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南亚网视(尼泊尔)
少林精神在喜马拉雅绽放——记尼泊尔少林功夫中心释延弘师父的功夫之路
责任编辑:南亚网视
发布时间:2025-08-02 22:01

 

2025年8月2日,在尼泊尔加德满都的少林功夫中心,一场庄严肃穆的证书颁发与授带仪式隆重举行。数十名身着统一灰色功夫服的学员整齐列队接受师父释延弘颁发证书及腰带。这不仅是一次武术修行的阶段性认证,更是少林武术精神在尼泊尔土地上薪火相传的生动写照。

Weixin Image_20250802064357

从武学少年到传道宗师:三十余载的修行之路

释延弘师父的武道人生宛如一部现实版的“功夫传奇”。作为被誉为“尼泊尔功夫第一人”的少林传人,他自2010年创立尼泊尔少林功夫中心以来,已累计培养学员超过2000名。回溯他的修行之路,是一段长达32年未曾间断的执着追求。

Weixin Image_20250802064508

释延弘师父

少年时期,受李连杰主演的《太极宗师》等功夫电影启发,他在尼泊尔武术协会开启了习武生涯。凭借天赋与刻苦训练,在国内武术赛事中崭露头角,先后斩获三金一铜的佳绩,尤以南拳和散打见长。2018年,为追寻正统少林功夫,他不远万里前往中国河南嵩山少林寺,在“罗汉院”潜心深造。

“在少林寺罗汉院,每天练武10小时。为了克服语言障碍,我用微信翻译软件与师父沟通。”释延弘回忆道,“少林功夫的魅力无需太多言语,只要用心感受,就能领悟其中的精妙。”尽管因经济原因仅进修一个多月,这段经历却成为他武学道路的转折点。少林寺方丈亲赐法号“释延弘”,标志着这位异国武者正式成为少林第三十四代“延”字辈传人。

Weixin Image_20250802064107

功夫之外:以武育德,传承“做人之道”

释延弘不仅传授武术技艺,更注重学员的品格塑造。他常带领学员参与公益活动,帮扶弱势群体、清洁街道、组织义演。他坚信,真正的武者必须怀有一颗利他之心。“习武先习德,练功先练心”,这句少林古训在他的教学中被反复强调。中心的学员年龄跨度极大,最小的仅5岁,最年长的已逾50岁。

Weixin Image_20250802064112

Weixin Image_20250802064121

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李双成院长为学员颁发证书腰带

Weixin Image_20250802064126

尼泊尔中国文化教育协会哈利仕主席为学员颁发证书腰带

Weixin Image_20250802064136

Weixin Image_20250802064142

文化使者:搭建中尼友谊的桥梁

如今,尼泊尔少林功夫中心已成为当地颇具影响力的武术学府。这里不仅是武术技艺的传承之地,更是中尼文化交流的桥梁。越来越多的尼泊尔民众通过学习少林功夫了解中国,爱上中华传统文化,感受到“禅武合一”的东方智慧。

Weixin Image_20250802064158

在仪式现场,几名女学员分享道,她们因观看中国古装电视剧而迷上中国功夫,最喜欢李小龙和成龙;一位年仅12岁的学员激动地说:“我长大后也想去中国少林寺,像师父一样,将功夫传播给更多人!”

Weixin Image_20250802064152

在喜马拉雅山的另一侧,功夫已不再是电影中的幻影,而是一种被认真学习、践行并传承的文化信仰。释延弘师父与他的少林功夫中心,用一招一式、一拳一脚,书写着跨越国界的功夫传奇,延续着少林精神的光辉。(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