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南亚网视(尼泊尔)
尼泊尔生育率持续走低,问题出在哪里?
责任编辑:南亚网视
作者:苏迪克沙·图拉达尔
发布时间:2025-07-19 19:24

 

南亚网视加德满都7月19日讯  近日,尼泊尔总理奥利在国家人口政策发布会上呼吁全国人民在20岁前结婚、30岁前生育三个孩子。

这是尼泊尔最高层首次正式意识到出生率急剧下降带来的问题。然而,奥利的言论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广泛讽刺,尤其遭到众多女性的批评。

Weixin Image_20250719042116

如今,大多数城市青年正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即使拥有大学文凭,许多人仍难以找到稳定工作,纷纷选择出国谋生。在这样的背景下,生育孩子成为一个复杂而艰难的决定,受到收入、个人自主权及家庭支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联合国人口基金上月发布的《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指出,全球生育率正大幅下降,目前全球平均为每名妇女2.25个孩子。报告还显示,约18%的育龄成年人称自己未能生育理想数量的孩子。

尼泊尔的总生育率在过去30年间从每名妇女5个孩子骤降至2.1个——这一“更替水平”意味着子女数量仅能替代其父母。然而,并非所有地区的生育率下降幅度相同:塔莱地区为2.20,西北山区为2.24,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影响生育率的因素可大致分为四类:健康问题、经济压力、对未来的不安,以及缺乏配偶的支持或配偶长期不在身边。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失业、住房成本上涨和养育成本是生育意愿受阻的主要原因。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只生一个或两个孩子。许多女性也决定推迟生育,”特里布万大学的卡玛拉·德维·拉米查内表示,“女性面临的机会成本比男性要高得多。”

国家人口政策也警示,如果生育率持续下降,不久的将来尼泊尔将跌破更替水平,迎来人口老龄化社会。

除了经济原因,文化因素也影响着女性生育意愿——她们常被期待承担全部育儿责任,甚至因此中断职业发展。随着核心家庭日益普遍,亲属支持日趋稀少,育儿负担进一步加重。

国际助产士联合会(ICM)的拉克希米·塔芒指出:“如今的女性受教育程度更高,注重事业发展和经济独立,她们因此更倾向于推迟婚育,更加重视身体健康和生殖权利。”

人口统计学家亚格亚·巴哈杜尔·卡尔基在会上表示,教育让女性有能力为自己的生育做出更明智的决定。他补充道:“虽然当前的生育率仍处于更替水平,但已对未来敲响警钟。”

数据显示,生育率与女性识字率成反比。在女性教育水平较低的马德西省和苏杜尔帕西姆省,童婚、性别歧视、月经棚和嫁妆等陋习仍然存在,生育率依旧偏高。

Weixin Image_20250719042123

此外,由于婴儿和儿童死亡率与女性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这些地区的家庭往往选择多生孩子以提高成活率。

而在城市中心,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拥有更多生殖健康选择,如避孕手段、不孕治疗及辅助生育技术,助力计划生育的实现。

人口专家约根德拉·古隆指出:“随着人们对生殖健康知识的提高和选择手段的增多,育龄夫妻在决定是否生育时更趋谨慎。”

移民潮也是生育率下降的重要因素。大量育龄年轻人外出务工,导致夫妻分离,从而影响生育。

“一旦他们离开家乡,即使教育程度不高,也会认识到养育孩子的成本之高,因此往往选择少生或不生,”古隆补充道。

研究还发现,长期在海湾国家和马来西亚等地务工的男性回国后,可能因高温作业及接触化学物质而导致健康问题,甚至不孕不育。

为了提升出生率,尼泊尔必须重新审视过去40年的计划生育策略。复杂的是,一些地区需要控制生育,而城市地区则应鼓励家庭多生育。

北欧国家的经验显示,实施家庭友好型政策(如弹性育儿假、经济激励和健康福利)有助于提升生育率。中国也在推行三孩政策,并通过减税、扩展托育服务和产假改革,鼓励生育。

“我们需要制定符合尼泊尔国情的生育与儿童保育政策,让计划生育的家庭不必因为经济等原因犹豫不决,”古隆强调。

塔芒补充说,提升生育率的关键在于采用性别转型策略,解决男女在育儿中的不平等问题。丈夫在抚养子女中应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提高出生率的目标不应只是“为了生育而生育”,而应是帮助青年在他们选择的时间和方式中实现理想的家庭生活。唯有尊重个体的权利与尊严,才能建立更加均衡与可持续的人口结构。

“要维持生育率,就必须改变传统性别角色,理解并尊重年轻一代的期望。”拉米查内总结道。(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