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网视加德满都10月30日讯 美国《华尔街日报》10月27日文章,原题:珠宝大盗最惨的时代 这是一个犯罪分子再也无法逍遥法外的时代。27日,法国警方宣布逮捕了卢浮宫劫案的首批嫌犯。19日,一伙劫匪闯入卢浮宫,骑着摩托车带着8件法国王冠珠宝“潇洒逃走”,珠宝价值约1.02亿美元。案发后,法国警方展开大规模行动追捕窃贼,监控录像拍下了他们逃跑的画面。警方在博物馆内采集到嫌犯遗留在现场的DNA信息,锁定了两名有珠宝盗窃前科的嫌疑人并连续追踪数日,于25日在其中一名嫌疑人企图登机离开法国前将其逮捕。另一名嫌疑人也在塞纳-圣但尼省被捕。

一切都在众目睽睽之下
如今,摄像头无处不在:无论是高速公路,还是乡间小路,都处于严密监控之下;无论是火车、汽车、公交车,还是住宅门廊,都有一双双目光灼灼的“电子眼睛”警示着盗贼们莫要伸出“第三只手”。即使罪犯能够遁形一时,社交媒体的互联互通也让他们逃脱的难度呈指数级倍增——人们到处都留下数字支付的痕迹,网民们很容易就能通过社交媒体检索到某人的面孔和姓名。
卢浮宫珠宝盗窃案印证了笔者的推论。劫匪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劫珠宝,然后迅速潜入巴黎其他地方。我读到一篇报道,称他们是“犯罪天才”,在入室盗窃时穿着显眼的背心,还能够毫不费力地将小型升降机停在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卢浮宫旁边。然而,在数字监控时代,他们还能藏身何处?天日昭昭,所有一切都在众目睽睽之下。
法国警方每天都向公众通报,劫匪被抓获、赃物被追回的可能性看似渺茫。然而,到了上周周末,法国警察抓到了嫌疑人。这证明,之前的一些猜测可能夸大了盗贼的所谓“聪明才智”。逮捕卢浮宫珠宝大盗,不仅对司法和社会来说是个好消息;对于那些企图钻空子、盗取不义之财的犯罪分子而言,也敲响了正义的警钟。
恶魔岛越狱事件无法在数字时代再现
在2025年,历史上的“江洋大盗”根本不可能“消失在风中”,1962年恶魔岛越狱事件无法在数字时代再现。当时,3名男囚犯弗兰克·莫里斯、约翰·安格林和克拉伦斯·安格林用从食堂偷来的金属勺子,在监牢水槽下面的墙上挖了3年,挖通了一个直径30厘米的洞,直通监狱的通风管道。同时,他们利用在库房打扫工作的便利,偷走了50件看守的备用雨衣,还用从维修车间偷出的胶水,将手风琴的风箱改装成充气泵。他们通过学习图书馆的工程杂志,用这些材料自制了救生筏和救生衣,并在某个夜晚从恶魔岛监狱逃出,从此杳无音信。
对于恶魔岛逃犯的下落,民间众说纷纭。主流说法是,他们已经在旧金山湾溺亡,但也有人猜测他们改了名字,开始了新的生活。不过,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如果他们越狱的事情发生在今天,那么当他们把自制逃生筏停靠在码头时,无处不在的监控探头会立马捕捉到他们的身影,随后警察会将三人押送回恶魔岛。
自1963年电视剧《亡命天涯》首播以来,美国人一直对理查德·金布尔医生寻找独臂人的故事津津乐道。影片中,主角理查德·金布尔平白蒙冤,被指控为谋杀妻子的凶手,然而一起车祸让他在押送过程中死里逃生,从此他隐姓埋名、四处漂泊,寻找那个逃离犯罪现场的独臂人,还要躲避穷追不舍的探长布下的天罗地网……观众们都希望主角能说服探长:“我没有杀死我的妻子。”但在科技时代,DNA会“开口”说服探长;在社交媒体时代,主角的追凶之路也不会如此艰辛——剃掉胡须、改变发色根本无法为罪犯洗清罪名,“网络侦探”们能利用大数据获取罪犯的一手信息。因此,对2025年的逃犯而言,这座数字垒砌的高墙将是他们无法翻越的。
放弃犯罪幻想
不过,令人惊奇的是,还有一些跟不上时代的犯罪分子仍然天真地幻想,他们可以在犯罪后逃脱天网系统的追捕。或许在某个地方,有一伙骗子正在策划一场复杂阴谋,他们确信自己能够成功脱身,过上逍遥自在的生活。但现实是,即使他们逃走了,他们未来会去哪里?他们将如何逃脱警方追捕?我怀疑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数字革命把我们不少人都训练成了“手机的奴隶”,但科技发展的另一面是警方能够迅速逮捕罪犯,同时给潜在的罪犯以最强有力的警告。
你可以删除你的脸书点赞和可疑的短信记录,但在恢恢天网面前,任何人都无法真正躲藏。(作者马修·亨尼斯,张琳译)(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