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南亚网视(尼泊尔)
尼泊尔圣线节:系上祝福,共享团圆!
责任编辑:南亚网视
发布时间:2025-08-09 17:08

 

今日,尼泊尔迎来一年一度的圣线节(Janai Purnima,又称圣线满月节)。这不仅是一场宗教盛典,更是尼泊尔多元文化交融的缩影。不同地区和族群以独特的方式庆祝这一节日,赋予它多样的名字与习俗:
 山区民众称其为“护身绳节”(Raksha Bandhan)或“祭司感恩节”(Rishitarpani);
 特莱平原居民称之为“手足绳节”(Rakhi);
 纽瓦尔族则称作“豆汤满月节”(Gunhu Punhi)。

无论名称如何,节日传递的核心是更新、守护与团结,将信仰、亲情与社区凝聚力紧密相连。

RakshyaBandhan_20200803132516

婆罗门、切特里和吠舍种姓男性,沐浴后更换从左肩斜跨至右腰的圣线(Janai)

神圣仪式,守护平安

在印度教传统中,已完成成人礼(Bratabandha)的婆罗门、切特里和吠舍种姓男性,会在清晨沐浴净身,更换从左肩斜跨至右腰的圣线(Janai)。这种由三股棉线交织而成的神圣细绳,象征着对身、语、意的掌控,不仅是宗教仪式用品,更是纪律与精神责任的象征。

COver_1

Weixin Image_20250809021836

婆罗门、切特里和吠舍种姓男性,沐浴后更换从左肩斜跨至右腰的圣线(Janai)

在节日当天,信徒们会前往湖泊、池塘或河流沐浴,随后由祭司在寺庙或河畔主持吠陀仪式,为新线加持后再佩戴于他们胸前。Janai 的佩戴通常始于布拉塔班达(Bratabandha)仪式——这是印度教青年在婚前必须完成的重要成年礼。

Screenshot-2025-08-09-090925

此外,男女老少都会在手腕系上由祭司或长者加持的黄色护身绳(Raksha Bandhan),祈求健康、繁荣与平安。这根护绳将保留至提哈尔节的拉克希米女神供奉日,随后被恭敬地放入流水或圣地。

在特莱平原,姐妹们为兄弟系上装饰精美的拉基绳(Rakhi),伴以提卡(Tika)、米饭和糖果,诉说手足情深的祝福。兄弟则回赠礼物,承诺永远照顾姐妹,温暖人心。

九豆汤,滋养身心

节日美食是庆典的亮点!在纽瓦尔族社区,这一天被称为“豆汤满月节”(Gunhu Punhi)。家家户户提前数日浸泡九种豆类,熬制成香气扑鼻的九豆汤(Kwati)。这道营养丰富的应季汤品被认为能强身健体、驱病祛邪,尤其适合季风季节的潮湿气候。围坐分享热腾腾的Kwati,不仅滋养身体,更传递着家庭与邻里的慷慨与温情。

圣地朝拜,净化心灵

节日当天,尼泊尔各地湿婆神庙人声鼎沸。加德满都的帕斯帕提纳神庙、帕坦的昆贝什瓦尔神庙等地,信徒们在圣河圣湖中沐浴祈福。从拉苏瓦的戈桑昆达高山圣湖到久姆拉的丹桑胡三圣湖,朝圣者不远千里,沐浴于冰冷湖水中,寻求身心的净化。季风雨水被视为节日净化的象征,增添了仪式的神圣感。

集市上早已热闹非凡,摊位摆满圣线、拉基绳、新鲜蔬菜和仪式祭品。无论在乡村由长老主持仪式,还是在城市的大型庙会中,祭司们吟诵古老咒语、洒下圣水,为信徒系上护身绳,场面庄严而温馨。

多元文化,凝聚人心

圣线节的魅力在于其多样性与包容性。无论是更换圣线的虔诚仪式、姐妹为兄弟祈福的温馨时刻,还是分享Kwati的社区团聚,这一天都将尼泊尔的多元文化与传统融为一体。它不仅吸引本地信众,也吸引了来自印度、不丹等地的朝圣者,共同在满月下感受信仰与联结的力量。

在城市中,繁忙的生活促使家庭举办更简朴的仪式;在海外,尼泊尔人通过线上祝福延续传统。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圣线节始终提醒人们:文化传统是活的传承,在现代生活中不断适应与焕新。

从阳光下晾晒的圣线,到热气腾腾的Kwati碗,再到姐妹们小心翼翼系上的Rakhi,这些瞬间展现了尼泊尔文化的丰富性——不是单一的统一,而是多元传统的和谐共存。

圣线节的意义超越宗教,它是一个跨越种姓、族群与地域的文化时刻,强化了尼泊尔多元一体的国家身份。无论是神圣的丝线还是温暖的祝福,圣线节将人们的心紧紧相连,提醒我们: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有些纽带如圣线般永恒。(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广告
南亚网络电视传媒集团采编人员公示
列表页广告
南亚网络电视传媒集团采编人员公示

今日推荐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