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宪法法院裁定违宪,他信家族再遭打击,佩通坦被解除泰国总理职务
泰国宪法法院8月29日裁定,总理佩通坦·钦那瓦违反宪法相关规定,即日起解除其总理职务,解散其内阁。
来源:环球时报今天 14:03293 -
美官员:巴勒斯坦总统和80名巴方官员美国签证被吊销
此项限制意味着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很可能无法像往年一样赴纽约出席联大会议并发表讲话。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今天 13:52255 -
莫迪最新涉华表态:印中保持紧密关系,对构建多极化亚洲和世界至关重要
《南华早报》评论说,莫迪此番言论释放出印中关系进一步升温的信号,是近年来对华最强烈的示好姿态之一。
来源:环球时报今天 13:38309 -
美军计划在日本境内部署“堤丰”中导系统,俄方抨击:又一破坏稳定之举
俄罗斯塔斯社、《消息报》等媒体报道称,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8月29日表示,俄方认为,这是美方又一破坏稳定之举。
来源:环球时报今天 13:28358 -
石破会莫迪,日印面对美关税重压“抱团取暖”
印度正在进一步拓展朋友圈、推动贸易多样化,此次接连赴日本和中国,也反映出印度正在各种力量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来源:环球时报今天 13:25321 -
裁决在即,佩通坦命运如何
泰国宪法法院29日上午开始就被暂停总理职务的佩通坦·钦那瓦涉嫌违宪进行口头陈述、讨论和表决,裁决结果将于当日当地时间15时(北京时间16时)宣布。
来源:新华国际头条昨天 12:311498 -
“北溪”爆炸事件调查取得突破 德国向6名乌克兰籍嫌疑人发出逮捕令
报道称,破坏行动嫌疑人持有真实的乌克兰护照,但护照上的姓名为假名,这些嫌疑人经波兰入境德国。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前天 12:271675 -
外媒:阿根廷总统出席活动遭抗议者投掷石块,安保人员紧急护送其撤离
阿根廷总统米莱当地时间8月27日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席一场公开活动时,有抗议者向其车辆投掷石块等物品。
来源:环球时报前天 12:241698 -
造成包括5名记者在内至少20人死亡,多国严厉谴责以军袭击加沙医院
巴勒斯坦加沙地带消息人士说,以色列军队当天两次袭击了位于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的纳赛尔医院,造成包括5名记者在内的至少20人死亡。
来源:环球时报2025-8-271461 -
安理会就“北溪”管道爆炸举行公开会 中方:国际社会需要一个交代
耿爽强调,真相不应被掩盖,调查不应被政治化,类似事件不应再次发生,肇事者不应逍遥法外。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8-271483 -
“星舰”第十次试飞成功 马斯克的“烧钱豪赌”正从梦想走向现实
虽然因地面系统故障和天气原因,原定于8月24日进行的试飞连续推迟了两天,但最终整体顺利,获得成功。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8-271620 -
为对付“内乱”,特朗普要成立“快速反应部队”,引发重大法律争议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指示国防部在国内执法中承担更重要角色,包括“平息内乱”,同时他还威胁要在其政治对手执政的城市扩大国民警卫队部署范围。
来源:环球时报2025-8-271822 -
李在明访美手握“一个筹码”,韩国提出名为“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项目
李在明带着一份肯定会让特朗普满意的礼物抵达白宫——韩国的造船实力,韩国对特朗普的承诺是:“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
来源:环球时报2025-8-261629 -
伊朗最高领袖:伊朗将坚决抵制美国提出的“服从要求”
美国企图通过对抗迫使伊朗服从,那些主张与美直接谈判解决问题的人是“浅薄”的,伊朗将坚决抵制美国提出的“服从要求”。
来源:新华社2025-8-251598 -
“北溪”爆炸事件一重要嫌疑人落网 疑为破坏行动主要负责人
在意大利方面协助下,一名涉嫌参与制造“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乌克兰男子日前在意大利被捕。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8-242098 -
韩媒:韩日首脑会谈讨论对美谈判议题,石破茂“用相当长时间”向李在明分享经验
李在明23日访问日本,并于当天在东京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举行会晤。此访是李在明6月就任韩国总统后首次访日。
来源:环球时报2025-8-241781 -
泽连斯基:准备采取措施实现和平 对俄方信号持审慎态度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会晤尚未被列入日程,但普京愿在会晤议程确定后与泽连斯基会面。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8-241991 -
万斯谈与普京通话印象:他语调柔和、谨慎细致,与美媒刻画的不一致
他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几次通话中留下的印象是,普京“语调柔和”且“谨慎细致”,与美国媒体的刻画并不一致。
来源:环球时报2025-8-221581 -
关系能否恢复职务,牵动泰国政局发展,佩通坦39岁生日当天出庭接受质询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围绕佩通坦及他信的系列官司受到泰国国内外高度关注,将直接影响泰国未来的政治格局。
来源:环球时报2025-8-221796 -
不满法国将承认巴勒斯坦国,内塔尼亚胡致信马克龙下“最后通牒”,法方回击
内塔尼亚胡的指控“卑鄙”且“错误”,现在是需要“严肃认真、负起责任”的时候,而非进行“操弄”之时。
来源:环球时报2025-8-201533 -
美媒爆料:与泽连斯基及欧洲多国领导人会晤后,特朗普给欧尔班打了通电话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些欧洲领导人一度请求特朗普向欧尔班施压,使其放弃反对乌克兰加入欧盟的立场。
来源:环球时报2025-8-201556 -
马克龙称希望俄乌领导人会晤在瑞士举行,英媒爆料另一可能地点
美国总统特朗普8月18日在社交媒体“真实社交”上发文说,他已经开始安排普京与泽连斯基的双边会晤,地点待定。
来源:环球时报2025-8-194813 -
多位欧洲政要陪同,防止“白宫冲突”重演,“普特会”后泽连斯基紧急赴美
特朗普16日表示,结束俄乌冲突的最佳途径是“直接达成和平协议”,而非仅仅达成停火协议。
来源:环球时报2025-8-182149 -
美媒爆料:美阿拉斯加酒店惊现美俄元首会晤机密文件,涉多项细节安排
这些疑似美方人员意外遗留的文件,详细记录了峰会时间地点、美国政府雇员联络方式及午宴机密安排。
来源:环球时报2025-8-173380 -
俄媒公布“普特会”幕后视频:特朗普与普京“轻松闲聊”,还与俄罗斯翻译握手
尽管没有达成协议,也没有分享有关俄乌停火的任何进展细节,但特朗普在与普京交谈时还是笑了。
来源:环球网2025-8-171554 -
【解局】红毯握手、同车出行与日程变化……“普特会”细节释放出哪些信号?
这些细节究竟释放了怎样的政治信号?这场会晤又将对乌克兰停火前景和俄美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
来源:环球时报2025-8-164321 -
正视历史 守护和平——原侵华日军731部队“少年队”队员清水英男揭露历史真相
作为原侵华日军731部队“少年队”队员,他过去几十年来一直生活在悔恨之中。他希望日本政府看到并重视他的行动,正视历史、守护和平,不再重蹈战争覆辙。
来源:人民日报2025-8-152005 -
希望“停火放在第一位”,坚称领土问题不让步,欧乌给美俄峰会提条件
欧盟27个成员国中的26国12日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和平之路不能脱离乌克兰而决定,国际边界不能用武力改变”。
来源:环球时报2025-8-142444 -
墨西哥驱逐26名美国通缉的贩毒集团头目
当地时间8月12日,墨西哥将26名贩毒集团高级头目驱逐往美国。据悉,这是墨西哥与美国特朗普政府达成的最新协议。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8-132112 -
“特普会”细节公布 泽连斯基:不接受没有乌方参与的决定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于15日在美国阿拉斯加州最大城市安克雷奇举行会晤,会晤将以一对一形式举行。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8-131459 -
韩国前第一夫人金建希抵达法院 出席拘捕必要性审查
韩国前第一夫人金建希12日上午抵达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准备出席定于当地时间10时10分开始举行的拘捕必要性审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8-121507 -
泽连斯基拒绝向俄罗斯作出领土让步,特朗普:我非常、非常强烈地反对他的观点
特朗普说,“我和泽连斯基相处融洽,但你知道,我不同意他的所作所为。非常、非常强烈地反对。这是一场本不该发生的战争。”
来源:环球时报2025-8-121557 -
以军在加沙炸死数名记者惹众怒,多国就承认巴勒斯坦国施压内塔尼亚胡
半岛电视台严正驳斥了以军对谢里夫的指控,称以军针对记者的袭击是对新闻自由的压制,该媒体将追究以政府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来源:环球时报2025-8-121535 -
特朗普与普京将在阿拉斯加举行会晤,美媒爆料:白宫正考虑邀泽连斯基前往阿拉斯加
美国总统特朗普8日宣布将于15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会晤,讨论乌克兰危机。
来源:环球时报2025-8-101668 -
特朗普与普京将在阿拉斯加举行会晤,阿拉斯加州长表态
这片土地始终是“国家间的桥梁”,如今更成为地球关键区域的外交、商贸与安全的门户,“阿拉斯加已准备好举行这场历史性会晤”。
来源:环球时报2025-8-91624 -
卢卡申科:白俄罗斯与中国关系“非常牢固”
“我们之间的关系非常牢固。” 卢卡申科在采访中谈及中白关系时表示,“可以说,我们已经与他们建立了一种亲如一家的关系”。
来源:环球时报2025-8-91826 -
美媒爆:普京委托美特使向CIA高官转交勋章,后者儿子曾在俄乌冲突中作战时死亡
美国《华盛顿邮报》等媒体披露,迈克尔曾在俄乌冲突中为俄方作战,于2024年在顿涅茨克地区死亡。
来源:环球时报2025-8-91736 -
特朗普与普京将在阿拉斯加会晤,美媒爆料:泽连斯基可能参会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援引一名白宫高级官员消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可能参与在阿拉斯加举行的美俄领导人峰会。
来源:环球时报2025-8-92215 -
“加拿大对特朗普的总体印象如何?”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长这么回答......
“在加拿大,他可能是世界上最不受欢迎的政客,因为他攻击了他‘最亲近的家庭成员’,我们就是这么看待这件事的”。
来源:环球时报2025-8-837935 -
特朗普威胁接管首都后,美白宫办公厅副主任附和:华盛顿“比巴格达更暴力”
美国白宫办公厅副主任斯蒂芬·米勒在7日称华盛顿特区“比(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更暴力”,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之一。
来源:环球时报2025-8-82761 -
特朗普政府悬赏5000万美元抓捕马杜罗,委外长回应:闹剧
特朗普政府当地时间7日将悬赏金额提高至最高5000万美元,以征集有助于逮捕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的线索。
来源:环球时报2025-8-82211 -
首相谈论“无核三原则”,社会回避“二战加害者”,广岛在抗议声中纪念核爆80周年
核爆受害者纪念活动的初衷是和平反战,本应成为日本正视历史的镜鉴。但日本一味突出受害、回避加害,显示出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不足。
来源:环球时报2025-8-72219 -
“民调显示马斯克是美国最不受欢迎的公众人物”,特朗普回应:他经历过糟糕时刻,但他是个好人
美国总统特朗普回应称他不知道这项民调是否准确,同时称“我觉得他(马斯克)是个好人,他经历过一段很糟糕的时刻,但他是个好人”。
来源:环球时报2025-8-72038 -
特朗普:日本对美投资就是我们的钱,美国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日本对美国5500亿美元的投资就像“棒球球员在签合同时获得的奖金”,那就是“我们的钱”,美国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来源:环球时报2025-8-61736 -
英专家:夏季变热或令欧洲用电高峰由冬转夏,今夏热浪“巨大冲击”欧洲能源系统
接踵而至的热浪推高电力需求,空调使用量飙升令电价大幅上涨,但电力设施因天气原因严重承压,不少电厂被迫暂停生产。
来源:环球时报2025-8-51924 -
首例!日媒:日本将首次向澳大利亚出口最上级护卫舰
这是首个日本向外国出口大型成品武器装备的例子,也是第二次向外国出口成品武器。此前,日本仅向菲律宾出口过管制雷达。
来源:环球时报2025-8-51945 -
联合国官员:美以应对加沙近1400名饥民的死亡负责
美以主导出于政治动机设立的“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蓄意取代联合国主导的人道主义协调体系。这一所谓的“援助系统”,应对近1400名饥民的死亡负责。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8-32016 -
现场画面!外媒:扎波罗热核电站报告其辅助设施遭袭,现场传出爆炸声
国际原子能机构8月2日表示,其在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工作团队听到爆炸声并看到附近地点冒出浓烟。
来源:环球时报2025-8-32217 -
“已向美方发出照会”!墨总统要求美国遣返被关押在“鳄鱼恶魔岛”的墨西哥公民
辛鲍姆周三表示,墨西哥方面已向美方发出照会,并提出美方应立即遣返任何可能进入该收押中心的墨西哥人。
2025-7-311879 -
日本多地发布海啸警报 福岛第一核电站暂停核污染水排海
时51分,东京电力公司对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员工发出避难指示,并称将关注海啸信息,监测海啸是否会对核电站产生影响。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7-303860

今日推荐
-
被捕后金建希住单人牢房、睡地铺,三餐菜单曝光2025-8-13
-
“加拿大对特朗普的总体印象如何?”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长这么回答......2025-8-8
-
柬媒: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将赴华参加上合组织峰会2025-8-19
-
马克龙称希望俄乌领导人会晤在瑞士举行,英媒爆料另一可能地点2025-8-19
-
【解局】红毯握手、同车出行与日程变化……“普特会”细节释放出哪些信号?2025-8-16
-
韩媒:金建希深夜被批捕,韩国宪政史上首次出现“前总统夫妇同时被捕”2025-8-13
-
美媒爆料:美阿拉斯加酒店惊现美俄元首会晤机密文件,涉多项细节安排2025-8-17
-
“三年多来首次”,中国外长今起访问印度2025-8-18
-
美方未发正式邀请,外媒:马克龙、默茨、斯塔默尚未决定是否赴美参加特朗普与泽连斯基的会谈2025-8-17
-
特朗普威胁接管首都后,美白宫办公厅副主任附和:华盛顿“比巴格达更暴力”202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