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网视(尼泊尔)
《上甘岭》1956年公映后感动无数观众,志愿军战士英雄壮举银幕长存
责任编辑:南亚网视 刘美玉
发布时间:2023-08-19 14:05

u=220380539,4222316683&fm=253&fmt=auto&app=138&f=JPEG.webp

南亚网视加德满都8月19日讯 据北京日报报道,“连长,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在1956年12月公映的电影《上甘岭》结尾,面对着冲锋时刻的迫近,战士杨德才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随后他带领两名战士拿着爆破筒,义无反顾地向敌人的碉堡冲去。在第一次爆破筒被敌人推出来后,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上前堵住了敌人的枪口。随着一声巨响,障碍终于被扫清了……电影《上甘岭》将志愿军战士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永远定格在了观众心中。影片时至今日依然保持着巨大的影响力,并被不断改编成各种舞台作品。

作品简介

《上甘岭》由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56年出品,是新中国第一部抗美援朝题材电影,也是中国影史上的经典之作。该片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24天,与敌人浴血奋战的故事。电影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反映了志愿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主题歌《我的祖国》传唱至今。

首部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电影

“黄继光牺牲时只有21岁,而我拍这部电影时恰好也是21岁。”片中杨德才的扮演者、电影表演艺术家张亮今年已经88岁高龄,回忆起往事他依然心潮澎湃,眼含泪光。目前,他和老伴牛欣住在回龙观,牛欣曾是一名志愿军文工团女战士,1951年才13岁就入朝,1956年回国。

《上甘岭》是中国影史上首部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电影。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惨烈的战斗之一。“‘上甘岭’的名字是后来取的,那里一开始就是朝鲜中部五圣山南麓海拔597.9米和537.3米两个无名高地,方圆约3.7平方公里。山下有一个下甘村,战斗结束后为了方便纪念就取名为‘上甘岭’。”张亮如数家珍地告诉记者。

1952年10月14日,在这个弹丸之地,“联合国军”调集了6万正规军,使用300余门大炮,出动3000多架次飞机,向上甘岭阵地发起进攻。在如此严酷的条件下,志愿军战士坚守上甘岭阵地43天,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用钢铁般的意志和对祖国的无限炽爱,顽强地把敌人阻击在后面,为志愿军大部队赢得了备战时间,最终取得了大反攻的胜利。

1952年,毛泽东同志得知上甘岭战役的惨烈战况后,指示有关部门要将志愿军将士的先进事迹拍成电影,在全国范围广泛宣传。长春电影制片厂很快组成了创作班子,由沙蒙、林杉任导演,林杉、曹欣、沙蒙、肖矛担任剧本创作。

以小见大展现志愿军英雄主义

林杉女儿李梅回忆,1953年10月,父亲以电影工作者代表的身份随贺龙率领的第三届慰问团到达朝鲜。在纪念志愿军出国作战三周年的展览上,林杉看到了上甘岭战役的沙盘,一个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战士用亲身经历讲解着战士们如何在坑道里坚守20多天,如何与敌人的轰炸机、火焰喷射器、毒气弹周旋,如何与干渴和饥饿作斗争……林杉被深深感动了,决心要把这些故事搬上大银幕。

期间,林杉认识了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第15军某7连连长张计发,他也成了电影中连长“张忠发”的原型。影片中被观众熟知的“战士们接力传递吃一个苹果”的故事,就是从张计发那里得来的真实故事。拍摄前,沙蒙率摄制组前往朝鲜对上甘岭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并采访了一百多位当年参加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战士,记录的材料达数十万字。一开始他想“全景式”展现战役的过程,但是发现这样缺少细节不能打动人,后来沙蒙决定将故事浓缩在“一条坑道和一个连队”上,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展现志愿军将士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

林杉完成初稿后,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有一次,他看到一篇关于志愿军女战士王清珍在上甘岭战役中的报道,激发了灵感,于是便在剧本中加入了“王兰”这个女护士形象,“王兰”也成为片中最重要的情感纽带。

1955年初夏,他们完成了该片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取名为《24天》,讲的是某部八连在上甘岭战役中坚守阵地24天的故事,后来才改名为《上甘岭》。为了让影片尽可能地贴近真实,剧组邀请了抗美援朝战斗英雄、特等功获得者赵毛臣担任军事顾问。

动人细节源于战地真实故事

《上甘岭》在朝鲜和国内拍摄完成。张亮回忆,当年在朝鲜拍摄时,很多志愿军战士都参加了拍摄,尤其是满山遍野冲锋的画面,绝大多数都是真实的战士。演美军的也有志愿军战士,他们贴上“大鼻子”道具,因为天气炎热,很多战士拍完后鼻子上都起了泡。经典的坑道戏,则是在长春郊区搭景拍摄的。拍杨德才炸碉堡时,已经是11月份,长春天气非常冷。“只要手上稍微有点水,就会粘在冲锋枪上。”

片中战士们在坑道里“抓松鼠”的画面,让很多观众记忆深刻。原来剧本中一开始设计的是战士们“抓麻雀”,但当时的朝鲜,战争刚过,麻雀的家园被破坏,非常难找,倒是很多松鼠在拍戏现场跑来跑去。恰在此时,沙蒙的好友、编剧海默来到了现场探班,他对沙蒙说,既然这里有不少松鼠,为什么不把麻雀换成松鼠呢?于是就有了战士们抓松鼠的戏。这场戏,对调节整场戏的情绪和节奏,表现志愿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起了很好的渲染作用。

《上甘岭》中有这样一个镜头:身受重伤的指导员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微弱的声音对女卫生员王兰说:“小王,请再给我唱唱《我的祖国》吧!”在王兰和战士们深情的歌声中,指导员带着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离开了战友们。类似的事情就发生在张亮的爱人牛欣身上。“有一次她帮助护士登记伤员,突然一个年轻的伤员用手抓住了她,因为很使劲,她差点叫起来。抬头一看,她发现伤员满头都是汗珠子,这时护士跑过来靠近他嘴边听他说话,得知战士希望我爱人能够给他唱《志愿军慰问曲》这首歌,以前她下阵地送红旗的时候唱过几次。她答应了,但刚唱了几句,战士的手就松开了,他已经停止了呼吸,但她依然流着泪继续唱着……”张亮激动地告诉记者,“《上甘岭》真正做到了‘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所以才能这样感人肺腑。”

1957年,《上甘岭》在上海一个能容纳3万人的文化广场上放映,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师长崔建功和张亮应邀出席做报告。放映期间,两人在银幕后面“开了个小会”。崔建功告诉他,在上甘岭战斗中,光是像黄继光这样为了炸碉堡而牺牲的战士,“我记得有姓名的就有50多人,所有战士都是自愿报名的。黄继光的牺牲,免去了我军重大伤亡。”

《上甘岭》的巨大成功,也开启了新中国拍摄战争电影的热潮。从1956年至1978年,涌现出了《长空比翼》《友谊》《奇袭》《三八线上》《英雄坦克手》《英雄儿女》《碧海红波》《激战无名川》《飞虎》等一批优秀的战争电影。

“现在电影《上甘岭》的主创中,还活着的只有我和在片中扮演步行机员的张健佑了,前两天我们刚通了电话。”张亮感慨道。在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之际,张亮的内心依然涌动着对那些牺牲了的战士们的崇敬之情,“这些战士中,有些年纪都只有十七八岁。那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为了保卫我们的祖国,那么多同志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祖国和人民。这种大无畏的英雄精神,值得后人永远铭记!”(完)

(责任编辑:刘美玉 审核:罗蒙山)

南亚网视舞台音响灯光宣传片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