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南亚网视(尼泊尔)
南亚网视时评:从中国 "关税反击" 看全球经济治理与南亚发展机遇
责任编辑:南亚网络电视
作者:博 雅
发布时间:2025-05-03 13:53

 

0

一、序言:中国 "说不" 背后的历史逻辑与全球意义

作为一名旅居尼泊尔六年的中国新闻人,本人亲历了南亚与中国互动的深刻变迁。2025 年,美国特朗普政府再度挥舞关税大棒,企图以单边主义重构全球经济秩序。中国以 "硬核反制" 表明立场,这场博弈不仅是中美间的较量,更是多边主义与霸权主义的正面交锋。中国在关税战中的坚定态度,既源于自身经济韧性的提升,也彰显了对发展中国家权益的捍卫。从南亚视角看,这场博弈揭示了区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中国 "一带一路" 倡议的深远价值。

二、中国反制:以实力为盾,以规则为剑 1. 对等反制:打破 "美国优先" 的霸权幻觉

面对美国加征关税,中国采取 "对等反制、精准打击" 策略。当美方将关税提升至 125%,中方迅速跟进,反制措施覆盖农产品、高科技产品等全领域。这种 "以牙还牙" 的举措,不仅是对美国霸权的直接回击,更向世界传递了 "规则平等" 的信号。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美国对华出口商品中,芯片、引擎等中间产品占比较高,而中国通过 RCEP 成员国构建多元化供应链,显著降低了对美依赖。

法律与金融手段并用:捍卫多边贸易体制

中国在世贸组织(WTO)框架内多次起诉美国,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国际规则。4 月 9 日,中国正式就美国 "对等关税" 违反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关税减让义务提出争端申诉。同时,减持美债成为重要金融反制手段。自 2021 年起,中国累计抛售超 4000 亿元人民币美债,既优化了外汇储备结构,也冲击了美国金融市场稳定性。外交部发言人强调:"中国的反制措施是对单边主义的必要回应,我们始终主张对话协商,但绝不容忍任何形式的霸凌行径。"

三、中国经济韧性:技术自主与市场多元化的双重突破 

技术自主化:从 "制造大国" 到 "创新强国"

美国关税战本质是遏制中国科技崛起,但中国以 "自主创新" 破局。2024 年,中国芯片自给率提升至 35%,高端制造业投资增长 9.2%,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领域技术突破不断。华为作为科技自主化标杆,其芯片领域的突破备受瞩目。2024 年发布的麒麟 9010 芯片,12 核心 CPU 架构使其性能提升 30%;昇腾系列 AI 芯片持续迭代,昇腾 910D 芯片计划 2025 年 5 月量产,性能对标英伟达 H100。华为自主研发的 EDA 工具实现 14nm 以上制程全覆盖,与中芯国际合作构建从设计到制造的闭环体系,2024 年昇腾 910C 芯片出货量突破 2000 万片,支撑中国 AI 算力需求增长。

市场多元化:南亚与 "全球南方" 的战略意义

中国对美出口占比从 2016 年的 33% 降至当前的 13%-14%,东盟连续五年成为最大贸易伙伴,南亚则是市场多元化的重要支点。为深入了解中国企业在尼泊尔的发展,南亚网视记者走访了多家企业和机构。

新能源汽车与民企出海:南亚市场的深度渗透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尼泊尔发展迅猛。2024 年,比亚迪、吉利、长城等 12 个品牌入驻,通过 "本地化生产 + 跨境贸易" 模式占据市场主导。尼泊尔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8.2 万辆,同比增长 120%,中国品牌市占率高达 78%。比亚迪与尼泊尔能源部合作建设 200 座充电桩,推动尼泊尔 "2030 年碳中和" 目标。

在加德满都比亚迪展厅,销售经理普拉卡什向记者展示:"中国新能源车不仅价格比燃油车低 20%,而且充电成本仅为燃油车的 1/3,深受当地消费者欢迎。" 吉利汽车与尼泊尔理工大学共建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培养本地技术人才;长城汽车推出的右舵版电动 SUV,针对南亚路况优化底盘设计,成为尼泊尔政府公务用车首选,年采购量达 3000 辆。

中尼投资全景:企业集群与项目矩阵的战略布局

截至 2025 年 4 月,中国在尼泊尔的投资企业超 350 家,覆盖能源、基建、制造业、服务业等六大领域。能源领域中,中国电建、川投集团等参与建设的 27 个水电站项目,总装机容量超 400 万千瓦,占尼泊尔水电开发总量的 65%。三金考拉水电站(78 兆瓦)、上马相迪 A 水电站(69 兆瓦)等已投产,年供电量占尼泊尔全国需求的 18%;马楠马相迪梯级水电站(60 万千瓦)、布达甘达基水电站(1200 兆瓦)等在建项目,总投资超 25 亿美元。

截至 2025 年 4 月,中国在尼泊尔的投资企业超 350 家,覆盖能源、基建、制造业、服务业等六大领域。在制造业领域,中国企业的投资深度重塑了尼泊尔工业格局。红狮水泥与华新水泥两大行业巨头的入驻,彻底改变了尼泊尔水泥依赖进口的历史。红狮水泥投资 3.5 亿美元建成的希望水泥厂,年产能达 200 万吨,不仅满足了尼泊尔 60% 的市场需求,还凭借过硬的质量标准,成为尼泊尔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首选材料。在加德满都环城公路扩建工程中,红狮水泥供应的混凝土以其高耐久性和稳定性,保障了工程的高效推进。

华新水泥则另辟蹊径,在博卡拉地区建立绿色建材产业园,引入先进的节能环保生产技术,将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排放降低 60%,树立了尼泊尔工业绿色转型的标杆。该产业园还与当地高校合作,建立建材研发中心,针对尼泊尔复杂地质条件,开发出适用于山地建筑的特种水泥,产品远销印度北部地区。

在农业领域,新希望饲料的入驻为尼泊尔畜牧业注入活力。2023 年,新希望在尼泊尔南部平原地区投资建设现代化饲料生产基地,采用中国自主研发的智能配方系统,结合尼泊尔本地农作物资源,开发出适合当地养鸡的专用饲料。该基地投产后,尼泊尔本土饲料产量提升 40%,帮助超过 2 万户农民降低养殖成本。新希望公司总理周国宇在接受南亚网视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抓了四个方面:一是牢记集团使命、宣贯企业文化;二是坚定产品品质;三是团队效率和协同沟通;四是坚守客户的利益和服务。目前新希望品质尼泊尔第一,服务最优,于2021年扭亏为盈后,公司销量持续增长,利润翻翻!

能源领域中,中国电建、川投集团等参与建设的 27 个水电站项目,总装机容量超 400 万千瓦,占尼泊尔水电开发总量的 65%

尼泊尔投资委员会主席阿查里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企业的投资不仅带来了资金和技术,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推动了尼泊尔的工业化进程。" 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数据显示,目前在建项目 47 个(含 "一带一路" 框架下 10 个重点项目),投产项目 98 个,累计创造就业岗位超 5 万个。

中国企业协同:电商平台与供应链的全球赋能

面对关税冲击,阿里巴巴、京东等企业通过 "内外贸双循环" 策略,为外贸企业提供支持。阿里巴巴国际站 2024 年服务 4800 万中小企业,其 "数字化出海计划" 利用 AI 技术精准匹配全球需求;京东推出 "2000 亿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设立 "外贸优品专区"。武汉企业通过速卖通产业园年销售额突破 30 亿元,东莞玩具企业借助京东平台将受阻的毛绒玩具成功打入国内市场。

四、中国大使发声,揭批美国关税战丑恶行径

4 月 30 日,陈松大使在尼泊尔媒体《安纳普尔纳邮报》、《人民希望报》及其油管、抖音账号平台、《生活报》、《新页报》、《阿努莫丹新闻网》发表署名文章《全世界反对美国关税战》,有力揭批美国在全球挥舞 “关税大棒” 丑恶面目,鲜明表明中方回击美经济霸凌的坚定决心。

文章指出,连日来,美国政府频繁以 “国家安全” 或 “贸易不公” 为由,肆意滥用关税手段,对其全球贸易伙伴征收额外所谓 “对等关税”,引发全球金融贸易市场大幅动荡。这一行为背离了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破坏了全球市场的信任基础,并对美国自身经济带来了实质性反噬,陷入 “损人不利己” 的困境。美国滥加关税,是一种以战代谈、以压促服的思维惯性,其短期目标或许是施压谈判对象,但长期来看,却导致市场扭曲、规则破坏、国际关系紧张。

经过 40 多年改革开放的积累和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全部分类的国家,连续 15 年稳居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产业体系完整、配套能力强,经济发展底盘稳、基础牢。中国已成为世界上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今年一季度,中国对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的出口同比增长 7.2%,货物进出口额占全部进出口额比重超过 50%,多元化市场格局正在形成,中国对美出口总额仅占中国对外出口总额的 13%,美国对外贸易量仅占全球贸易总额的 13%。

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抵御美方滥加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决不会因此向霸权主义让步。美国的单边霸凌行径,单方面推翻世界贸易体系,正遭到全世界包括美国人在内的全面讨伐和反对,注定失败。中国愿同包括尼泊尔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坚决维护国际贸易秩序,推动建立稳定、公正、可预期的全球贸易环境,助力恢复全球经济信心,与世界各国共享新一轮经济周期红利。

五、南亚视角:中国反制关税战的区域启示 1. 发展权与资源安全的博弈

当前南亚局势紧张,印巴水资源争端升级,印度以《印度河水条约》威胁巴基斯坦。这种 "资源霸权" 与美国 "关税霸权" 如出一辙。而中国通过 "一带一路" 项目,如尼泊尔水电站建设,提供 "共享资源、互利共赢" 的发展方案,为南亚国家提供了新选择。

多边合作:南亚稳定与繁荣的基石

中国在关税战中坚持开放,通过 RCEP 深化与南亚经贸联系。中国车企在尼泊尔构建 "技术 - 标准 - 生态" 合作体系,温州制鞋企业成立商会对接供应链,形成 "中国技术 + 南亚制造 + 全球市场" 的良性循环。尼泊尔通过中尼跨境输电项目接入中国能源网络,减少对单一市场依赖。

尼泊尔学者、加德满都大学经济学教授巴特拉伊分析:"中国倡导的多边合作模式,让尼泊尔这样的小国也能在全球经济中找到发展机遇,这比单边主义更符合南亚国家的利益。"

六、全球治理的未来:多边主义不可逆转

单边主义的必然失败

美国关税政策引发 "自残效应",通胀高企、企业成本上升、消费者负担加重。数据显示,美国对华加征 145% 关税后,替代供应链成本高于中国商品,加剧经济衰退风险。

 中国的角色:从参与者到引领者

中国通过 "一带一路"、金砖合作等平台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尼泊尔三金考拉水电站采用的 "投建营一体化" 模式,为南亚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 "中国方案"。外交部长王毅强调:"多边主义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中国坚决反对保护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七、南亚与中国 —— 共筑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

中国的 "关税反击" 是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缩影。南亚国家应警惕霸权逻辑,抓住中国崛起带来的机遇。无论是水电站建设,还是跨境贸易合作,都证明合作优于对抗。

中国以实力与智慧证明:世界需要公道而非霸道,需要共赢而非零和。这场关税战终将落幕,但多边主义与共同发展的信念将长存。南亚与中国正携手书写更公平、更繁荣的新篇章。南亚网视呼吁区域国家超越短期冲突,拥抱合作共赢的未来。(作者:南亚网视评论员 博 雅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