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南亚网视(尼泊尔)
中国援尼医疗队蓝毗尼义诊:跨国界的公益暖流
责任编辑:南亚网络电视
发布时间:2025-10-13 11:23

 

微信图片_2025-10-12_095411_630

南亚网视蓝毗尼 10 月 13 日讯   12 日,在尼泊尔蓝毗尼这片神圣的土地上,第 16 批中国援尼医疗队再次于蓝毗尼中华寺开启义诊之旅。与去年不同的是,此次义诊的温暖关怀如涟漪般扩散,延伸至韩国寺、泰国寺等多国驻蓝毗尼的僧侣群体,显著拓展了公益服务的国际覆盖范围。

微信图片_2025-10-12_095531_555

清晨,当蓝毗尼的第一缕晨光悄然漫上中华寺的檐角,寺院西侧的回廊下已迅速搭建起简易却有序的诊台。身着白大褂的医疗队成员与身着各色僧袍的僧侣们,在这方空间里有序互动,构成了一幅充满温情与和谐的画面。相较于去年,今年的义诊现场多了几分从容与热闹,来自不同国家寺院的僧侣们怀着期待而来,即便语言不通,医生们亲切颔首的微笑,已然搭建起一座无形的沟通桥梁。

微信图片_2025-10-12_095218_675

在测血糖的桌前,杨向丹护士长动作轻柔而娴熟。她小心翼翼地为一位泰国僧侣消毒指尖,待仪器数值跳出,身旁中华寺的僧人立刻轻声将结果转译:“数值很正常,日常饮食保持就好。” 何锟主任专注于血压测量,他仔细调整袖带的位置与松紧,为确保数据准确,进行两次测量。对于血压异常的僧众,他耐心给出专业的健康指导,言语间满是关切。

微信图片_2025-10-12_095516_863

泌尿外科诊位前,王哲主任正悉心接待一位韩国僧侣。他先细致询问对方的日常起居与不适症状,随后用清晰的示意图耐心讲解注意事项,并反复叮嘱:“有疑问可随时让寺院工作人员联系我们。” 耳鼻喉科王荣国主任手持检内窥镜,为中华寺的僧侣检查。他先温和示意对方侧头,然后动作轻柔地将检耳镜靠近耳部,同时轻声安抚:“可能会有轻微触碰,不用紧张。” 检查完毕后,他认真解释道:“耳道很干净,日常注意避免污水进入即可。”

微信图片_2025-10-12_095454_713

口腔诊位前,项海东主任引导一位泰国僧侣坐下,一边仔细观察口腔情况,一边用简单的英语单词搭配手势,告知对方:“牙齿状况不错,建议饭后多漱口。” 说着,他还特意拿出牙线,亲自示范正确使用方法。心电图诊位旁,王秀民主任和邓丽霞主任密切配合,熟练地连接仪器。仪器启动时发出轻微蜂鸣,二人紧盯屏幕上跳动的波形,时不时关切询问:“是否有胸闷或其他异常情况?” 待图纸打印出来,王秀民主任指着曲线,用温和而笃定的语气向僧众解释:“心率平稳,心脏功能良好。” 不远处的中医诊位,贾松涛主任为韩国僧侣诊脉后,取过纸笔,一边用中文写下 “起居有常”,一边让助手标注英文释义,最后还补充一句简单的韩语 “安康”,对方双手合十,眼中满是真诚的谢意。

微信图片_2025-10-12_095247_148

彩超仪的屏幕前,张涛主任指着图像向僧众详细讲解,中国僧人适时用英语复述关键信息,泰国、韩国的僧侣们则凑在一旁静静聆听,不时点头示意。不知不觉,日头渐渐偏西,登记册上整整齐齐记录着 50 个名字,不同国籍的字迹旁,都画着代表 “诊疗完毕” 的小圈。

微信图片_2025-10-12_095511_393

在收拾诊具时,几位外国僧侣特意折返。没有过多繁复的寒暄,唯有一声声诚挚的 “感恩” 与虔诚的合十礼。微风轻轻掠过回廊,空气中混着淡淡的草药香与僧袍的布料摩擦声。这场跨越国界的义诊,虽未刻意强调 “国际” 二字,却在每一个耐心的转译、每一次温和的问询中,将诚恳的关怀悄然融入蓝毗尼的午后时光。

微信图片_2025-10-12_095320_315

此次义诊,医疗队开设了心电图、彩超、血压血糖检测等基础检查项目,同时提供耳鼻喉、口腔诊疗及中医特色服务,累计为 50 名中外僧侣提供了专业医疗帮助。这不仅为各国僧侣送去了健康关怀,更是以实实在在的跨文化公益实践,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医疗援助的国际影响力与深厚的人文温度。中国援外医疗精神,正以专业为舟,以善意为楫,跨越语言与国界的障碍,将健康的温暖传递到世界每一个需要的角落,让医者仁心成为无远弗届的共通语言。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