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南亚网视(尼泊尔)
在德令哈,与星空对话(足迹)
责任编辑:南亚网视
发布时间:2025-07-31 13:17

 

吴旭红《人民日报》(2025年07月30日 第 15 版)

2cc544f8da04ac7c6be73df73ad781ac

图为游客在德令哈柏树山雪地仰望银河。吴旭红摄

在青藏高原的怀抱中,德令哈这座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小城静静伫立,它不仅是诗人海子笔下的“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更是让众多观星者心驰神往。这里有着纯净的夜空、璀璨的星河以及深邃的星空文化密码。

德令哈空气稀薄,光污染极少,是天文观测的理想之地。当夜幕降临,夜空纯净如墨,银河倾泻而下,一条闪耀的丝带横贯天际,让人不禁想起“满船清梦压星河”的绝美。

“为什么银河像一条河?”在柏树山国家森林地质公园的观星台上,我遇到了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他好奇地走近,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我们架起天文望远镜,目镜中的银河顿时化作璀璨星沙。当古人仰望这条乳白色光带时,或许想起了黄河奔涌的波涛,于是用“银河”“天河”为之命名。

就在这座观星台上,同时陈列着古人观察到的星空——敦煌星图。公元8世纪的古人用圆圈、黑点和圆圈涂黄三种方式绘出1350多颗星星。

夜渐深,孩子的眼皮开始打架,却仍谈论着星图不愿睡去。这让我想起安徽阜阳出土的西汉二十八宿圆盘,青铜晷针上的锈迹掩不住先民观测星辰的执着。从《尚书·尧典》“历象日月星辰”到东汉张衡的浑天仪,从北宋苏颂的水运仪象台到元代郭守敬的“四海测验”,中国人对星空的探索从未停歇。而今在德令哈,现代天文望远镜与古代星图隔空对话,古老与现代奇妙交融。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坐落于此,巨大的望远镜指向苍穹,捕捉亿万光年外的星光。

巨大的望远镜之外,还有各种型号的小型天文望远镜。当地优异的观测条件,每年吸引众多天文爱好者和学生前来观星、研学,继续在这片土地探索星空的奥秘。

晨光微露,银河淡去,但属于德令哈的星辰传奇永不落幕。这里的每一块丹霞岩层都记录着地质年代的星光,每一棵高原柏树都生长着星尘滋养的年轮。

当您踏上这片土地,请带上一卷星图,让古老的“观星台”与现代的天文望远镜共同为您解码:为什么李白要说“手可摘星辰”,为什么唐珙要写“醉后不知天在水”,因为在这里,星汉不是遥不可及的远方,而是流淌在我们血脉中的文化基因。

小贴士

德令哈拥有柏树山、托素湖等绝佳观星点,有专业人员指导如何辨识星座、拍摄壮丽星轨。高原观星需注意安全,做好防寒保暖措施,注意补充水分。

观星装备的选择也很重要。初学者可准备7×50毫米或10×50毫米的双筒望远镜。进阶爱好者可考虑80毫米以上的天文望远镜。三脚架、红光手电筒等也都是必备物品。

德令哈天文科普馆为公众提供专业的天文观测设备和科普教育服务。在这里,人们可以通过互动展项、VR宇宙漫游和天文望远镜体验,沉浸式探索宇宙奥秘,揭开星空的神秘面纱。(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