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南亚网视(尼泊尔)
德媒:德国曾是“世界药房”,如今换成中印
责任编辑:南亚网视
发布时间:2025-10-23 08:55

 

南亚网视加德满都10月23日讯 据《环球时报》报道,“德国曾经是世界的‘药房’,现在,‘世界药房’在中国或印度。”德新社21日报道称,受德国制药协会Pro Generika委托,德国经济研究所对56种官方认定的药物关键活性成分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等亚洲国家生产了大多数关键活性成分,包括制造止痛药、抗生素、糖尿病药物等的活性成分。

unnamed

调查结果显示,欧洲市场上68%的关键活性成分来自亚洲。其中,中国供应24%,印度供应37%。在抗生素领域,情况更加突出:全球47%的生产基地位于中国,27%在印度,欧洲仅占23%。德国药剂师联合会主席普赖斯由此发出感叹,中印在药物生产上的地位已超越德国。该调查的共同作者、德国经济研究所的基尔霍夫进一步解释说:“中国不再局限于仿制,其创新能力正在增强,尤其是在对制药行业至关重要的生物技术领域。”

Pro Generika称,尽管欧洲在生物制药等创新药物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中国正迎头赶上,稳步成为全球药物研发的创新驱动力。与此同时,该协会不忘强调“风险”,警告德国“必须确保其生产基地的安全,拓宽供应链,并促进创新”。Pro Generika主席安德烈亚斯·布尔克哈特在接受《南德意志报》采访时称:“有些关键药品,没有中国供应我们根本无法生产。”他宣称,德国已经陷入对中国的“巨大依赖”。

近年来,欧盟一直面临药物短缺的问题,德国联邦药品与医疗器械研究所已将约540种药物列入供应短缺名单。欧盟审计机构欧洲审计团今年9月发布报告指出,欧盟本身药品供应链“脆弱”、内部医药市场“碎片化”是药品短缺现象的根源。今年早些时候,欧盟委员会公布了旨在减少欧盟对中印等国家药物依赖的计划,但官员们表示,鉴于成本压力,这项任务非常艰巨。(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