾在此取景。尼泊尔本土乐队“Nepathya”的歌曲《正午12点,乔姆松市场刮起风》("जोमसोमै बजारमा १२ बजे हावा सरर")更是成为许多尼泊尔人心中经典的旋律。
古老商道上的秘境:自然、文化与信仰交汇之地
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脉两座高峰——道拉吉里(Dhaulagiri,即“白山”)与尼尔吉里(Nilgiri,即“蓝山”)之间的木斯塘,曾是尼泊尔与中国西藏之间的重要商贸通道。这里拥有三千年的悠久历史,从古老的苹果园、高山湖泊、寺庙到独特的高山生活方式,无不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人。
通往木斯塘核心——穆克提那特(Muktinath)神庙的石阶步道,既是朝圣之路,也是心灵之旅。

从马尔法到穆克提那特: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
沿着贝尼-乔姆松公路前行,沿途可饱览山谷、瀑布、河流与雪山的壮丽景色。当旅程来到马尔法、乔姆松与卡格贝尼,仿佛踏入了另一个地理与文化的新天地。
从乔姆松前往穆克提那特的路上,每一个转角都藏着令人屏息的美景,每一步都充满难以言喻的感动。
木斯塘,这片曾经只属于勇者与朝圣者的秘境,如今已成为尼泊尔国内外游客共同探索与热爱的旅游胜地。它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历史、信仰与人文交织的瑰宝。随着交通与资讯的发达,这片土地的故事,还将继续被更多人听见与传颂。(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