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南亚网视(尼泊尔)
社评:“成就邻居就是帮助自己”带来的启示
责任编辑:南亚网视
发布时间:2025-11-04 13:14

 

Weixin Image_20251103211317

11月1日,在庆州同韩国总统李在明举行会谈时,习近平主席指出:“成就邻居就是帮助自己。”这一简洁而深刻的话语,不仅揭示了中韩关系的合作逻辑,也蕴含着构建亚太共同体的东方智慧。它既是对过去30多年中韩关系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地区和平与繁荣方向的指引。

“成就邻居”并非抽象的外交辞令,而是根植于中韩地缘、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现实洞察。中韩两国地理相近、文化相通、经济互嵌,是典型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回顾过去30多年,中韩关系的发展史本身就是“相互成就”的历史。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韩国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大量进入中国,成为中国制造业崛起的重要助力。与此同时,中国广阔的市场与劳动力资源,也为韩国经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成长空间。可以说,中国从韩国的发展中获得经验与助力,韩国则从中国的腾飞中获得新一轮经济跃升。由此,中韩的贸易额从建交初期的50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3200多亿美元。中国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韩国也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这一事实说明,邻国之间最好的相处模式,就是“相互成就”。

近些年来,韩国国内出现了一些焦虑情绪。一些韩国人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产业技术的进步产生了警惕乃至畏惧心理。再加上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压力和影响,这些韩国人开始夸大中韩之间的竞争性,而忽视中国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新合作机遇。实际上,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生物制药、绿色产业、银发经济等,无一不是可以深挖的双边新兴合作领域。此次中韩元首会谈中,双方还达成了加快推动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第二阶段谈判的共识,这也将为未来两国合作拓展新空间。

事实上,中韩不仅是经济伙伴,也同样受到东北亚安全形势的密切影响。维护半岛稳定、供应链安全,以及气候治理、网络安全、打击电信诈骗等领域,都需要两国携手合作。中方一贯主张,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符合各方共同利益。从这一角度看,“成就邻居”不仅是经济层面的利益共生,也包含安全层面的风险共担。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邻国之间的信任越牢,地区和平的基石就越稳固。中国与韩国的合作,是对地缘竞争逻辑的一种超越。当前全球局势动荡,地缘政治博弈加剧,某些国家试图通过“阵营化”“集团化”的叙事和行动,分裂亚洲、破坏地区合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成就邻居”理念是对这种冷战思维的有力回应。中国强调合作共赢、互尊互信,体现出一种包容性的区域秩序观。这种理念不仅符合中韩两国利益,也有助于促进整个亚太地区的长远稳定发展。

“成就邻居”的另一层含义是:要帮助邻居,就不能损害邻居。真正的邻里之道,在于既相互扶持,又避免损害彼此核心利益。国家之间的合作同样如此:应当相互尊重、彼此信任,而非相互猜疑,甚至沦为外部势力的制衡工具。

遗憾的是,近年来美国以“印太战略”为名,打着“同盟现代化”的旗号,试图拉拢韩国加入遏制中国的军事与经济联盟,将韩国推向对抗的前线。这种做法既不符合韩国的国家利益,也违背“成就邻居”的精神。中国从不干涉韩国内政,也从不做妨碍韩国发展的事;同样,韩国也应避免参与任何损害中国安全与发展利益的行动。若韩国为获取自身利益而迎合华盛顿鹰派的战略意图,进而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替他们卖力,那无疑是对“邻国之道”的背离。这样的举动,不仅破坏两国互信,也会将韩国推入安全困境。

“成就邻居就是帮助自己”的理念,为发展新时代中韩关系指明了方向,也为亚太秩序重塑提供了思想引领。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抬头的当下,中韩两国都需要一个稳定、可预期的外部环境。好邻居,金不换。对韩国而言,中国不是威胁,而是机遇;对中国而言,韩国并非对手,而是伙伴。两国都应为彼此的成功感到高兴,因为邻居成功了,自己也会更安全、更繁荣。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