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南亚网视(尼泊尔)
中国空间站将迎小鼠“航天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锚定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的目标不动摇
责任编辑:南亚网视
发布时间:2025-10-31 12:03

 

南亚网视加德满都10月31日讯 据《环球时报》报道,10月30日上午,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张静波介绍称,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计划于31日23时44分发射,飞行乘组由张陆、武飞、张洪章组成,他们分别为航天驾驶员、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涵盖我国现役3种航天员类型。

e3eeec9d24d37e1d8077e4ce128d5c5fu5

此次乘组继续延续了“新老搭配”的传统,由张陆担任指令长,带领第三批航天员武飞和张洪章共同执行任务。张静波介绍称,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主要目的是:与神舟二十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工作,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进行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设施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开展科普教育和公益活动,以及进行空间搭载试验,持续发挥空间站综合应用效益。

按计划,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在轨期间将新开展27项科学与应用项目,主要针对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航天医学、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航天新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其中,乘员组将首次在轨实施国内啮齿类哺乳动物空间科学实验,选用两雌两雄4只小鼠,随飞船上行并进行在轨饲养,重点研究失重、密闭等空间条件对小鼠行为模式的影响;之后,随飞船返回地面,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探索小鼠多组织器官在空间环境的应激响应和适应性变化规律;还将在轨开展空间环境下遗传密码起源与手性的关系项目,探索氨基酸-核苷的不同手性组合之间的选择性规律,探讨分子手性和重力环境对生物分子同手性起源的影响。

此外,神舟二十一号还将上行面向空间应用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光学原位研究、空间站在轨智能算力平台试验等搭载项目,为后续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依据,为在轨应用进一步奠定基础。

在10月3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张静波还介绍了我国载人登月任务各项工作的准备情况。他表示,目前载人登月任务各项研制建设工作总体进展顺利,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着陆器、望宇登月服、探索载人月球车等飞行产品已完成初样阶段主要工作,科学研究与应用系统已完成飞行任务载荷方案设计工作,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等地面系统研制建设工作正加速推进。

“今年,我们已组织完成了长征十号运载火箭二级动力系统试车、系留点火试验,梦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试验,揽月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等,后续还将组织完成揽月着陆器集成测试,梦舟载人飞船热试验和最大动压逃逸试验,长征十号运载火箭低空飞行及技术验证飞行等试验。”张静波介绍称,“我们锚定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的目标不动摇。后续还有不少新技术需要验证,产品研制工作量大、质量要求高,飞行试验安排衔接紧密,进度紧张,各项工作面临风险挑战。”

在发布会上,张静波还透露了港澳航天员的训练情况以及外籍航天员的相关进展。张静波表示,两名港澳航天员入队后迅速融入航天员队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按计划完成了航天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体质、心理、航天环境适应性等多项基础训练,正在开展航天专业技术相关训练,其间还完成了沙漠生存、发射场紧急撤离等难度较大的训练科目,任务技能稳步提高,基础体能、抗压能力等身心素质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整体状态良好。

外籍航天员方面,在今年2月中巴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后,就正式启动了巴基斯坦航天员的选拔工作。与中国航天员选拔一样,这项工作也分为初选、复选、定选三个阶段。其中,初选工作正在巴基斯坦实施,复选和定选工作将在中国实施。目前已同步开展复选阶段准备工作,包括训练方案、教材教具以及训练期间的生活保障等。按计划,定选完成后,将有两名巴基斯坦航天员与中国航天员一起接受训练。根据我国空间站飞行任务中期规划和合作进展,将择机安排1名巴基斯坦航天员以载荷专家的身份执行短期飞行任务,飞行期间除了完成乘组的日常工作外,还将承担巴方科学试验等工作。(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