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南亚网视(尼泊尔)
在浩罕王宫追忆中亚“汗国往事”
责任编辑:南亚网视
发布时间:2025-10-17 10:18

 

b132d2e1de533baeaca1e492ed3ec8a1u5

游客参观浩罕王宫。

寒 江

在今天乌兹别克斯坦的土地上,曾经存在过3个主要汗国:布哈拉、希瓦和浩罕,分别控制着西、中、东3个区域。“汗国”一词源自突厥、蒙古传统,意指欧亚草原上由可汗统治的政权形态,既是王朝也兼具部落联盟的色彩。3个汗国中,浩罕似乎默默无闻,但在19世纪,这个汗国绝对叱咤风云,如今该国只有费尔干纳州的一个城市保留了这个名字。

费尔干纳河谷的故事

浩罕所在的费尔干纳盆地被山脉环绕,此处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锡尔河及支流贯穿其中,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孕育了发达的农耕文明,是中亚最适合人类聚居的区域之一。正因如此,浩罕自古便是连接塔里木盆地和中亚河中地区的交通要冲、商贸中心,更是多民族交流融合的舞台。

在历史长河中,古代大宛与浩罕汗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的地域范围在费尔干纳盆地存在重叠,某种程度上大宛的历史文化影响了后世盆地的走势。当时正值中国汉朝,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浩罕所在地区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东西方贸易往来频繁,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经此运往中亚、西亚乃至欧洲。

《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大宛“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这是“汗血宝马”最早进入中国史籍的起点。

张骞出使时还有新发现——大宛盛产葡萄,人们喜欢一种由葡萄酿成的美酒,这种酒可存放数十年之久;当地的马匹爱吃苜蓿。于是,汉朝使者将葡萄和苜蓿的种子带回中原地区,在另一片肥沃的土壤上扎下根来。到了唐朝,唐太宗设立安西都护府并管辖西域地区。费尔干纳盆地附近则由粟特人与突厥部族交替掌控,成为中亚政治版图的战略区块。

汗国的诞生与陨落

浩罕汗国的形成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16世纪,明格部落作为乌兹别克人的一支,从原金帐汗国南迁至河中地区。17世纪末,布哈拉汗国日渐衰微,费尔干纳盆地的明格部落在沙鲁克的带领下,摆脱了布哈拉汗国的控制。1740年,浩罕汗国正式建立,定都浩罕。

鼎盛时期,浩罕汗国的疆域不断扩张。1759年,浩罕与清朝治下的塔里木盆地的喀什地区接壤。1800年,浩罕从希瓦汗国夺取中亚地区为数不多的大城市塔什干,这打通了与哈萨克草原的通道。浩罕汗国终于成为河中地区第一强国,北面到达巴尔喀什湖,包括整个费尔干纳盆地,今天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塔吉克斯坦西部地区都在其控制之下。

浩罕汗国的发达主要得益于重要的地理位置。作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浩罕垄断性地掌控着东西方贸易的要道,通过与清朝中原地区和沙俄的贸易往来,积累了大量财富。同时浩罕大力发展农业,开展大规模水利灌溉工程,促进了种植业、养蚕业和园艺的发展。商路的兴旺也让手工业兴盛起来。浩罕、塔什干成为当时中亚比较大的工商业中心。

然而,浩罕汗国的繁荣没能持续太久。1842年,布哈拉汗国攻下浩罕城,扶植傀儡统治者,汗国的命运开始风雨飘摇,其内部贵族的分裂更让浩罕疲态尽显。同时,沙俄的军事扩张来到哈萨克草原,浩罕已无力回天。1865年,汗国的塔什干被俄军攻占。1876年,浩罕城被攻陷,汗国被并入俄罗斯帝国的突厥斯坦,至此浩罕汗国退出历史舞台。

少了人潮多了回味

虽然汗国已成历史,但浩罕城内依然保留着多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透着当年这座都城的辉煌。最具代表性的地标建筑莫过于浩罕王宫。

王宫由浩罕汗国倒数第二位统治者胡达雅尔汗修建,1865年正逢内忧外患,他却动用80多位建筑师和近两万名工匠为自己筑造宫殿,119个房间和7座庭院,占地超过4公顷,豪华程度令人咋舌。为彰显气势,王宫地基整体加高3米,须由缓缓的坡道来到宫殿入口。建筑是典型中亚风格,瓷砖、几何镶嵌和木质窗格,配色以黄绿双色为主,这与乌兹别克斯坦其他地区古建的蓝色基调截然不同。

遗憾的是,浩罕王宫在上世纪初被拆掉大部分房间,如今仅留下19个房间和两座庭院。现在的王宫内部修葺一新,墙面装饰和长廊天花板恢复原貌。作为浩罕的历史博物馆,这里展出一些汗国时期的文物、服饰与兵器。会客厅里有胡达雅尔汗的宝座,但是是复制品,原物现存于俄罗斯一间博物馆内。

距离王宫不远是朱马清真寺,始建于1812年,是浩罕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建筑。整座建筑围绕一个庭院展开,最引人注目的是伊万,这种由波斯人发明的空间形式在这里被发挥到极致,带有拱顶,呈长方形,三面围墙,一面开放。98根从印度运来的红木柱排列整齐,撑起蓝绿相间的屋顶。柱身布满雕刻,每根图案都不一样,融入花卉、藤蔓、几何等传统中亚纹样。光影斑斓时,非常好看。这里还有一座小型应用艺术博物馆,展示刺绣和陶瓷。

与撒马尔罕、布哈拉、希瓦相比,浩罕很少见到摩肩接踵的旅游团,少了人潮多了回味,少了喧嚣多了真实,坐在咖啡馆里与当地人聊聊天,感受浩罕变得更慢、更从容。(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