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历史小说《雪域天妃:尺尊公主传奇》
第四卷 佛光永照
第二章 雪山险途与古道情谊
前往天竺的队伍,需先穿越念青唐古拉山脉的支脉——隆格尔雪山。此时正值初夏,雪山之巅仍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山间的栈道狭窄陡峭,马蹄踩在结冰的石板上,时常打滑。
“公主,小心!”巴姆眼疾手快,一把拉住险些从马背上滑落的尺尊公主。前方的栈道被积雪压垮了一小段,露出下方深不见底的峡谷,寒风从谷中呼啸而上,卷起雪沫打在人脸上,刺痛难忍。
大唐将领李恪立刻下令:“所有人下马,士兵们先清理栈道上的积雪,用碎石填补缺口!”士兵们迅速行动,有的用铁锹铲雪,有的从附近搬来石块,鸠摩罗什也让随行的天竺侍从帮忙,众人齐心协力,花了一个时辰才将栈道修整好。
重新上路时,天色已近黄昏。李恪看着天边渐渐暗下来的云层,担忧地说:“公主,前面有一处废弃的牧民帐篷,今晚我们就在那里歇息吧,夜里雪山容易起暴风雪,继续赶路太危险。”
尺尊公主点头同意,队伍很快抵达帐篷所在地。帐篷虽破旧,但能遮挡寒风,士兵们捡来干柴生火,帐篷里渐渐暖和起来。巴姆煮了一锅酥油茶,分给众人,滚烫的酥油茶下肚,驱散了身上的寒气。
鸠摩罗什捧着茶碗,看向帐篷外的雪山,轻声感叹:“我曾多次往返天竺与吐蕃,这条古道最难走的就是隆格尔雪山,没想到两位公主竟能忍受这般艰苦。”
文成公主笑着摇头:“为了传播佛法,这点苦不算什么。当年我从长安来吐蕃,走了半年多,一路上的艰难,比这雪山更甚。”她想起初入吐蕃时,因高原反应头晕目眩,是尺尊公主送来草药,陪她说话解闷,两人的情谊,便是在那时渐渐深厚。
尺尊公主握住文成公主的手,轻声道:“那时我就知道,你是能与我一起守护雪域的人。”
夜里,帐篷外果然下起了暴风雪,狂风呼啸着拍打帐篷,像是要将帐篷掀翻。突然,帐篷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是士兵的喝问声。
“怎么回事?”尺尊公主立刻起身,拔出佩剑。李恪也迅速召集士兵,守在帐篷门口。
片刻后,一名吐蕃士兵掀帘进来,禀报说:“公主,是一队从天竺来的商队,他们在雪山中迷了路,还丢了几匹驮马,想求我们收留一晚。”
鸠摩罗什皱起眉头:“这荒山野岭,怎么会有商队?”他起身走到帐篷外,见商队有十几人,都穿着破旧的天竺服饰,其中几人还受了伤,躺在雪地里瑟瑟发抖。
商队首领是个中年男子,见到鸠摩罗什,立刻跪下行礼:“大师,我们是从曲女城来的商队,要去逻些城贩卖丝绸,没想到在雪山中遇到暴风雪,迷了路。求大师和公主行行好,收留我们一晚吧!”
鸠摩罗什仔细打量着商队首领,见他眼神诚恳,身上的丝绸虽破旧,但质地精良,确实是曲女城的特产。他转头看向尺尊公主,低声说:“公主,他们看起来不像坏人,若不收留,他们恐怕熬不过今晚的暴风雪。”
尺尊公主沉吟片刻,对李恪说:“让他们进来,但要先检查他们的行李,确保没有危险物品,再派士兵看守,防止意外。”
李恪领命,士兵们很快检查完商队的行李,除了丝绸、香料和一些干粮,没有发现异常。商队众人进入帐篷后,纷纷向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道谢,受伤的人也得到了药品救治。
夜里,文成公主发现商队中有个小女孩,只有五六岁大,一直躲在母亲身后,怯生生地看着众人。她走上前,从行囊中拿出一块大唐的桂花糕,递给小女孩:“别怕,吃吧。”
小女孩接过桂花糕,小声说了句“谢谢”,便躲在母亲怀里吃了起来。小女孩的母亲感激地说:“公主殿下,您真是好心人。我们本想早点赶到逻些城,给孩子治病,没想到遇到了暴风雪。”
“孩子怎么了?”文成公主问道。
“她从小就容易咳嗽,一到冬天就加重,逻些城的僧人说,大昭寺的佛灯能保佑孩子健康,我们才想来碰碰运气。”母亲的声音带着哽咽。
文成公主心中一动,从行囊中拿出一小瓶药粉:“这是大唐的止咳药粉,你每天给孩子冲服一勺,或许能缓解她的咳嗽。等我们从天竺回来,若你们还在逻些城,可以去小昭寺找我,我再给孩子看看。”
母亲感动得热泪盈眶,连连向文成公主磕头道谢。一旁的尺尊公主看着这一幕,轻声对文成公主说:“你总是这么心善。”
文成公主笑着说:“我们传播佛法,不就是为了守护这些百姓吗?”
次日清晨,暴风雪停了,阳光重新洒满雪山。商队首领向众人告别,临走前,他从行囊中拿出一块镶嵌着红宝石的玉佩,递给尺尊公主:“公主殿下,这是我们商队的一点心意,感谢您昨晚收留我们。这玉佩能辟邪,希望能保佑您一路平安。”
尺尊公主本想拒绝,但见商队首领态度诚恳,便收下了玉佩:“多谢你,也祝你们一路顺利。”
队伍重新出发,鸠摩罗什看着商队远去的背影,对尺尊公主说:“公主,昨晚的商队,让我想起了戒日王陛下常说的话——佛法的真谛,不在于寺庙的宏伟,而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善意。”
尺尊公主点头,将玉佩握在手中,玉佩的温度透过掌心传来,让她心中暖暖的。她知道,这趟天竺之行,除了传播佛法,她还会收获更多珍贵的东西——就像这雪山古道上的情谊,虽微小,却足以温暖人心。
队伍继续向天竺方向前进,前方的路途依旧遥远,但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