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马尔代夫从偏远渔村转变为世界级奢华度假天堂的四位先驱者之一——穆罕默德·乌马尔·"MU"·马尼库于8月31日在新加坡接受治疗期间逝世,享年78岁。马尼库与"Kerafa"艾哈迈德·纳西姆、"Champa"侯赛因·阿菲夫以及意大利旅行商乔治·科尔宾共同开创了重塑国家命运的旅游业。
被誉为"天堂建造者"的他,是推动这个国家从最初仅有30间客房的简易度假村发展到国际连锁高端酒店半个世纪历程中每一个里程碑的巨擘。马尼库1946年出生,曾在斯里兰卡求学,并于巴基斯坦完成高等教育后返回马尔代夫。当1972年2月科尔宾带着首批游客抵达时,这个国家没有银行、没有机场(仅胡鲁勒岛有一条简易跑道)、没有电话系统,民众依靠与科伦坡之间的业余无线电和摩斯电码进行通讯。
时任农业官员的马尼库每天下午1点半完成公务后,便前往马累附近的椰子种植岛维哈马纳富希。这群年轻人倾尽资源,在联合国以缺乏基础设施为由认定旅游业不可行的情况下,毅然用珊瑚石墙和椰树叶屋顶建起该国第一家度假村。库鲁姆巴 Village于1972年10月开业。"我亲自下厨,多年间每天都在酒吧工作。我们事事亲力亲为,从未想过依赖他人,"马尼库后来回忆道。除烹饪外,他还兼任园丁和客房服务员。"我们对旅游业一无所知,是游客帮助我们在这里建立产业。我们倾听需求并满足他们。"
1987年成为转折点,马尼库主导将库鲁姆巴升级为世界级奢华酒店,推动马尔代夫从经济型目的地转向定义品牌的高端市场。他在1980年代的战略决策——引进德国康德尔航空公司直飞马累机场,使国家摆脱经停斯里兰卡的依赖,被他称为"马尔代夫真正成为独立目的地之日"。
作为环球企业超过五十年的掌舵人,马尼库被评论界称为马尔代夫"旅游寡头"之一,这个小众度假村巨头群体对政府的影响力曾被视作过大。随着他的企业发展到运营八家酒店,并与喜达屋、W酒店、Per Aquum等知名品牌建立合作,马尼库将自己视为这个从零起步产业的国家利益守护者。他的民族主义立场在2010年反对将首都机场 privatisation 予印度GMR集团时尤为明显。尽管欢迎国际酒店运营商,但他坚持机场作为关键国家基础设施应由马尔代夫自主控制:"我们马尔代夫人有能力自行开发",并警告让渡年潜在价值1亿美元的资产是愚蠢决策。
马尼库在业界享有独特威望。作为马尔代夫旅游行业协会创始主席(连续任职逾30年直至逝世),他被誉为推动"一岛一度假村"概念的关键人物,保护产业免受短视政治决策影响,并引领行业渡过全球危机、自然灾害和经济动荡。
除了旅游业,马尼库在1971至1990年间近二十年投身公共服务,历任农业部多个职务、马尔代夫货币管理局董事、岛屿航空服务公司主席,并于2013年至2024年1月担任马尔代夫机场公司主席。他还是马尔代夫国家工商会的创始成员暨主席。
历届政府均认可其贡献:1982年获国家表彰奖,2002年获国家荣誉奖,2011年被授予穆雷格王朝尊贵统治勋章,2022年旅游业五十周年庆典上更荣获总统旅游金质奖章。
马尼库极少接受媒体采访并远离党派政治,但2018年与阿菲夫在电视论坛上公开支持前总统亚明经济政策的行为引发强烈批评,被视为权力集中的象征。而在支持者眼中,他始终是守护国家利益、"让马尔代夫走向世界"的远见卓识者。环球企业在悼词中称:"他是数十年变革中稳健的引领者,众人的导师,其遗产远非时间或空间所能局限。"
他的慈善事业广受认可:据亲友透露,他资助了众多现职医生的医学教育,环球企业宣称培养的医疗专业人员数量冠绝国内私营机构,资助领域还延伸至多学科教育。伊斯兰部长穆罕默德·沙希姆透露,赴新加坡治疗前马尼库还致信提议在胡鲁马累修建清真寺:"他最后的梦想是建造一座清真寺",并确认土地已为其最终愿望划拨。
"旅游业并非总是玫瑰温床,"马尼库曾坦言,"但我们已证明,凭借智慧与奉献,总能持续前行。"
逝者遗孀、两名子女及孙辈在世。
穆罕默德·乌马尔·马尼库以白手起家的创业精神,参与铸就了充满成就与矛盾的现代马尔代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