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网视加德满都7月21日讯 据《加德满都邮报》报道,尼泊尔与中国边境的重要交通路线——沙夫鲁贝西至拉苏瓦加迪路段——在因洪水中断13天后,于周日恢复轻型车辆的单向通行。有关部门表示,预计在德赛节前该路段将全面恢复通行。
7月8日,博特科西河洪水严重破坏了这条连接尼泊尔与中国边境的道路,约一公里的路段被冲毁,切断了沙夫鲁贝西至拉苏瓦加迪全长16公里道路的交通,特别是蒂穆雷至拉苏瓦加迪之间的区域。这一中断不仅影响了人员出行,还导致紧急物资运输与粮食供应陷入停滞。
道路监督与监测办公室主任舒巴拉吉·纽帕内表示,轻型车辆已于周日恢复通行。“我们原计划在周五前打通道路,但由于灵灵地区的山体滑坡,施工复杂,不得不在靠近博特科西河的一处悬崖下方50米处修建临时道路。”他说,“之前在山坡上凿出的便道也被洪水冲毁,我们被迫钻穿岩石,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这又耗费了两天时间。”
目前,重型车辆仍被禁止通行,纽帕内补充道,相关部门将开展详细评估,以制定下一阶段允许货运通行的计划。他表示:“我们希望在友谊大桥重新开放前完成主要的道路修复工程。”
友谊大桥是尼中之间的重要通道,也在7月8日的洪水中被冲毁。这条16公里长的路段原本正在接受中国的无偿援助升级改造,但由于施工进展缓慢,整体工程仍未完成。“预计全面修复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但我们设法提前部分恢复通行,”纽帕内表示。
目前,尼泊尔基础设施与交通部正与道路部商讨第二阶段的修复工作。纽帕内指出:“节日将至,我们急需通过这条线路从边境运输货物。目前尚未明确该道路由中方还是尼方负责建设,相关决定将很快作出。”
尼泊尔道路局局长比贾伊·贾希表示,沙夫鲁贝西至拉苏瓦加迪路段的建设合同于2019年在中国无偿援助框架下签署。他补充说:“由于新冠疫情,工程长期推迟。洪水过后,施工再次由中方负责。在16公里路段中,只有距沙夫鲁贝西约3公里和距蒂穆雷约4公里的路段幸存,其余9公里要么被冲毁,要么严重受损。”
随着道路局部恢复,当地的物资供应逐步恢复正常。戈桑昆达乡镇主席凯桑·努尔布·塔芒表示:“我们还有部分粮食储备,但如果道路再关闭一周,将会面临危机。”
洪水也导致拉苏瓦加迪海关关口业务暂停,跨境贸易陷入停滞。贾希表示,中方已承诺在两个月内修建一座临时贝雷桥,横跨被毁的友谊大桥;第二阶段的道路修复工程也计划同期完成。
上周四,尼泊尔基础设施与交通部长德文德拉·达哈尔会见了中国驻尼大使陈松,呼吁中方加快道路与友谊大桥的重建进度。
交通部秘书长凯沙夫·库马尔·夏尔马表示,中国方面已承诺在德赛节前完成临时桥的建设,并计划尽快启动永久桥的设计工作。他强调,道路和海关设施的及时修复对节日期间的贸易至关重要。
然而,洪水还破坏了拉苏瓦加迪至吉隆之间长达25公里的伦德河段公路,进一步冲击跨境贸易。友谊大桥垮塌前,每天约有100辆货车通过该关口进行运输,如今运输完全中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