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南亚网视(尼泊尔)
在亚马孙遭遇食人鱼
责任编辑:南亚网视 刘美玉
发布时间:2024-05-22 12:48

6527a09a1938f627c2b5f3f33fa9e361u5

亚马孙食人鱼

在很多人印象中,亚马孙雨林位于巴西境内,确实,大约60%的雨林面积位于这个国家。但亚马孙雨林横跨南美洲8个国家,除了巴西,在哥伦比亚、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委内瑞拉、苏里南和圭亚那都有机会见识到亚马孙雨林之美。其中,哥伦比亚10%的国土被亚马孙雨林覆盖,亚马孙河从该国边境流过,成为哥伦比亚与秘鲁和巴西两国的天然界河。《环球时报》记者此次深入哥伦比亚的亚马孙地区,不仅见识了亚马孙河的秘境之美,还和传说中恐怖的食人鱼来了次“亲密接触”,实在不虚此行。

长着锋利牙齿的鱼

波多那瑞诺位于哥伦比亚境内,是一个人口仅几百人的热带雨林村落,河的另一边就是秘鲁。记者以此为根据地,开启了亚马孙探险之旅。

抵达波多那瑞诺的当天,旅店老板维达尔就推荐去体验亚马孙河垂钓。早就听说亚马孙河里有很多其他地方不容易见到的鱼类,于是立即订了行程,整装待发。

吃过午饭,船夫奎多已经在河边码头等候,上船坐稳后,小船启动,在河面上划出几道长长的水波。小船渐渐驶入亚马孙河的支流河道,河面越变越窄,两岸茂密的雨林近在咫尺,蜿蜒的藤蔓伸向水中。在静谧的河道中,除了马达的轰隆声,就是各种虫鸣鸟叫。

行驶大约半小时,小船驶入一片开阔的湖面——本次垂钓的水域。奎多关闭引擎,将船停在湖中,突然周遭静得只剩风声和水声,还有水中鱼儿咕嘟咕嘟吐泡泡的声音。奎多从船里取出用鸡肉做的鱼饵切成小块,然后穿钩。准备好鱼饵后,奎多开始教记者如何钓鱼。他特意强调,把渔线抛向水中后,要在水里晃几下以便引起鱼的注意,当感觉有动静时迅速收线。奎多每次都能成功引鱼上钩,记者在旁边看得跃跃欲试。

奎多将鱼竿递到记者手中,很快手里就有渔线被拽的感觉,迅速抬杆,然而,鱼没上钩,鱼饵却不见了。就这样反复尝试,经过二三十次的失望快要放弃之际,突然一个猛拽让记者迅速收钩。一条有橘红色鱼鳍的漂亮小鱼在鱼钩上不断挣扎。当记者把它攥到手里开始取钩时,才发现它的嘴里长了上下两排锯齿形牙齿,下齿比上齿个头更大,也更突出更锋利,每颗呈三角状。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食人鱼?

“欺软怕硬”的鱼

钓上食人鱼,记者既兴奋又紧张,看到鱼口中尖利的牙齿后,迅速把它放回水中。奎多见我惊魂未定的样子,笑着说别怕,其实亚马孙流域里到处是这种“长着牙齿的鱼”,它们对人类的威胁其实很小,甚至有些“欺软怕硬”。

奎多一边钓鱼一边给记者科普:“食人鱼其实是一个大类,有几十种之多,当地人叫它‘长着牙齿的鱼’。它们主要以其他鱼类、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为食。食人鱼的外形相对较小,一般体长约10厘米至50厘米,身体呈椭圆形,侧扁、略带银灰色。它们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锋利的锯齿状牙齿和诡异的眼睛。”记者也了解到,食人鱼喜欢群体生活,通常集结在水流较缓的区域,等待猎物靠近。一旦发现猎物,就会迅速发动攻击,利用锋利的牙齿快速撕裂猎物的皮肤和肌肉,将其吞噬。至于“欺软怕硬”,是因为食人鱼喜欢攻击那些表面柔弱,尤其还带着外伤的水中动物,而对外壳坚硬、外表健康的生物避而远之,因此食人鱼有“水中清道夫”的绰号。它们在攻击猎物时,专挑那些容易受伤的部位下手,比如鱼鳍、尾巴和眼睛等。

尽管食人鱼以捕食其他动物为生,但它们对人类的威胁并不大。人类遭遇食人鱼攻击的情况比较罕见,只要不在食人鱼生活的水域带伤下水,也不要在水里清洗肉类,就不会因为散发“血腥味”招来食人鱼。

食人鱼也是餐桌美味

垂钓结束后,我们回到波多那瑞诺,旅店老板维达尔说,食人鱼不仅不可怕,还能变成一道美味。在亚马孙地区的饭店餐厅几乎都可以尝到鲜嫩的食人鱼。

当晚,在波多那瑞诺的一家风味餐厅,记者品尝了这道食人鱼大餐。当食人鱼被端上来时,那张满是锯齿状牙齿的鱼嘴大张着,似乎还想吓人一跳。吃鱼的方法不外乎煎炸、烧烤或清蒸,厨师烹饪食人鱼并没有和其他鱼类有什么不同。记者品尝的这条食人鱼被做成鲜美的鱼汤,肉质口感滑嫩,由于加入亚马孙地区的热带香料,滋味独特。

由于数量多,食人鱼在亚马孙流域不是保护性鱼类,因肉无毒无害成为当地人的餐桌美食。不过,亚马孙雨林长期遭受过度砍伐,亚马孙河污染问题严重,食人鱼的生存环境也受到威胁。(完)

(责任编辑:刘美玉 审核:罗蒙山)

南亚网视舞台音响灯光宣传片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