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结40余家产学研机构,韩国集全国力量押注“K-人形机器人联盟”
此举旨在培育专注于人形机器人研发与生产的生态体系,抢占即将到来的“一家一台人形机器人”市场。
来源:环球时报2025-4-142150 -
美国纽约哈德逊河坠毁直升机所属公司被停止运营
美国纽约市哈德逊河10日坠毁直升机的运营公司纽约直升机旅游公司(New York Helicopter Tours)将立即停止运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4-141604 -
美关税政策冲击该国各行各业 婚庆行业也未能幸免
面对高额进口关税,美国婚庆行业从业者忧心忡忡,他们纷纷表示,加征关税正在让从业者和消费者承受越来越高的代价。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4-142300 -
美媒:马斯克对特朗普贸易顾问纳瓦罗爆粗口后,后者否认两人关系紧张
纳瓦罗当时称,特斯拉不是“汽车制造商”,而是“汽车组装商”,并从日本等美国贸易伙伴那里进口很多汽车零部件。
来源:环球时报2025-4-142064 -
“180度大转弯”?美偷摸豁免部分商品“对等关税”,20类产品列入其中
有统计显示,被豁免的电子产品占据中国对美出口总量的20%-25%,美国73%的智能手机、78%的笔记本电脑都在中国生产。
来源:环球时报2025-4-141048 -
英媒记者走进关税战下的义乌:多数已做好准备,将重心转向美国以外市场
经营面积达640余万平方米的义乌国际商贸城聚集了数万家供应商。随着美中两国相互威胁加征更高关税,义乌的供应商正处在贸易战最前线。
来源:环球时报2025-4-133877 -
世粮署:美方削减对阿富汗粮食援助将使数百万人断粮
美国对粮食援助的新一轮削减有可能使阿富汗本已十分普遍的饥饿状况更加恶化。世界粮食计划署仅能为一半的贫困人口提供支持,而且只能提供一半的口粮。
来源:环球时报2025-4-131251 -
美国前财长:“加征关税有正面作用”是“欺诈言论”
我认为除了向消费者转嫁更高的商品价格之外,任何关于加征关税有其他(正面)作用的言论,从根本上来说都是欺诈。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4-133216 -
在不知情情况下被带入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与特朗普共面记者,美媒发密歇根州长“尴尬”挡脸照片
《国会山报》提到,惠特默9日在华盛顿发表演讲时曾批评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她称密歇根州及该州的汽车产业经历了“艰难”的几天。
来源:环球时报2025-4-133347 -
普京:火箭和航天工业应成为俄经济增长“火车头”之一
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天在致火箭和航天工作者的贺词中说,火箭和航天工业应成为俄罗斯国民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之一。
来源:南亚网视2025-4-131281 -
中国南方航空优化航班布局、提升运力,助力中尼交流合作
此次运力提升正值中尼建交七十周年暨“中尼旅游年”之际,南航始终致力于促进中尼之间的互联互通,为两国人民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航空出行体验,助力尼泊尔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中尼友谊不断深化。
来源:南亚网视2025-4-111797 -
泽连斯基:乌克兰愿意为美国未来军援支付500亿美元
据报道,泽连斯基表示,拜登政府拨给乌克兰的援助资金尚未用尽,但乌克兰希望特朗普政府提供额外的一揽子计划。
来源:环球时报2025-4-112694 -
特朗普威胁:若有关国家在90天关税暂停期无法与美达成协议,美将恢复加征关税
特朗普新一轮威胁引发争议,有美国网友愤怒表示,“让我们再次搞砸这个国家!!!”
来源:环球时报2025-4-111513 -
特朗普支持者、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敦促美方停止对华贸易战:豆农生计岌岌可危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接受该媒体采访时,敦促特朗普停止发起与中国的贸易战,并表示目前的情况让豆农“非常担忧”,豆农的生计岌岌可危。
来源:环球时报2025-4-112770 -
菲律宾一客机舱内突冒烟雾 紧急降落日本羽田机场
该航班于9日晚上10点左右离开马尼拉。菲律宾交通部长文斯·迪松表示,紧急降落后,所有乘客和机组人员均安全。
来源:环球时报2025-4-101366 -
香港特区政府:强烈不满美国向香港产品进一步加征所谓“对等关税”
“美国针对从来不设关税的香港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完全违反常理,脱离事实,充分突显其为打压对手的野蛮行为”。
来源:环球时报2025-4-101389 -
国际民调机构:日本民众“生活质量满意度”调查位列倒数第四
日本民众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和期望值在30个受调查国家中位列倒数第四。这一结果引发了对日本社会幸福感现状的广泛关注。
来源:环球时报2025-4-101495 -
德国奥迪,大消息!暂停向美国经销商交付新车
之前德国出口到美国的车辆大概只需要交2.5%的关税,而美国新关税政策出台后,这一税率提高到10倍,也就是25%。
来源:央视财经2025-4-101988 -
美国加关税还想要鸡蛋?多国回复:不给!
欧盟委员会7日提议,对部分美国产品征收25%关税,其中就包括鸡蛋。有意思的是,持续遭遇“蛋荒”的美国最近正在四处“求蛋”。
来源:央视财经2025-4-102998 -
节庆方式将改变,日常生活受影响,美民众“蛋荒”未解又遇关税“回旋镖”
有金融分析师警告称,受关税影响,进口鸡蛋的成本将会增加,零售商和供应商可能会将上涨的成本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来源:环球时报2025-4-91952 -
亿万富豪损失惨重,各界批评声音四起,美媒警告关税战或面临“丑陋终局”
但他近日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警告称,关税政策对美国企业的影响是严峻的,各企业可能不得不削减研发团队或员工规模。
来源:环球时报2025-4-91448 -
港媒:7.9亿人次,中国清明假期出行量创新高
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消息,4月4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009.3万人次,创今年以来单日旅客发送量新高。
来源:环球时报2025-4-81395 -
美媒关注华人“众筹”包场看《哪吒2》:观影活动带来“情感联系”
“我很自豪中国的电影能够打入全球票房前十。希望我的孩子能接触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不要忘了自己的根。”
来源:环球时报2025-4-74195 -
外媒:关税或将致美国日用品全面涨价
根据最新数据,在美国购买的服装和鞋子中,约有97%来自进口,主要是从亚洲国家进口。此外,许多美国品牌也严重依赖亚洲国家进行生产。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4-72441 -
“我该在关税实施前买什么”?美媒给民众列“购物清单”,绕不开“中国”
4日,美国《新闻周刊》列出了10种会因关税价格上涨的商品,其中智能手机、家用电器、服装、玩具这四类商品主要依赖“中国制造”。
来源:环球时报2025-4-71767 -
反噬开始!美国人疯狂囤货! 每个家庭每年平均损失3800美元购买力
随着“对等关税”的行政令的宣布,此举引发美国经济学家和商界人士的强烈担忧,认为加征关税将推高物价,最终转嫁给消费者。
来源:环球时报2025-4-61104 -
电视、电脑、汽车……美民众担忧物价上涨狂囤“大件”
报道称,由于购车者试图避开4月3日生效的、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的政策,美国3月份汽车销量飙升11.2%。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4-62563 -
阿尔及利亚媒体:中国商品领跑阿尔及利亚,其中手机最畅销
具体到中阿贸易的各个门类,包括手机在内的各类电话是2023年在阿尔及利亚最畅销的中国商品,贸易额高达573亿第纳尔。
来源:环球时报2025-4-42713 -
美国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石破茂再回应:这是一场“国家危机”
日本首相石破茂4日再回应称,“特朗普政府对日本商品加征关税是一场‘国家危机’,政府正与各方尽最大努力减轻影响”。
来源:环球时报2025-4-43303 -
特朗普汽车关税来袭 美新车价格将迎大涨 工薪阶层首当其冲
分析指出,美国政府认为加征关税可以让美国消费者购买本国产品,从而最终实现美国所谓的“重振制造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4-31313 -
台积电白去了?特朗普记者会再提“台夺走美芯片”,岛内网友怒批
特朗普日前表示将对电脑芯片、半导体进口课征高关税,并再度称98%的芯片生意都跑到台湾,希望这些产业回到美国。
来源:环球时报2025-4-31313 -
外媒: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目标甚至包括无人荒岛
法新社最新报道称,特朗普发动上述全球性的关税攻势,即使是世界上最偏远的角落也无法避免,甚至包括无人居住的荒岛。
来源:环球时报2025-4-32108 -
泰国总理回应特朗普“对等关税”:已准备“强有力计划”应对,并将与美方进行谈判
在特朗普亮出“对等关税”牌后,据《曼谷邮报》最新报道,泰国总理佩通坦3日称将与美国就关税进行谈判。
来源:环球时报2025-4-32315 -
日本4月份有超4000种食品计划涨价,主要包括啤酒、食用油、火腿等
这是自今年1月以来,单月提价商品数量连续4个月保持增长,也是自2023年1月以来,时隔一年半再次有超过4000种商品价格上涨。
来源:环球时报2025-4-21095 -
盒马上线“健康生活频道”:近2000款商品有了专属健康标
简化近2000款健康相关商品的营养标签,清晰标注不同商品的营养成分、能量等顾客普遍关注的信息,方便顾客决策、选购。
来源:环球时报2025-4-21111 -
马斯克的钱白撒了?美国史上最昂贵司法选举结果出炉,胜选法官:我们赢了全世界最有钱的人
“我从来没想过我会在威斯康星州为了正义和全世界最有钱的人对抗,”苏珊·克劳福德在胜选后说,“并且我们赢了。”
来源:环球时报2025-4-21207 -
人类首次绕地球两极飞行,能看到什么?
报道称,虽然有很多卫星的运行轨道会经过地球两极,但人类还没有飞过这样的路线。“这意味着人眼很难有机会从太空观察地球两极。”
来源:环球时报2025-4-21857 -
美国“对等关税”靴子将落地,全球市场不安加剧
风暴即将袭来,投资者的担忧加剧,已有不少美国本土企业采取游说措施,寻求豁免。还有分析认为,“关税风暴”可能成为美国“经济衰退的诱因”。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5-4-21574 -
老铺黄金2024年实现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254%
老铺黄金2024年实现销售业绩98.0亿元(含税),同比增长166%;实现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254%。
来源:环球时报2025-4-14764 -
英媒:全球科技历史性转折,中国企业“正掀起海啸”
华盛顿智库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去年9月的报告指出,中国正“迎头赶上,在许多情况下,速度极快且规模巨大”。
来源:环球时报2025-4-11230 -
美媒:特朗普称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访问沙特等国,将是他第二任期内首次出访
据美国Axios新闻网当地时间3月30日报道,消息人士称,特朗普正计划5月中旬访问沙特阿拉伯,这将是他重返白宫后首次出访。
来源:环球时报2025-4-1959 -
特朗普回应马斯克“特殊政府雇员任期”:总有一天他会回去运营公司,会尽可能留住他
“在某个时候,埃隆(马斯克)会想回到他的公司。”特朗普补充说,他认为马斯克在公共领域受到了“很糟糕”的对待。
来源:环球时报2025-4-11615 -
施压盟友增加军费,涉台被列优先事项,美媒曝光五角大楼机密文件
由美防长赫格塞思签署的一份机密级内部指导备忘录显示,美国将阻止中国大陆“夺取”中国台湾、加强美国本土防御列为主要优先事项。
来源:环球时报2025-3-311191 -
409家!中国“独角兽”数量位居全球第二,分布于12个领域
公开资料显示,独角兽企业一般指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且具备独有核心技术、独特竞争优势和市场潜力的未上市公司。
来源:环球时报2025-3-31919 -
特朗普称“不在乎”汽车制造商因关税涨价
特朗普表示,他并没有警告汽车行业高管不要涨价,他对外国制造汽车征收永久性关税将促进美国工厂的发展,并相信此举将增加美国制造汽车的销量。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3-302041 -
与芬兰总统打完高尔夫球后,特朗普发文宣布:美国将从芬兰购买“急需的”破冰船
“斯图布总统和我期待加强美国与芬兰间的伙伴关系,这包括为美国购买和开发大量急需的破冰船,为我们国家和世界带来和平与国际安全。”
来源:环球时报2025-3-302048 -
今年首趟南亚班列新能源汽车从西藏樟木口岸出境
这是西藏自治区今年迎来的首趟新能源汽车南亚班列也是自樟木口岸出口的首批南亚班列新能源汽车,聂拉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靠前服务,高效完成新能源汽车出口保障工作。
来源:西藏边检总站2025-3-292087 -
生态环境部:移动源已成为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来源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介绍,2023年,全国移动源污染物排放总量为1924.6万吨,同比下降4.9%。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5-3-281025 -
马克龙:美加征关税不是好主意 必要时欧洲将反制
他已向美国总统特朗普表明,加征关税不是一个好主意。实施关税政策将破坏全球供应链,短期内会引发通胀并导致失业,这对美国和欧洲经济均无益处。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3-282325 -
揭开海外领养黑幕,敦促政府正式道歉,韩报告称韩国儿童“像行李一样”被送往海外
据报道,韩国目前仍是全球最大的“婴儿出口国”之一。据官方统计,截至2023年,海外领养的韩国儿童已接近17万名。
来源:环球时报2025-3-282059 -
平均年龄达61岁!韩媒:韩森林防火队伍严重老龄化成巨大隐患
这一悲剧性灾难将韩国基层应急救援体系的结构性缺陷暴露无遗,尤其是森林防火队伍严重老龄化问题引发韩各界强烈反响。
来源:环球时报2025-3-281715

今日推荐
-
法媒:巴黎为塞纳河申请“法人资格”,通过后塞纳河将正式拥有“生存权”2025-6-6
-
继“天价发卡”后,巴黎世家4500元女士半身裙酷似男士平角内裤2025-6-4
-
华尔街投行齐声看跌:美元恐将跌至疫情低点2025-6-4
-
第三届中国链博会将于7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举办,英伟达将首次亮相2025-6-18
-
印坠机事件让波音再陷信任危机,美媒:此次事故怕要让波音好势头戛然而止2025-6-16
-
美媒:破坏贸易将让美国经济损失3000亿美元2025-6-16
-
放弃发表公报,讨论温和议题,G7峰会选在加拿大百人小镇举行2025-6-17
-
外媒透露苹果液态玻璃的背后意图:AR眼镜2025-6-16
-
涉波音,美发布紧急安全公告:尽快改进737 Max飞机发动机2025-6-20
-
签约奖金高达1亿美元,美国科技巨头砸重金争抢稀缺AI人才2025-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