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亚网视加德满都11月12日讯 北京时间11月12日,在云雾缭绕的黔山之巅,一场跨越喜马拉雅与喀斯特山群的“山之握手”正式达成。国际山地旅游联盟(IMTA)与尼泊尔珠峰联盟(EAN)签署了为期三年的合作备忘录(MoU),携手推进可持续山地旅游、生态保护与文化交流,为全球山地保护与绿色发展开启新篇章。这份协议的签署,不仅是一场文旅领域的合作,更是一场关乎地球未来山地生态的深度共鸣。
这份为期三年的合作协议在中国贵州正式落笔,标志着IMTA——全球首个专注山地旅游的国际组织,与EAN——一家以可持续登山与环境保护为核心的尼泊尔机构,建立起系统性的合作框架。双方将以环保、探险与文化共生为主线,携手推动山地资源保护、社区赋能与国际文化交流,构筑一个连接全球山地智慧与本地行动的新平台。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未来三年内围绕多个重点领域展开合作,包括:
1.登山者、培训师及可持续登山领域技术专家的交流项目;
2.山地救援演练、领导力工作坊及户外安全培训——所有活动都将以环保理念为核心;
3.联合举办国际登山探险、文化节庆、冒险竞赛与学术会议;
4.推广可持续的山地赛事,如“生态友好登山挑战赛”“绿色冒险赛”等。
未来的活动中,公众将有机会看到一系列兼具激情与责任的赛事:从“绿色登山挑战赛”到“生态文化展”,既有探险的热血,也有文化的温度。双方还计划推出“青年登山者导师项目”,培养具有环保意识的新一代“山之守护者”。
IMTA在签约仪式上表示,联盟始终致力于“保护山地资源、传承山地文明、推动山地经济发展”,此次合作将成为推动全球生态友好型旅游的重要一步。而EAN方面则强调,这份MoU不仅是一纸协议,更是一场跨越雪峰与山谷的理念对接——连接了尼泊尔的实践经验与全球山地保护的宏大愿景。

协议还特别强调了生态保护与公众参与。双方将发起一系列环保行动,包括垃圾清理、登山步道维护、减废宣传与气候教育项目。同时,双方还将开展科研合作,评估探险活动对生态的影响,并通过国际平台共享研究成果,推动全球山地旅游的可持续标准。
这份MoU的签署,正值2025国际山地旅游与户外运动大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圆满落幕之际。大会以“文旅体融合·品质生活”为主题,于11月11日成功举办,吸引了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多位代表齐聚一堂,共谋山地旅游的未来方向。
会议期间,除IMTA与EAN的合作外,IMTA还与亚太旅游协会(PATA)等国际机构签署多项合作备忘录,并发布专题出版物《山地旅游创新与社区共建》,提出“生态创新 + 社区共荣”的发展模式。大会还向八座“世界著名旅游名山”和六条“国际山地徒步示范线路”颁发了荣誉称号,为全球山地旅游树立了新标杆。

在开幕式上,IMTA主席多米尼克·德维尔潘(Dominique de Villepin)、中共贵州省委常委卢雍政以及联合国旅游组织大使朱尚忠分别发表致辞,强调文化、旅游与体育的融合,正在为全球可持续生活方式描绘新的愿景。
整个大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与冒险家齐聚一堂,在山地文化展与户外运动展览中畅谈“人类与山的关系”。有人说,那是一场“山地文明的对话”,更是一次让世界重新审视自然与未来的盛会。
在山与山的相遇中,人类找到了新的方向。贵州与珠峰的携手,不仅是一份签约,更像是一阵穿越高原与云海的回声——回荡着对绿色地球的共同誓言。(完)
关于IMTA(国际山地旅游联盟):
总部位于中国贵州的IMTA,是全球首个以“可持续山地旅游”为核心的国际组织,致力于保护山地资源、传承山地文明、推动山地经济发展与国际合作。其宗旨是:让世界在登高望远的过程中,学会敬畏自然,珍惜山的力量。
关于EAN(珠峰联盟):
珠峰联盟(Everest Alliance Nepal,EAN)总部设在尼泊尔加德满都,长期致力于可持续登山、生态保护与冒险旅游管理。EAN通过与当地社区、登山者及国际组织的合作,推广环保登山理念,守护喜马拉雅的生态平衡——让每一次攀登,都成为对自然最真挚的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