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网视加德满都11月25日讯 据南亚观察报道,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ISI)与虔诚军(LeT)的勾结仍然是南亚安全格局中最具破坏性的因素。巴基斯坦积极利用其在孟加拉国的意识形态网络,使该地区面临新一轮跨境恐怖主义浪潮的威胁。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极端分子的结盟不仅威胁印度的国家安全,也危及整个次大陆的稳定。

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ISI)长期以来一直将利用圣战组织作为外交政策工具。近几个月来,可靠的情报评估显示,ISI正与其主要代理组织“虔诚军”(Lashkar-e-Taiba,简称LeT)协调,策划新一轮针对印度的恐怖袭击。初步信息表明,这些行动可能与印度共和国日庆祝活动同时进行,尤其侧重于西孟加拉邦。
这一新出现的威胁凸显了巴基斯坦长期以来依赖非对称战争来破坏邻国稳定的现状。它也凸显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之间跨国圣战分子合作日益增长的危险性——这一事态发展可能会显著改变南亚的反恐格局。
目标行动
据情报来源称,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ISI)和虔诚军(LeT)的武装分子正策划一系列针对西孟加拉邦主要城市中心(包括加尔各答)的协同袭击,目标包括具有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的显眼地点。 行动内部已讨论过使用凝胶型简易爆炸装置(IED)来规避常规探测系统。此类材料难以追踪,且可利用市售化学品轻松组装,这表明行动人员可能受过专业技术训练。
这一模式与虔诚军在其行动中一贯强调象征意义和心理影响的做法相符——他们不仅追求造成人员伤亡,还追求在平民中营造一种持久的不安全感。
技术专家招聘
对近期德里爆炸事件的持续调查显示,警方逮捕了数人,其中包括医务人员,他们被发现持有大量硝酸钾和其他爆炸物。然而,新出现的情报表明,虔诚军的招募网络已将其范围从宗教学校扩展到受过技术培训的人员,特别是化学工程师。
据报道,这些新招募人员的任务是在西孟加拉邦和尼泊尔的战略要地建立和维护潜伏小组,他们通常以合法的商业或专业活动为掩护。这些技术娴熟的干部的加入,标志着虔诚军的行动架构发生了转变——从单纯的意识形态狂热转向技术专长与圣战主义意识形态相结合的混合模式。
孟加拉国作为安全港湾
孟加拉国近期的事态发展为南亚反恐格局引入了一个新的变数。自穆罕默德·尤努斯政权于2024年上台以来,达卡对巴基斯坦的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引发了区域情报机构的严重安全担忧。
虔诚军创始人哈菲兹·赛义德历来通过穆夫提·哈伦·伊兹哈尔和安萨尔伊斯兰领导人穆夫提·贾希姆丁·拉赫马尼等伊斯兰主义人物,在孟加拉国维持着强大的关系网络。这些联系一度受到严格审查,但如今在有利的政治环境下似乎正在重新活跃起来。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据报道巴基斯坦圣训派中心(Markaz-e-Jamiat Ahl-e-Hadith)高级成员、哈菲兹·赛义德(Hafiz Saeed)的长期同伙伊布蒂萨姆·伊拉希·扎希尔(Ibtisam Elahi Zaheer)已入境孟加拉国。扎希尔据称于2025年10月25日进入孟加拉国,利用了监管框架的薄弱和现任政府亲巴基斯坦的立场。
达卡的政策逆转
2024年9月至10月期间,孟加拉国实施了一系列行政和监管改革,战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努斯政府发布的一份公报指示海关当局根据“国家选择性标准”豁免来自巴基斯坦的货物进行强制检查。
与此同时,达卡方面还取消了对巴基斯坦货物的入境检查,以及对申请孟加拉国签证的巴基斯坦公民的安全审查要求。孟加拉国外交部的机密文件显示,外交使团已接到指示,暂停对巴基斯坦公民的所有情报审查程序——这实际上拆除了自2019年以来长期存在的安全障碍。
这些政策逆转共同为非法活动打开了广阔的渠道,包括毒品、爆炸物和武器的贩运。它们也为巴基斯坦极端分子和犯罪集团的入境提供了便利,直接破坏了孟加拉国的内部安全,并对印度的东部边境构成更广泛的威胁。
巴基斯坦的跨国战略
巴基斯坦作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的地位在全球安全文献中已有充分记载。然而,孟加拉国目前宽松的环境使得伊斯兰堡得以将其代理人网络向东延伸,为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ISI)的活动建立行动桥头堡。情报评估表明,孟加拉国正被重新定位为巴基斯坦恐怖网络的次要集结地。
伊布蒂萨姆·伊拉希·扎希尔频繁出入敏感的边境地区,特别是拉杰沙希和恰帕伊纳瓦布甘杰,这与上述模式相符。他长期在这些地区从事跨境走私和极端主义活动,这引起了印度和孟加拉国情报机构的警觉。
扎希尔的意识形态背景更令人担忧。2012年,他公开支持对叛教者使用暴力,并谴责犹太人和基督徒是伊斯兰教的敌人。他煽动性的布道招致国际社会的批评,英国慈善委员会曾对包括乌姆·乌尔·库拉基金会(位于布拉德福德)、阿尔·希克玛项目(位于基斯利)和麦加清真寺(位于曼彻斯特)在内的多家英国组织展开调查,原因是这些组织曾接待过他。这些关联凸显了他作为萨拉菲圣战主义意识形态跨国传播者的角色。
萨拉菲网络的重新激活
分析人士认为,扎希尔近期的活动是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极端组织之间更广泛的萨拉菲协调行动的一部分。这种协调行动通常以宗教会议、学术交流和伊斯兰学校活动为幌子进行——这些活动既提供了合法性,也提供了后勤保障。
除了“虔诚军”(Lashkar - e - Taiba,简称LeT)与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ISI)之间的后勤联系外,巴基斯坦伊斯兰生态系统的意识形态和宗教因素也正在向孟加拉国扩张。值得注意的是,臭名昭著的反美人士、伊斯兰教士协会(法兹勒派)(JUI-F)领导人毛拉纳·法兹勒·拉赫曼已抵达孟加拉国,参加定于11月15日在达卡举行的“封印先知”(Khatme-Nabuwat)会议。
在这次活动中,预计他将要求宣布艾哈迈迪亚教派为“非穆斯林”,并动员穆斯林参与“对抗伊斯兰敌人的圣战”,还将在锡尔赫特边境地区和其他孟加拉国-印度毗邻地区开展更多活动。必须结合拉赫曼过往利用伊斯兰宗教叙事的记录来理解这一事态发展——例如,他在2011年的演讲中就警告说,“西方势力正在将人们推向极端主义”。
陪同法兹勒·拉赫曼 (Fazlur Rehman) 的还有其他伊斯兰领导人,包括毛拉纳·阿卜杜勒·加富尔·海德里 (Maulana Abdul Ghafoor Haideri)、毛拉纳·阿萨德·马哈茂德 (Maulana Asad Mahmood)、毛拉纳·赛义德·优素福 (Maulana Saeed Yousaf) 和穆夫提·伊布拉尔·艾哈迈德 (Mufti Ibrar Ahmed)。
高调的宗教活动参与与靠近印度边境的跨境动员重叠,引发了人们对巴基斯坦极端主义意识形态通过孟加拉国输出的严重担忧,这与上文讨论的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虔诚军的战术推进相辅相成。
在孟加拉国,这与2024年政权更迭以来极端主义言论和萨拉菲派动员的明显复苏相吻合。当地情报部门的报告指出,恐怖主义融资活动增加,伊斯兰学校(madrasas)内的激进化现象加剧,以及鼓励圣战主义解读的萨拉菲派文献大量传播。
已知极端分子在国内的自由流动,尤其是在与印度接壤的地区,既表明国家警惕性的下降,也表明跨国恐怖主义合作的纵容空间的出现。
跨境影响
扎希尔在六个月内第二次访问孟加拉国,凸显了此次复兴行动的持续性。2025年10月30日,虔诚军指挥官赛义夫拉·赛义夫在海尔布尔·塔梅瓦利举行的国防伙伴和瓦赫利巴特会议上公开宣称,哈菲兹·赛义德的高级助手正在“东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强硬派圣战分子故意使用这个词来指代孟加拉国)活动,并准备“将圣战推向印度”。
赛义夫拉发表讲话后数小时内,新德里便发生了一系列协同恐怖袭击事件。虽然官方尚未确认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但这些讲话与袭击发生的时间如此接近,表明两者之间可能存在行动上的关联。
对印度而言,这表明威胁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巴基斯坦的恐怖主义基础设施可能会利用孟加拉国领土从东部发动袭击——这使得印度传统的反恐姿态变得复杂化,因为印度的传统反恐姿态主要集中在来自其西部边境的威胁上。
启示与建议
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ISI)和虔诚军(LeT)通过孟加拉国重新激活网络,标志着南亚恐怖主义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意识形态、后勤和政治因素的交汇,形成了一个有利于圣战主义扩张的跨国生态系统。
为了应对这一趋势,迫切需要采取几项政策措施: 加强情报合作:印度、孟加拉国和尼泊尔应建立关于极端主义神职人员的动向、资金渠道和疑似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ISI)特工的实时情报共享机制。
加强边境安全:在印度-孟加拉国边境,必须制定一项协调一致的边境防御和监视计划,利用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和生物识别监控。
外交途径:区域和全球各方必须与达卡方面进行沟通,强调关键安全协议失效的风险。包括美国和欧盟在内的国际伙伴应将发展援助与维护反恐保障措施挂钩。
金融混乱:全球金融监管机构必须审查巴基斯坦的慈善组织和宗教基金会,这些组织和基金会被用作恐怖主义融资的渠道。
反激进化方案:必须在孟加拉国境内开展工作,以监督伊斯兰学校课程,规范跨国宗教人士交流,并扩大去激进化举措。
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ISI)与虔诚军(LeT)的勾结仍然是南亚安全格局中最具破坏性的因素。巴基斯坦积极利用其在孟加拉国的意识形态网络,使该地区面临新一轮跨境恐怖主义浪潮的威胁。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极端分子的结盟不仅威胁印度的国家安全,也危及整个次大陆的稳定。
除非立即采取协调一致的反制措施,否则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ISI)向东扩张可能会将孟加拉国变成圣战行动的新后勤中心,从而扩大巴基斯坦的战略影响力,并重塑南亚的恐怖主义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