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网视(尼泊尔)
快评:拜登提名新任驻华大使的三个视角
发布时间:2021-08-22 03:32

美国总统拜登8月20日宣布提名职业外交官和外交政策专家伯恩斯(Nicholas Burns)担任驻华大使。现在国会处于休会,预计参议院会在9月中旬左右举行听证会审核提名。

2008年1月18日,伯恩斯宣布离开国务院,回到研究机构和游说组织。 (AP)


2008年1月18日,伯恩斯宣布离开国务院,回到研究机构和游说组织。(AP)

这一提名并不令人意外,毕竟白宫三个月前就已对外透露名单,让国内外舆论进行一番审视。一旦有反对声音,拜登方面就会考虑撤换。伯恩斯的名字出现的潜在候选人名单后所面临的批评声音并不多。而且,伯恩斯效力过共和党和民主党两党总统,他的人脉、资质和能力都有一定的优势,预计会很轻松获得参议院批准。

白宫在此时宣布提名、选择伯恩斯出使北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第一,注重对双边关系管控和处理危机。

拜登上台半年,还未在对华关系方面迈出积极的一步,右翼执政时期遗留的政策也得以延续。尤其在全面对抗与激烈竞争的背景下,中美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误判,导致紧张局势升级。和拜登一样,伯恩斯也主张联合盟友应对北京挑战。与此同时,拜登也注重对双边关系进行管控。从中美关系稳定的角度考虑,新任驻华大使应该在稳定双边关系、甚至危及管控方面,扮演积极的角色。

伯恩斯在国务院任职长达27年,担任过美国驻希腊大使、驻北约代表、国务院负责政治事务的国务次卿,并在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苏联和俄罗斯事务,对地区及国际事务有深刻的认识。他对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和中国敏感议题有一定的了解。这都有助于他在中美关系紧张或发生摩擦时,能够及时直通华府,协调处理危机。

第二,激烈对抗的同时开展合作。

在双边关系全面对抗与竞争的背景下,两国能够开展合作的领域主要局限于气候变化、北韩核和伊朗核问题、疫情防控以及最近的阿富汗问题。白宫在宣布伯恩斯驻华大使题名时,也特意提到了伯恩斯过去曾和中国政府的合作。

过去十年间,美国驻华大使人选各有各的特色:

比如,白宫提到,担任国务次卿时,伯恩斯曾在阿富汗、联合国对伊朗制裁、北韩制裁、美国的印太政策等领域和中国政府一起工作过。在阿斯彭战略集团(the Aspen Strategy Group)工作期间,伯恩斯曾与中国政府的中央党校的组织过一次政策对话。伯恩斯的授课、撰文和演讲都曾聚焦中美关系。」

所以,伯恩斯担任驻华大使,也是在告诉北京,美国将在这些地区及全球议题上继续和中方开展合作。这也有助于稳定双边关系。

第三,探寻新的接触模式。

中美现在处于另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无论是欧巴马(Barack Obama)时期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模式,还是川普(Donald Trump)时期的四个对话机制,拜登都不方便延续,毕竟在国内鹰派看来,这种对话都是在浪费时间,或者效用有限。

新的对话机制尚未形成,双方就需要摸索新的沟通模式。从近来拜登亚洲团队的表态来看,尤其印太事务顾问坎贝尔(Kurt Campbell)的评估来看,拜登政府对于中国政府外交团队还是有一些误解,或者认识上的盲区。这就需要新任驻华大使帮助拜登政府积极认识中方外交队伍,探寻两国新的沟通模式。尤其在中共二十大之际,美方在北京的这种一线认知就显得更为重要。

当然,近几任驻华大使在中美双边关系中的作用还是非常有限。比如,在新疆和西藏议题上,伯恩斯也会像前任们一样,通过亲身到访宣示美国的利益关切。虽然新的大使能够释放一些积极的讯号,在华府和北京之间传达一些讯息,但终归还是要顺应两国全面对抗博弈的大势。

总之,和前两任总统挑选驻华大使不同,此次拜登选人并没有注重一些表象化的标签或特质,比如是否会说中文或是不是华裔。此次白宫没有通过候选人特有的中国元素取悦中国民众,毕竟驻华大使始终代表的是美国的利益;

中国方面预计也已看淡此类人事安排。无论驻华大使人选是否会说中文,是不是华裔,或者是不是对华鹰派,都已经不是重点。尤其看到美国新一轮对中国的遏制以及美国国内的选举乱象和国会山暴动后,中国对白宫派谁担任驻华大使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抱有好奇心和过高的期待值。

南亚网视舞台音响灯光宣传片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