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南亚网视(尼泊尔)
尼泊尔力争2030年前消除狂犬病:专家呼吁加大疫苗投资刻不容缓
责任编辑:南亚网视
发布时间:2025-11-03 18:24

 

puppy-terrace-nepal_halleu

南亚网视加德满都11月3日讯 尼泊尔正全力推进2030年前消除犬传狂犬病导致的人类死亡目标,与世界卫生组织"2030年零死亡"倡议同步。但公共卫生专家警告,若不加快犬只大规模免疫接种,这一目标恐难实现——当前超过95%的人类狂犬病病例由犬咬伤引发,而疫苗供应不足与动物免疫缺口正成为最大挑战。

一例悲剧引发的终身使命

2017年,加德满都一名五岁男孩随父母散步时,被一只看似普通的流浪狗轻微抓伤。父母因伤口仅是轻微擦伤未予重视,但数周后,孩子出现异常行为——这正是狂犬病发病的可怕信号。

"狂犬病早期症状常被误读:伤口刺痛、发热、恶心......但病毒已悄然攻击神经系统。"在加德满都苏克拉拉吉热带传染病医院工作二十余年的谢尔·巴哈杜尔·潘医生回忆道。他亲手接诊的这个可爱男孩,最终在病毒引发的剧烈神经攻击(包括攻击性失控、恐水症、呼吸衰竭)中离世。"他的离去像一根刺扎在我心里。"自此,潘医生投身狂犬病防治科普,誓要阻止更多家庭遭遇类似悲剧。

隐匿的杀手:农村成重灾区

官方数据显示,尼泊尔每年因狂犬病死亡数十人,数百动物因此丧生——但实际数字可能更高,尤其在就医不便的农村地区。除豺狼、蝙蝠、老虎等野生动物外,超95%的人类病例源自犬咬伤。

"这些死亡本可避免。"专家指出,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及时接受暴露后预防治疗(包括伤口处理、注射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及疫苗接种),二是通过大规模犬只免疫接种切断病毒传播链。

暴露后急救指南:与死神赛跑

若被动物抓咬,且无法确认其(1)已完成狂犬病疫苗接种、(2)未接触过狂犬病毒、(3)属不易感物种(如鱼类/鸟类),请立即启动暴露后预防:

黄金15分钟:用清水、肥皂及消毒剂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

72小时黄金期:尽快就医(最好在72小时内),必要时注射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HRIG);

疫苗护航:按世卫组织推荐方案接种疫苗(通常为暴露当天第0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各一剂),该方案预防成功率近100%。

尼泊尔的抗争之路:从疫苗短缺到曙光初现

尼泊尔1983年启动首个狂犬病免疫计划,初期使用神经组织疫苗,2006年起全面换用更安全的细胞培养疫苗。2007年至今,政府在公立医疗机构免费提供人用狂犬疫苗;2008年官方记录死亡97例,近年已降至年均6-32例。

"疫苗可及性提升是死亡数下降的主因。"卫生服务部高级医疗主管赫曼塔·拉杰·奥贾博士表示,仅去年政府就免费发放超20万剂疫苗。畜牧服务部狂犬病疫苗生产实验室(RVPL)负责人Binaya Kumar Karna博士称,目前实验室年产约18万剂动物疫苗,但面对庞大的流浪狗与散养动物群体,"这个产量远远不够"。

流行病学与疾病控制部门(EDCD)负责人Chandra Bhal Jha博士坦言,实际死亡数或高于统计,但疫苗接种覆盖率的提高确实遏制了疫情蔓延。去年,政府斥资约1300万卢比进口人用暴露后预防疫苗,但印度供应链仍频现短缺——2024年37.7万支库存就曾告急。

"搜寻与接种"显效 但动物免疫仍是关键

政府正推行"搜寻-接种"策略控制局部疫情。2025年7月,达丁县切庞族社区(以亲近自然著称的土著聚居区)报告3例狂犬病死亡后,调查人员发现一只行为异常的狗随后死亡。随即,287名社区居民全员接种疫苗,此后未新增病例。

"但局部努力难抵整体缺口。"潘医生强调:"除非我们为动物——特别是流浪狗——大规模接种疫苗,否则2030年消除狂犬病几乎不可能。" EDCD主任贾博士直言:"计划成功的唯一路径,就是为尽可能多的动物及所有暴露者接种疫苗。现在是加大疫苗投入的关键时刻!"(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