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南亚网视(尼泊尔)
出席九三阅兵活动的台大教授苑举正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我就是希望看到祖国军威壮盛、日益发达”
责任编辑:南亚网视
发布时间:2025-09-03 12:15

 

南亚网视加德满都9月3日讯 据《环球时报》报道,“越是有人不敢来,我们越要来。”尽管民进党当局百般阻挠岛内有关人士赴大陆参加九三阅兵等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但台湾大学教授苑举正还是在8月31日抵达北京。9月2日,他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遇到了同样来出席阅兵活动的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当天下午,苑举正接受了《环球时报》的专访,我们的话题也从他偶遇洪秀柱说起。

“做一件对的事为什么有敢不敢的问题”

环球时报:媒体今天报道说您在抗日战争纪念馆见到了洪秀柱主席。

苑举正:对,我今天见到她了,太有趣了。我不知道她来,她也不知道我来,当时我在纪念馆正仔细看“一二·九运动”的介绍,感觉有人推我,我说“我在看呢”,洪主席说“我指了你好几遍,你都不理我”。我跟柱柱姐很熟,就高喊着抱住她了。我们在台湾各忙各的,很少见面,非常高兴居然在这种情况下见到。

环球时报:您是在什么情况下来京出席九三阅兵活动的,感受如何?

苑举正:这个问题非常有趣,我的情况很特殊。九三阅兵典礼是极其重要的事情,我最初并没有得到任何直接通知,而是有同乡间接问我有没有兴趣。事实上,我8月31日来北京时,还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百分百受邀,但直觉上认为会被邀请,因为我对祖国充满信心,自信一定会被邀请。

环球时报:出席阅兵活动,对您具有怎样的意义?

苑举正:意义太大了。九三阅兵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一系列纪念活动最受瞩目的一场,这是第一层意义。其次,目前世界局势这么乱,当看到中国领导人在阅兵时的气势,让人感觉确实是可以稳定整个世界格局。最后,我也想把握机会看看大陆非常领先的军事科技、新式装备,以及“明显能够震慑住想要欺负我们的人的威武阵容”。我觉得,九三阅兵一方面是要促进世界和平,另一方面也是要震慑所有对我们有不轨图谋的国家或地区。

环球时报:这些天您主要通过哪些渠道了解九三阅兵?您最期待在阅兵上看到什么?

苑举正:我不是军事专家,也不是军迷,但当过两年兵。这次九三阅兵,我蛮期待看到仪仗队以及新式装备,尤其是空中分列式以及陆上踢正步。我期待看到的内容,跟个小孩差不多。我是一个教书的,不管从哪种角度讲,就是希望看到祖国军威壮盛、日益发达,这是我最期待的部分。

环球时报:民进党当局一直禁止台湾人出席九三阅兵活动。您出席活动的底气和勇气来自哪里?

苑举正:一到祖国大陆,就有人跟我讲“欢迎回家”,我非常感动,表明我做的是一件很对的事。十多年前,我就在台湾公开说自己是“红统”,“红”强调的是社会平等、共同富裕,“统”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不是为台湾人好吗?有什么好阻挠的?都阻隔了,台湾人不是早完蛋了。

a548b4a27bff261a69caf8b4da5346c3u5

台湾大学教授苑举正2日接受本报专访。 胡飞廉 摄

我的底气就是相信我来了以后会被邀请。今天上午有人问我为什么敢来,我回答说,我做一件对的事情为什么有敢不敢的问题呢。

“大罢免大失败对民进党影响太深远了”

环球时报:“大罢免”大失败之后,您是否感到岛内目前的政治氛围发生了变化?

苑举正:“大罢免”大失败对于民进党的影响太深远了,正在发生的变化有三方面。一是没有年轻人敢公开承认自己是民进党党员,大概两三年前民进党还在喊什么“天然独”。现在基本没有了,大家都觉得作为民进党人是件很丢脸的事情,这是第一个改变,很明显。第二点,我觉得台湾蛮悲哀的,赖清德一年多来啥事不干,就搞了个“大罢免”。任何人听了都会觉得莫名其妙,他民意支持率下滑是很自然的事情。民进党江河日下、倒行逆施的结果必然是面对很大的挑战。第三点,我觉得现在是台湾的在野力量能够打动人心的好时机。民进党搞成这个样子,任何人都会觉得有点荒唐。

环球时报:您希望通过这次出席九三阅兵活动向岛内民众传达什么样的精神?

苑举正:我希望通过自己观赏九三阅兵的举动,传达四点目标。一是九三阅兵所展示的装备极其精良,人员雄赳赳气昂昂。同时大陆给你和平的机会,面对这样的情况,你还会选择战争吗?我希望告诉台湾人,我们要选择和平。

二是我觉得大陆拥有这样的装备和实力,绝对不是针对台湾,甚至不是针对世界任何一个地区,而是为了针对世界上有狼子野心、想要欺负我们、侵略我们的国家和地区。中国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中国不开第一枪,但你要试试的话,就极有可能被消灭掉。

三是如果没有坚强的实力作为后盾,光讲公理正义有啥用呢?九三阅兵就是告诉你,有人会以实力来支持联合国主张的各项公理正义。

四是我要告诉台湾同胞,其实我们应该为大陆的军事进步而感到高兴。大陆和台湾同属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强调和平、以和为贵,面对强大且以和为贵的文化,大家都应该高兴才对。有这个实力又要维持和平,才有可能真的维持和平。

环球时报:您父亲曾参与抗战,能否讲一下这段经历?

苑举正:我父亲在1939年8月初参加了山东省鲁西南汶上县以及宁阳县联合组成的游击部队。我父亲是宁阳人,但他是汶上县代理县长。那时候八路军115师要绕到日军驻扎地的后面,想通过游击队帮助引导上山,对日军展开奇袭。我父亲派了一个小队,带领115师的弟兄们绕过山上的一条小路,最终取得了“梁山歼灭战”的胜利,共击毙日寇300余人。我父亲称之为“梁山大捷”。

在台湾,我父亲一度不太敢讲,但后来他把这段历史写出来。我现在跟我弟弟和儿子正在一起收集资料,希望能够做得完整一点。

“我们都觉得根在祖国”

环球时报:您小的时候,父亲是如何跟您描述家乡的?

苑举正:我妈妈也是山东人,家里来往的都是山东人。我们讲山东话、吃面食,生活当中一切都是以山东文化为主。当时在台北,大陆来的人有将近200万,大概有17%-18%都是我们山东人,彼此之间往来非常频繁。我父母来台湾后一直很想回家。直到现在我都可以清楚讲出老家的地址,以及应该如何坐车,我弟弟也是这样。我们都觉得根在祖国。

环球时报:多年前您第一次回到山东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苑举正:当然很震撼。有句话叫“近乡情怯”,我生在台湾、长在台湾,一直不知道自己平常和父母讲的话是山东话。所以我当时非常激动,也发觉我们这个姓很少,但在老家碰到一大堆姓苑的,很惊讶。他们蛮喜欢我,我也很喜欢他们。

环球时报:这些年多次往返两岸,您觉得大陆发生了哪些令您印象深刻的变化?

苑举正:(大陆的变化)惊天动地。我第一次来大陆的时候是1989年,带着父亲一起回老家探亲,当时大陆还有些落后。从2012年开始,我常来大陆,感觉大陆像个“大工地”,城市建设、交通网建设如高铁、河运、海运都很发达。再有就是各式各样的科技产品,真的非常厉害。

环球时报: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您如何理解台湾光复和祖国抗战的关系?

苑举正:台湾1895年被割让给日本。大陆有14年抗战,台湾的抗日更为长久。讲良心话,还好有祖国,叫大家记清楚这段历史。

不管台湾人怎么想,事实就是事实,台湾的命运跟祖国的命运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如果不做祖国的一部分,台湾必将倒霉、覆灭。(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