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网视加德满都9月5日讯 尽管在供水、消除露天排便和卫生设施覆盖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孟加拉国仍有超过 40% 的人口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
过去十年,该领域的进展仅为3%左右。按照目前的速度,可能还需要75年才能确保人人享有安全饮用水。
相比之下,印度和不丹有望在未来25年内为所有人提供安全饮用水。另一方面,巴基斯坦在安全饮用水获取方面远远落后于孟加拉国。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联合监测计划(JMP)于本月初公布了这些发现。
JMP 报告每两年发布一次,审查联合国成员国的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WASH) 状况。
根据联合国2000年至2015年的千年发展目标(MDG),目标是确保所有人都能获得水。
根据 JMP 的报告,目前孟加拉国约有 99% 的人可以获得饮用水,高于 2015 年的 97%。
然而,根据更具雄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各国必须确保到2030年每个人都能获得安全的饮用水。
经济学家侯赛因·齐鲁尔·拉赫曼在评论该报告时告诉 Prothom Alo,“获得水和获得安全用水是不一样的。
我们对千年发展目标的成就感到自满,这种自满情绪仍在持续。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挑战性更大,而我们未能展现出实现这些目标所需的能力——尤其是在安全用水方面。
什么是“安全用水”?
安全饮用水是指:可从自家或附近的水源轻松获取,随时可用,且不含粪便污染和有害化学污染物的水。
这一定义是可持续发展目标6.1的核心部分,该目标的重点是实现人人享有安全且负担得起的饮用水。
孟加拉国安全饮用水状况如何?
根据联合监测小组的报告,孟加拉国不安全的饮用水主要受到大肠杆菌等粪便细菌的污染。此外,该国约有60个地区受到砷污染的影响。考虑到这些因素,目前只有59%的人口能够获得安全饮用水,略高于2015年的56%。
今年1月,孟加拉国工程技术大学(BUET)多名学生在饮用校园水后生病。
情况变得令人担忧,许多学生被迫离开宿舍回家。他们报告说,由于水问题,他们的学习活动中断了好几天。
如此知名的机构饮用水受到污染,引发了广泛关注。但孟加拉国工程技术大学并非个例——全国许多地区的自来水供应都存在粪便污染问题。达卡、吉大港、拉杰沙希、纳拉扬甘杰和库尔纳等城市都由WASA供水,但即使是这些水也常常不安全。这些问题导致孟加拉国的安全饮用水普及率低下。
JMP报告指出:“孟加拉国获取安全饮用水的最大障碍是水质。在该国64个地区中的44个地区,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口使用家中即可获得、随时可用且无污染的优质水。”
南亚地区的情况如何?
在南亚国家中,印度在过去十年中在安全饮用水获取方面取得了最大的进步。目前,印度76%的人口能够获得安全饮用水,高于2015年的61%。
在不丹,这一比例为66%,较2015年的47%大幅增长。
另一方面,尼泊尔则落后,只有 16% 的人口能够获得安全饮用水。
巴基斯坦几乎没有取得任何进展,目前其 45% 的人口可以获得安全饮用水,而十年前这一比例为 44%。
国际组织“水援助”(WaterAid)孟加拉国项目主任哈辛·贾汉表示:“印度和不丹取得进展的最大驱动力是政治优先。印度的‘清洁印度’运动是政府的优先事项。另一方面,尼泊尔设定了到2041年为每个家庭提供自来水的目标。孟加拉国凭借政治意愿,显著减少了露天排便现象,这是一项重大成就。但是,如果没有类似的政治承诺,孟加拉国在保障安全用水方面就不可能取得真正的进展。”
卫生领域的一些希望
虽然供水方面的进展缓慢——过去十年每年仅增长 0.3%——但卫生部门的改善速度稍快,年均增长率为 1.1%。
然而,按照这样的速度,孟加拉国要到2083年才能实现全民卫生覆盖。相比之下,尼泊尔预计将在2049年实现这一目标,印度则将在2041年实现这一目标。
JMP报告还强调,尽管孟加拉国的卫生设施覆盖率有所提高,但仍有近5600万人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约2000万人缺乏基本的洗手设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