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网视加德满都10月13日讯 孟加拉商界人士表示,孟加拉国未能打入价值3万亿美元的全球清真产品市场,出口额仍低于10亿美元,主要原因是缺乏适当的生态系统和颁发认证的独立机构。
预计到2034年,这个快速发展的行业规模将达到9.45万亿美元。然而,他们补充道,孟加拉国主要农产品的出口额仅限于8.5亿美元左右。
达卡工商会(DCCI)高级副总裁拉孜·H·乔杜里表示,除了穆斯林消费者之外,许多非穆斯林国家现在也对清真产品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因为它们质量上乘且生产过程卫生。
他补充说,鉴于目前全球清真市场的扩张速度,孟加拉国有很大机会进入这一领域。
他说:“孟加拉国是世界第四大穆斯林国家,拥有丰富的农业、畜牧业和渔业资源,潜力巨大。”
然而,乔杜里表示失望的是,目前全球大部分清真产品都是由非穆斯林国家生产的。
他补充道:“孟加拉国的成衣行业已经在全球舞台上展现了其实力。现在,是时候将清真产业发展成为我们经济的新动力了。”
他说,尽管潜力巨大,但孟加拉国在发展清真产业方面仍面临一些结构性和体制性挑战,包括对清真标准的认识不足、缺乏现代化的实验室和技术以及熟练劳动力的短缺。
乔杜里建议实施自动化认证系统,建立先进的实验室设施,并加强可追溯性和物流支持,以克服这些障碍。
他还强调需要成立一个“清真认证委员会”,由国营孟加拉国标准与测试机构(BSTI)和孟加拉国伊斯兰基金会(BIF)的代表组成,以确保当地证书得到全球认可。
此外,他说,孟加拉国必须严格遵守伊斯兰国家标准与计量局(SMIIC)的指导方针,并采取强有力的外交和商业举措,在国际上推广其清真产品。
国际商业农业与技术大学助理教授莫米努尔·伊斯兰在一次演讲中指出,BIF和BSTI都颁发清真证书,这常常导致程序复杂。
他补充说,该行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包括缺乏现代化设备、熟练的人力资源和供应链系统;国家品牌薄弱;中小企业参与有限;以及缺乏统一的清真政策。
帕拉贡集团(Paragon Group)出口助理经理阿布勒·卡拉玛·伊斯兰(Md Abul Kalam Azad)强调需要建立数字化、基于技术的清真认证体系和合规审计,以确保产品质量。
孟加拉肉类公司供应链和出口主管(AGM)赛亚杜尔·哈克·布伊扬(Sayadul Haq Bhuiyan)强调了增值和使用区块链技术追踪动物生命周期数据的重要性。
他还强调,孟加拉国的清真认证机构必须达到国际认证标准。
孟加拉国伊斯兰基金会(BIF)副主任阿布·萨利赫·帕特瓦里(Abu Saleh Patwary)提到,目前没有任何政府实体有能力独立颁发清真证书,需要多个机构协调这一过程。
他还强调加强政府对清真产品质量保证的监控。
出口促进局局长巴比·拉妮·卡尔马卡尔(Baby Rani Karmakar)强调,全球清真市场每年增长约12%,但孟加拉国仍然落后。
她呼吁共同努力,提高孟加拉国在全球清真产业的市场份额。
孟加拉国投资发展局国际投资促进局局长阿里富·霍克(Alif Hossain)表示,孟加拉国脱离最不发达国家地位后,其清真产业可以在出口多元化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说,政府正在认真考虑为清真产业建立专门的经济区。
孟加拉国认证委员会总干事阿米努尔·伊斯兰(Aminul Islam)表示,孟加拉国在全球清真市场参与度方面落后,协调一致的努力可以帮助释放该行业的全部潜力。
达卡工商会(DCCI)高级副总裁拉孜·H·乔杜里(Razi H. Chowdhury)表示,许多非穆斯林国家现在对清真产品的兴趣日益浓厚,因为它们质量上乘,生产过程卫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