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网视加德满都5月13日讯 据《共和国报》报道,印度北部旁遮普邦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据阿姆利则警方通报,该市周边五个村庄发生假酒中毒事故,截至当地时间13日凌晨已造成14人死亡,6名重症患者在ICU抢救。
涉事假酒供应链相关7名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
旁遮普邦警察总署特别行动组负责人马尼德·辛格向媒体披露,涉案假酒通过乡村地下渠道流入距阿姆利则市约19公里的农村地区。
警方在接获首例中毒报告后3小时内,突击捣毁三个非法制售窝点,查获甲醇混合酒类制品逾2000升。目前案件已移交中央调查局特别犯罪调查处。
阿姆利则首席医疗官萨克希·索尼博士强调:"甲醇中毒存在72小时潜伏期,及时干预可将死亡率降低60%。"
法医实验室初步检测显示,涉案酒类甲醇浓度超标12倍(达4.5g/100ml)。刑事技术专家指出,地下酒坊为提升酒精度数,往往违规添加工业甲醇。目前国家食品标准局正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追溯有毒成分来源。
根据印度国家犯罪记录局数据,近五年该国累计登记假酒致死案件217起,造成1386人死亡,其中72%发生在北方邦、旁遮普邦等农业大省。
德里公共卫生研究院报告显示,农村低收入群体日均酒精消费支出仅15卢比(约合人民币1.3元),仅为正规酒类价格的1/20。
全印医学科学院毒理学家阿努拉格·米斯拉教授警告:"甲醇代谢产生的甲酸会破坏视神经和基底神经节,即便幸存者也常面临失明或运动障碍等后遗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