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网视加德满都7月22日讯 21日,尼泊尔与中国在加德满都签署四项涉及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发展及能源合作的谅解备忘录(MoUs),标志着两国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
根据协议,中方将协助在奇特旺巴拉特布尔的B.P. 科伊拉腊肿瘤医院建设骨髓移植中心,并对位于加德满都的公务员医院扩建项目开展可行性研究。此外,双方还就开展人力资源发展合作达成一致,项目将惠及1200余名尼泊尔政府雇员。同时,双方也就拉苏瓦加蒂—吉隆跨境输电线路的建设启动可行性研究。
这些谅解备忘录是在尼泊尔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比什努·普拉萨德·鲍德尔与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署(CIDCA)署长陈晓东率团来访期间签署的。尼泊尔财政部表示,有关建设骨髓移植中心及扩建公务员医院的备忘录由尼方财政秘书甘夏姆·乌帕德亚与中方CIDCA署长代表双方签署。
在人力资源发展合作方面,双方达成的谅解备忘录将为1200多名尼泊尔政府官员提供参加中国主办的双边及多边研讨会的机会,助力提升尼方行政管理与治理能力。
同时,尼泊尔电力局执行董事希滕德拉·戴夫·沙卡与CIDCA署长共同签署了关于拉苏瓦加蒂—吉隆跨境输电线路可行性研究的会议纪要,为两国在能源互联互通方面的合作奠定基础。
中方还表示,将协助重建此前因洪水受损的拉苏瓦区基础设施。会谈中,陈晓东署长指出,中方将提供必要援助,并将努力简化相关通关程序,以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财政部长鲍德尔在会上表示,灾后重建是尼泊尔当前的优先事项之一,并对中方的积极态度与坚定承诺表示感谢。他强调:“拉苏瓦边境口岸不仅在进出口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也与国家财政收入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将加快重建进程。”
此次合作被视为中尼关系持续深化的重要体现,也为尼泊尔国家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