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南亚网视(尼泊尔)
吃素、绿衣、禁欲…湿婆月到底有多神奇?
责任编辑:南亚网视
发布时间:2025-07-20 18:39

 

湿婆月(Shrawan,公历 7 月 17 日至 8 月 16 日,为期 32 天)在尼泊尔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不仅在精神层面,也因其季节特征与健康相关因素而受到广泛关注。

这个月份正值季风季节,被认为是印度教大神——湿婆神(Shiva)最钟爱的时段。全国各地的信徒都会通过斋戒、供奉与仪式来祈求神明庇佑,而戒食肉类与部分忌口食物,是这一宗教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Weixin Image_20250720033333

湿婆月为何对尼泊尔人如此重要?

湿婆月是尼泊尔历法中的第四个月,也是印度教最神圣的月份之一。这段时期不仅标志着季风进入最活跃阶段,更是供奉湿婆神最集中、最隆重的圣月。

在湿婆月期间,信徒们通常禁食(尤其周一),直到傍晚才进食或饮水。他们只食素、不饮酒,并持戒禁欲。这一斋戒对女性尤其重要:未婚女性相信这样做有助于觅得理想伴侣,已婚女性则为丈夫祈福,祝愿其健康长寿。

与尼泊尔历法中的其他月份相比,湿婆月在宗教、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更为突出。全国各地供奉湿婆神的庙宇香火鼎盛,尤其是每逢周一更为热闹。其中最著名的圣地是帕斯帕提那神庙(俗称"烧尸庙"),位于加德满都巴格马蒂河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pashupathinath-temple-shrawan

湿婆月的民间习俗与信仰

• 不理发:许多人相信,在湿婆月期间剪发或剃须会带来不吉利,可能招致伤口和感染,尤其是在雨季湿热的环境中,细菌滋生、伤口愈合困难。

• 穿绿色衣物与佩戴绿手镯:绿色象征新生、和谐与幸福,已婚妇女身着绿色服饰、佩戴绿色手镯,以祈求婚姻稳固、家庭和睦。

• 绘制“海娜”图案:女性和女孩们会在手上涂抹指甲花,绘制出精美的图案,象征对爱情的祝愿。传说中,颜色越深代表爱得越深。

mehendi-1

• “Bol Bam”朝圣活动:信徒们会参加 Bol Bam(或 Kanwar)朝圣活动,从神圣的河流汲取圣水,徒步前往寺庙供奉湿婆神。他们身着橙红色袍子,赤脚行走,象征虔诚与奉献。

据印度教经典《往世书》记载,湿婆神在"乳海搅动"事件中为拯救宇宙吞下了致命毒液(毒液使其颈部永久呈现青色),信徒们相信,供奉圣水能帮助他缓解痛苦,体现出他们对神明的感恩与敬仰。

为什么湿婆月期间不鼓励吃肉?

虽然宗教信仰是主要原因,但许多专家指出,避免吃肉也具有多方面的科学与生态学依据:

1. 消化系统更脆弱

湿婆月恰逢季风季节,空气潮湿、气温波动,人体新陈代谢减缓,消化系统变得敏感脆弱。肉类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消化难度大,容易引发胃酸过多、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在潮湿气候中,消化酶的活性也会下降,进一步影响重食物的处理。

2. 食源性疾病风险更高

雨季高湿环境为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的繁殖提供温床。此时肉类储存和运输难度加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食物中毒、腹泻、呕吐等食源性疾病的爆发。

3. 生态保护

季风季节正值许多动物(如鱼、禽类等)的繁殖高峰。此时大量捕杀会破坏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在湿婆月避免吃肉,无形中也是一种生态保护行为,逐渐得到环境科学的肯定。

4. 激素与污染物风险

繁殖期动物体内激素水平升高,肉质可能含有激素残留或其他生理变化物质。同时,雨季水源常被农药、化肥污染,牲畜摄入后,这些毒素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慢性健康问题。

5. 阿育吠陀医学视角

根据阿育吠陀理论,季风期间人体“瓦塔”(Vata)和“卡法”(Kapha)能量易失衡。肉类加重身体负担,容易引发关节炎、疲劳、湿气滞留等问题。因此建议多吃豆类、蔬菜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保持身体平衡。

6. 环境污染影响肉类质量

湿婆月的暴雨常导致水土污染。农田中的农药化肥进入水源,牲畜若饮用被污染的水或食用草料,其体内可能累积有毒物质。人类若食用这些肉类,长期可能摄入重金属或其他有害化学物质。

湿婆月期间避免吃肉,不仅仅是源自宗教虔诚,它也融合了健康保健、生态保护、环境意识以及传统医学智慧。这一做法是尼泊尔人民文化与生活方式的生动体现,展示了传统信仰与现代科学的巧妙契合,也为当代人提供了一种值得借鉴的身心平衡与可持续生活方式。(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