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南亚网视(尼泊尔)
港媒:大熊猫与乒乓球成“饭圈”文化受害者
责任编辑:南亚网视
发布时间:2025-08-11 13:03

 

南亚网视加德满都8月11日讯 香港《南华早报》8月9日文章,原题:大熊猫与乒乓球:中国国家偶像成为有毒“饭圈”文化的受害者 大熊猫和乒乓球是中国最受喜爱的两大国家象征,但部分爱好者的行为引发了人们对极端网络追星现象的担忧。

unnamed (1)

上个月,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罕见地发布了一份声明,谴责不良粉丝文化以及针对大熊猫饲养员的网络辱骂行为。声明表示,近期发现,有部分人员策动和操纵境内、外舆论,污名化中国友谊名片——大熊猫,疯狂网暴大熊猫一线工作人员。该中心在声明中表示:“大熊猫保护事业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和付出,不是情绪发泄或狂欢!我们欢迎社会各界的监督,但坚决反对以‘爱’为名的极端行为和违法行为。”

与此同时,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上个月也表达了对不良粉丝文化的不满。奥运冠军樊振东在一次采访中表示,2023年一名粉丝闯入他酒店的房间后,给他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近年来,中国开展了一系列行动,以整治“扭曲的”粉丝文化。去年,在中国公安部整治网络“饭圈”乱象行动中,超过10万个违规网络账号被关停。警方表示,在巴黎奥运会期间已及时采取措施,依法侦办多起涉体育领域“饭圈”造谣诽谤、谩骂攻击等网络暴力案件。

尽管如此,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失控的粉丝行为仍有发生。去年,大熊猫“福宝”的韩国粉丝声称中国“虐待”这只动物。韩国粉丝甚至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投放了巨型广告,指责中国“虐待福宝”。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驳斥了这些谣言,并表示“福宝”自回到中国后一直受到妥善照顾。

中国学者表示,与围绕娱乐明星的粉丝群体相比,大熊猫和乒乓球相关的粉丝行为更敏感,因为二者在中国具有象征意义。大熊猫被尊为中国“国宝”,不仅因为它们作为濒危物种的生态地位,还因为它们被国家塑造为文化符号和外交资产,体现了民族情感和身份认同。同样,被视为“国球”的乒乓球长期以来代表着一种集体自豪感。

专家认为,粉丝善于迅速组织集体行动,但缺乏有效机制来预先和事后管理成员的行为和情绪。一旦出现误解或分歧,很容易升级为公众批评和情绪化对抗,对运动员、他们的团队甚至公共机构的正常运作产生不利影响。(作者Vanessa Cai,宋波译)(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