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历史小说连载《雪域天妃:尺尊公主传奇》第三卷 风的方向 第七章 雪崩后的双面谍影
雪崩掀起的雪雾在念青唐古拉山的山谷中弥漫了整整一夜,直到次日清晨才渐渐散去。尺尊公主站在雪山脚下的临时营地,望着被积雪封堵的达玛沟入口,指尖的羊皮纸地图已被寒风卷得边角发脆——地图上标注的古寺位置,恰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连一丝屋顶的痕迹都看不见。
“公主,侯尚书派来的探马回来了。”巴姆裹紧披风快步走来,声音带着寒意,“探马说,雪崩堵住了三条通往雪山深处的路,至少要三天才能清理出一条小道。而且……他们在雪崩边缘发现了一串奇怪的脚印。”
尺尊公主立刻跟着巴姆来到脚印所在地。雪地上的脚印深浅不一,鞋印是吐蕃牧民常用的牦牛皮靴样式,但脚印边缘却有细微的划痕——像是鞋底藏着刀片,刻意破坏了脚印的完整性。更奇怪的是,脚印在雪坡中段突然消失,像是有人凭空消失了一样。
“这不是普通牧民的脚印。”尺尊公主蹲下身,用手指丈量脚印的长度,“鞋码比吐蕃成年男子的小,更像是……僧人穿的软底靴。而且你看,脚印消失的地方有冰层,应该是有人用绳索滑下去了。”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文成公主带着两名大唐士兵赶来,手中捧着一块沾着雪的布料:“尺尊,我在雪崩另一侧的岩石下找到的,这是摩揭陀国僧袍常用的褐色布料,上面还绣着‘卍’字纹。”
尺尊公主接过布料,指尖抚过布料的纹理——布料是印度产的细棉,比吐蕃的粗布柔软,且布料边缘有灼烧的痕迹,和大昭寺东殿废墟里找到的僧袍碎片材质一模一样。她突然想起那个持有金印的僧人,心中一紧:“他没被雪崩埋了,而是顺着绳索滑到了达玛沟里!”
“可我们现在进不去达玛沟,怎么办?”文成公主看着被积雪封堵的山谷,语气焦急,“距离月圆之夜只剩三天了,要是让他在古寺里启动金印,后果不堪设想。”
尺尊公主没有说话,目光转向雪山深处。她突然想起小时候在尼泊尔听老僧人说过,念青唐古拉山有一条“秘道”,是百年前印度僧人修建的,能从雪山南侧绕到达玛沟。但这条秘道极其险峻,不仅要穿过布满冰裂缝的冰川,还要避开随时可能坠落的冰锥。
“我知道一条路。”尺尊公主站起身,语气坚定,“但这条路很危险,只能带少数人过去。文成,你留在这里,协助侯尚书和禄东赞清理积雪,吸引奸细的注意力;我带巴姆和几名熟悉雪山的吐蕃士兵,从秘道绕到达玛沟,阻止那个僧人启动金印。”
文成公主立刻反对:“不行!太危险了!你要是出事,我怎么向赞普和尼泊尔国王交代?要去也是我去,我大唐的士兵熟悉山地作战,比你们更有经验。”
“你不能去。”尺尊公主按住她的肩膀,“侯君集虽然答应协助我们,但他始终以大唐利益为先,你留在这里,能制衡他,避免他在搜捕中搞小动作。而且,只有我认识秘道的标记——那是尼泊尔老僧人留下的‘金翅鸟’石刻,别人找不到。”
文成公主沉默片刻,最终点头:“好,我答应你。但你一定要小心,我会让大唐最精锐的十名士兵跟着你,他们都配有最好的冰镐和绳索。”
当天午后,尺尊公主带着巴姆、十名大唐士兵和两名熟悉雪山的吐蕃向导,悄悄离开了营地,向雪山南侧的秘道出发。秘道的入口藏在一处隐蔽的山洞里,洞口刻着一只展翅的金翅鸟——正是尼泊尔老僧人留下的标记。
山洞里漆黑一片,士兵们点燃火把,照亮了洞内的景象。洞壁上布满了古老的梵文石刻,记载着百年前印度僧人来吐蕃传播佛法的经历。走了大约半个时辰,山洞突然变得狭窄,只能容一个人侧身通过,洞顶还不断有水滴落下,在地面凝结成冰。
“小心脚下。”吐蕃向导提醒道,“这里的冰面很滑,下面就是冰裂缝,掉下去就再也爬不上来了。”
尺尊公主握紧冰镐,小心翼翼地踩着冰面前进。突然,她的脚下一滑,身体向冰裂缝坠去。千钧一发之际,身后的大唐士兵眼疾手快,一把抓住她的手臂,将她拉了上来。
“公主,您没事吧?”巴姆连忙上前,查看她的情况。
尺尊公主摇摇头,惊魂未定地看着冰裂缝——裂缝深不见底,隐约能听到冰层断裂的声音。她深吸一口气,继续前进:“我们得快点,不能耽误时间。”
又走了大约一个时辰,前方终于出现了光亮。众人加快脚步,走出山洞后,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惊呆了——达玛沟的古寺就坐落在山谷中央,寺庙的屋顶虽然破旧,但主体结构还在,寺门上方挂着一块褪色的牌匾,上面刻着梵文“菩提寺”。
更让他们惊讶的是,寺门外站着几个穿着褐色僧袍的人,正围着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那个持有金印的僧人!
“他们在干什么?”巴姆压低声音,握紧了腰间的短刀。
尺尊公主仔细观察,发现那些僧人手中都拿着武器,像是在和那个僧人争执。她心中疑惑:难道摩揭陀国的奸细之间起了内讧?
就在这时,寺门突然打开,一个穿着黑色披风的人走了出来。那人转过身,尺尊公主的心脏猛地一沉——竟然是王玄策!
“你怎么会在这里?”尺尊公主惊讶地说道。她明明记得王玄策被关押在驿馆的牢房里,怎么会出现在达玛沟的古寺?
王玄策似乎听到了她的声音,转头向她的方向看来。当他看到尺尊公主时,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转身想跑回寺里。那个持有金印的僧人立刻追上去,一把抓住他的衣领,声音嘶哑:“你以为你能跑掉吗?你背叛了摩揭陀国,就该付出代价!”
“我没有背叛!”王玄策挣扎着,声音带着哭腔,“我只是想拿到金印,献给大唐皇帝,我不想再做摩揭陀国的奸细了!”
所有人都惊呆了。原来,王玄策不仅是大唐的使团副使,还是摩揭陀国安插在大唐的奸细!他之前故意让李三协助戒日大师凿佛像底座,就是为了挑起大唐和吐蕃的矛盾,趁机寻找金印。后来他被关押在驿馆,是摩揭陀国的奸细救了他,让他来达玛沟协助那个僧人启动金印。但他不想再受摩揭陀国的控制,想把金印献给唐太宗,换取荣华富贵。
“你这个叛徒!”那个僧人愤怒地说道,举起手中的金印,就要向王玄策砸去。
就在这时,尺尊公主突然大喊:“住手!”
所有人都转头看向她。那个僧人看到她,嘴角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公主殿下,没想到你竟然能找到这里。既然来了,就留下来,亲眼看着我用金印调动所有奸细,毁掉大昭寺,占领吐蕃吧!”
说完,他举起金印,向寺庙里的一座石坛走去。石坛上刻着复杂的图案,像是一个祭坛。尺尊公主知道,他要在石坛上启动金印,调动所有摩揭陀国的奸细。
“阻止他!”尺尊公主大喊一声,率先冲了上去。巴姆和大唐士兵也立刻跟上,与那些僧人打了起来。
那个僧人见状,加快脚步向石坛跑去。尺尊公主紧紧跟在后面,眼看就要追上,他突然转身,将金印向石坛砸去。就在金印即将碰到石坛的瞬间,尺尊公主一把抓住他的手腕,阻止了他的动作。
两人僵持不下,那个僧人突然从腰间拔出一把匕首,向尺尊公主刺来。尺尊公主侧身躲避,同时一脚踢在他的膝盖上。他惨叫一声,跪倒在地,金印从他手中掉落。
尺尊公主趁机捡起金印,转身想跑,却被那个僧人抓住了脚踝。她摔倒在地,金印再次掉落,滚到了王玄策的脚边。
王玄策看着地上的金印,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他弯腰捡起金印,转身想跑,却被大唐士兵拦住了去路。
“把金印交出来!”大唐士兵举着长矛,语气严肃。
王玄策看着周围的人,知道自己跑不掉了。他突然举起金印,声音疯狂:“你们别过来!再过来,我就把金印砸了!”
所有人都停下了脚步。金印是调动摩揭陀国奸细的关键,如果被砸了,就再也找不到其他奸细了。
尺尊公主看着王玄策,语气平静:“王玄策,你已经走投无路了。只要你把金印交出来,我可以向赞普求情,饶你一命。”
王玄策的眼神闪烁了一下,似乎在犹豫。就在这时,那个僧人突然从地上爬起来,一把夺过王玄策手中的金印,转身跑进了寺庙。
“追!”尺尊公主大喊一声,跟着跑了进去。寺庙里漆黑一片,弥漫着一股檀香的味道。她顺着声音的方向跑去,来到一间大殿。大殿中央有一座佛像,佛像前的石坛上,那个僧人正拿着金印,准备启动仪式。
尺尊公主立刻冲上去,与那个僧人打了起来。大殿里的空间狭小,两人的动作都受到了限制。那个僧人虽然武功高强,但尺尊公主凭借着灵活的身法,渐渐占据了上风。
就在尺尊公主即将夺回金印的时候,大殿的屋顶突然传来一阵响动。她抬头一看,只见一个黑影从屋顶跳了下来,手中拿着一把长剑,向她刺来。
尺尊公主下意识地侧身躲避,长剑擦着她的肩膀飞过,刺中了那个僧人。那个僧人惨叫一声,倒在地上,金印从他手中掉落。
黑影拔出长剑,转过身。当尺尊公主看到他的脸时,彻底惊呆了——竟然是戒日大师!
“大师,怎么会是你?”尺尊公主惊讶地说道,“你不是被关押在僧院的牢房里吗?”
戒日大师冷笑一声,声音嘶哑:“你以为那间牢房能困住我吗?我早就买通了看守的士兵,等你们离开后,我就逃了出来。其实,我才是摩揭陀国在吐蕃的最高奸细,阿难和那个僧人,都只是我的手下。”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尺尊公主愤怒地说道,“你是虔诚的佛教徒,为什么要破坏佛法的传播,帮助摩揭陀国入侵吐蕃?”
“佛教徒?”戒日大师大笑起来,“我早就不是佛教徒了!摩揭陀国国王答应我,只要我帮他占领吐蕃,就封我为吐蕃的国师,让我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至于佛法,不过是我用来欺骗你们的工具罢了!”
说完,戒日大师举起长剑,向尺尊公主刺来。尺尊公主立刻抽出腰间的佩剑,与他打了起来。戒日大师的武功很高,尺尊公主渐渐有些体力不支。就在这时,巴姆和大唐士兵冲进了大殿,围住了戒日大师。
戒日大师看着周围的人,知道自己已经没有胜算。他突然从怀中掏出一个黑色的丸子,放进嘴里。尺尊公主立刻意识到那是毒药,想要阻止,却已经来不及了。
戒日大师倒在地上,嘴角流着黑血,眼神里充满了不甘:“我……我不甘心……金印……金印里还有……秘密……”
说完,他就断了气。尺尊公主捡起地上的金印,仔细观察。金印的底部刻着一个小小的凹槽,像是藏着什么东西。她用手指抠了抠凹槽,竟然抠出了一张小小的羊皮纸。
羊皮纸上用梵文写着几行字,尺尊公主仔细翻译后,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上面写着:“摩揭陀国国王将在月圆之夜,派大军攻打吐蕃,金印只是信号,真正的杀招,在逻些城的地下……”
逻些城的地下有什么?摩揭陀国的大军真的会在月圆之夜攻打吐蕃吗?尺尊公主看着手中的羊皮纸,心中充满了担忧。她知道,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向逻些城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