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网视加德满都9月3日讯 马尔代夫总统穆罕默德·穆伊兹在库鲁杜夫希岛宣布,自11月1日起将重新批准捕捞深海尖尾鲨,此举旨在恢复当地渔业经济,但引发全球环保组织强烈批评。
当地时间8月26日,马尔代夫总统穆罕默德·穆伊兹在北部岛屿库鲁杜夫希与民众举行会谈时宣布,将重新批准捕捞深海尖尾鲨。这一决定标志着马尔代夫改变了实施了数十年的鲨鱼保护政策。
穆伊兹总统表示:“海尖尾鲨渔业将在11月重新开放,这将在一个全面的管理计划下进行。”他将鲨鱼渔业描述为“重要的收入来源”,并呼吁当地民众为此做好准备。
历史渊源与经济诉求
马尔代夫由1192个小型珊瑚岛屿组成,分布在赤道上约800公里范围内。鲨鱼曾经是该国仅次于金枪鱼的重要渔获物,而金枪鱼仍然是这个约50万人口国家的主要出口收入来源。
库鲁杜夫希岛曾是鲨鱼渔业中心,该行业曾为岛上四分之三的家庭提供生计。当地渔民对解除禁令表示支持,这主要源于2010年全面禁令后,替代产业发展不足。
马尔代夫在1998年实施了严格限制后,于2010年3月完全禁止鲨鱼捕捞。当时媒体报道称,当局实施禁令是因为来自潜水旅游的收入超过了鲨鱼油的收益。
深海尖尾鲨因其肝脏富含角鲨烯而成为传统捕捞目标,这是一种具有较高市场价值的原料,主要用于化妆品和制药工业。
环境保护与全球反响
英国鲨鱼和海洋保护组织“鲨鱼守护者”对这一政策转变表示震惊。该组织代表告诉法新社:“这一举动令人深感不安,不仅破坏了马尔代夫作为全球鲨鱼保护区的声誉,而且可能危及该国依赖旅游业的经济的长期健康。”
2010年的鲨鱼捕捞禁令使马尔代夫水域成为全球仅有的17个鲨鱼保护区之一。环保组织警告,重启捕捞会破坏数十年的保护成果,威胁海洋生态平衡。
深海尖尾鲨虽相对常见,但因其生长缓慢、繁殖率低(雌鲨约12岁性成熟,每次妊娠仅产一仔,妊娠期两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极易受过度捕捞影响。
经济权衡与现实挑战
马尔代夫人并不消费鲨鱼肉,但在旅游业成为该国外汇主要来源之前,他们曾出口鲨鱼肝油。
旅游业,尤其是潜水业,严重依赖健康的鲨鱼种群。一项2012年的研究显示,鲨鱼潜水曾带来巨额经济收益(直接收入1440万美元,相关企业价值5140万美元)。
环保人士认为,活体鲨鱼通过生态旅游产生的经济价值远高于捕捞价值。他们担心短期经济利益会损害马尔代夫作为豪华度假目的地和印度洋顶级潜水点的声誉。
重启捕捞作业面临实际操作难题,特别是延绳钓方式在2019年曾因不规范操作被暂停。此外,鲨鱼产品销售可能与马尔代夫的国际条约义务冲突。
政策回顾与未来展望
这并非马尔代夫政府首次尝试解除禁令。2021年和2024年均有类似动议,但均因强烈的国内外反对声浪而搁置。
穆伊兹总统于2023年底上台执政,他曾承诺通过雄心勃勃的填海造地和建造更高岛屿来抵御海浪。环保组织警告这些政策甚至可能加剧洪水风险。
这个低地国家也处于应对海平面上升努力的前沿,并且长期直言不讳地倡导减少全球变暖和应对气候变化。
此次解禁政策最终能否落实,以及其管理计划的具体细节和后续影响,仍有待观察。总统办公室表示将在全面管理计划下重新开放渔业,但具体管理措施尚未公开。
马尔代夫政府这一决定将在11月面临实际考验。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讨论将深海尖尾鲨列入限制物种名录,这可能导致马尔代夫面临国际压力。
鲨鱼旅游业曾是马尔代夫的重要收入来源,如今总统穆伊兹重新开放鲨鱼捕捞的决定,正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利益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