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骞当年开辟的大通道上,“哈密瓜节”与乌兹别克斯坦“甜瓜节”遥相呼应——新丝路上的“甜蜜纽带”(边城见闻)
哈密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是古丝绸之路重镇,素有“新疆门户”“新疆缩影”之称。
来源:人民日报14分钟前34 -
鸡蛋里的温暖故事 “飞虎队与中国人民结下深厚友谊”
80年前,面对极端艰难的处境,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并肩作战,取得了胜利。这对今天是一个启示,中美通过合作,我们可以携手共赢。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9-61998 -
八大纪念馆里的抗战故事系列:东北烈士纪念馆,“英雄之枪”打响抗联精神
在所有馆藏文物中,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赵尚志牺牲前使用的手枪,是最具典型性和革命意义的代表之一。
2025-9-41749 -
八大纪念馆里的抗战故事系列:“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面校旗点燃民族火种
竞存中学校旗展现了爱国教育家在极其艰难的岁月中,仍将教育置于首位,坚持为国家培养抗战力量,这在当下仍具有深刻的现实价值。
来源:环球时报2025-9-42372 -
八大纪念馆里的抗战故事系列: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一台打字机让世界看到新中国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特别推荐馆内珍藏的一件国家一级文物,一台锈迹斑驳的英文打字机。
2025-9-41929 -
八大纪念馆里的抗战故事系列:腾冲博物馆,司城禁钟与远征军共守“生命线”
腾冲博物馆馆藏的司城禁钟作为滇西抗战的“亲历者”,昭示着人们:铭记历史,警钟长鸣,珍爱和平。
来源:环球时报2025-9-41988 -
愿做民心相通的“搭桥人”——“我和中国的故事”征文作者畅谈民间友好事业
人民日报社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发起“我和中国的故事”征文活动,获得全球知华友华人士的高度关注和热情支持。
来源:人民日报2025-8-42403 -
一个北回归线上的千年边城,成为连通周边重要桥梁——那坡 那歌 那花朵(边城见闻)
那坡县的名字来历也很特别。“那坡”壮语意为“山坡上的田”,原是当地一个村名。
来源:人民日报2025-7-302791 -
辉煌60年·我们的家园 | 八廓社区的温情日常:我们这儿各族居民,都是一家人
“远亲不如近邻。”在拉萨市八廓社区的曲苏大院里,这句古老的谚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5-7-273049 -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丨湖北姑娘在彩虹布拉克景区续写“文秀”的故事
“牧民转场的壮阔、人与人之间不加修饰的纯粹情感,那种原始又蓬勃的生命力,让我根本舍不得离开。”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2025-7-272386 -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丨俄罗斯姑娘在新疆小巷里探寻民族团结密码
“这树不仅是自然奇迹,更是咱巷子里民族团结的象征,百年情谊都藏在交错的枝干里,巷子名字也由此而来。”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2025-7-272339 -
这里连通东西方的“玉石之路”,据说比丝绸之路还古老——探寻“和田玉”的交流传奇(边城见闻)
考古与文献资料表明,东西方交往史中,除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还有一条更为古老的贸易通道——“玉石之路”。
来源:人民日报2025-7-241865 -
探访中蒙最大陆路口岸城市“斑斓之城”二连浩特——中国“北大门” 留学“大热门”(边城见闻)
二连浩特也被誉为中国的“北大门”,是中蒙铁路自蒙古国进入中国的第一站。
来源:人民日报2025-7-231794 -
“这称得上是一场战斗”,在“锋刃”现场直击国际狙击手巅峰对决
“锋刃”竞赛不仅是参赛各国“神枪手”同场竞技的赛场,也是世界一流狙击器材展示卓越性能的舞台。
来源:环球时报2025-7-214538 -
2025凉山彝族火把节启幕:火映千年文化 情燃全域狂欢
来源:南亚网视2025-7-192461 -
【史海回眸】1972年,“康康”“兰兰”掀起日本首次“熊猫热”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中日友好使者”,1972年10月28日,第一对大熊猫“康康”“兰兰”乘坐飞机东渡日本,见证中日邦交正常化。
来源:环球时报2025-7-43104 -
伊朗教授在华感受波斯语学习热情:“希望和学生一起感受中国生活”
这得益于中国同世界各国保持着广泛紧密的经贸关系,中国目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向世界最大经济体进发的过程中,完善的外语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助力。
来源:环球时报2025-5-164817 -
索玛雅:灶台烟火不语,心有热爱滚烫
小姑娘不负众望,从初入职场的新人,到如今收获升职加薪,她用勤奋敬业的态度,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成长故事。
来源:中国水电-萨格玛塔电力有限公司2025-5-159215 -
何以中国丨中国超有young:西班牙小哥的茶香奇遇记
苏诺伊与中国的缘分,始于他小时候的餐桌上。他的爸爸是个中餐爱好者,每周都会带全家去中餐馆品尝美食。
来源:中国日报网2025-4-225579 -
德国师生探访大熊猫故里:真实的中国不该只在旧课本中
4月14日,参与青年使者交流学习计划(YES项目)的17名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师生来到大熊猫的故乡中国四川交流。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5-4-216037 -
越南医生讲述在华经历:“这是我的第二故乡”
正如该医院院长所说,医生可能有国籍之分,但医疗关怀是无国界的。正是像陈氏莺这样的人的奉献精神,不断地增进着中越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来源:环球时报2025-4-154887 -
从君主专制到民主共和:尼泊尔 1990 年人民运动全纪实
1990 年尼泊尔人民运动的历史回响,在南亚民主进程中始终激荡着变革的力量。这场发生在喜马拉雅南麓的非暴力抗争,不仅终结了尼泊尔长达 30 年的君主专制,更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远的地区影响,成为 20 世纪末全球民主化浪潮中的重要…
来源:南亚网视2025-4-109369 -
俄媒:用技艺和真诚赢得认可,“靠谱理发师”李晓华火爆网络
近日,湖南怀化一位名叫李晓华的理发师因精湛的技术和“听得懂顾客需求”的服务态度在网络上迅速走红。
来源:环球时报2024-11-304478 -
2024“东盟伙伴”媒体合作周在广西开幕
2024-11-94666 -
他们是纯正汉族人,人口超过1亿,说的正宗汉语,我们却听不懂
来源:南亚网视2024-11-48096 -
我国唯一富过17代的家族,坐拥上海近一千栋房屋,子孙大都上哈佛
大家可能想象不到,像是卡达尔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卢浮宫及其前面的玻璃金字塔,还有华盛顿的国家艺术馆,其实都是一个人设计的。 而且这个人还是中国人,他就是世界上的“最后一个现代设计师”——贝聿铭。
来源:南亚网视2024-10-314787 -
新成果+1 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分中心在哈萨克斯坦成立
来源:央视新闻2024-10-226956 -
(走进中国乡村)古长城脚下看变迁:从防御外敌到敞门迎客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10-214482 -
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西安开幕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10-205772 -
甘肃临夏“石榴花开”研学之旅: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10-179071 -
万人说新疆|新疆何以“圈粉”“洋老外”?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10-115786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中国人“种菜天赋”有多强?戈壁荒漠变“智慧农场”
戈壁滩、盐碱地,都挡不住中国人开荒种地的热情。近日,记者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多个农业园区和示范基地,看到无人机、机器人、智慧大棚、数字化管理系统等“扎根”田间地头,以更少的能源消耗,种出更优质的农作物。智慧农业、生态农业…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10-78886 -
文旅观察:古建游成中国“Z世代”长假心头好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10-46368 -
(文化新纪行)文物触手可及 中国丝绸博物馆让世界藏品“云上”邂逅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9-114694 -
感受丝路文明,多国留学生探访古丝路上的中国城市
来源:中新网2024-9-912019 -
中国—东盟信息港助力建设“数字丝绸之路”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9-76352 -
意大利七旬旅者徒步古丝绸之路 向世界分享真实见闻
74岁的意大利女旅行者维恩娜·卡马罗塔于8月29日经由伊尔克什坦口岸从吉尔吉斯斯坦入境中国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开启了在中国境内的“古丝绸之路”之旅。日前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她说:“作为马可·波罗的追随者,我希望用双脚…
来源:中新社2024-9-34912 -
一列火车游遍新疆南北!“丝路号”古丝绸之路旅游专列开行
8月28日,Y413次“丝路号”旅游专列从古丝绸之路起点西安始发驶向新疆。列车经停新疆喀什、阿勒泰、乌鲁木齐等地,串联沿途多个旅游景区,乘车旅客可一次游遍新疆南北。
来源:央视新闻2024-8-309736 -
中非合作论坛|跨越国界的“木雕故事”
2018年,首批21名来自刚果(布)的留学生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来到位于浙江金华的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学习木雕技艺,成为浙江省首批木雕艺术类专业留学生,自此拉开了东阳与刚果(布)国际友好交流的序幕。
来源:新华社2024-8-298743 -
新疆内蒙古共建草原丝绸之路文化合作发展平台
为共同推进新疆、内蒙古两地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8月24日,在内蒙古博物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协会和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协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并举行交流座谈会。
来源:南亚网视2024-8-262919 -
《黑神话:悟空》持续火爆,中国文化全球圈粉
《黑神话:悟空》于北京时间8月20日正式上线。塔斯社关注到,这款游戏发布后不久,就登上全球知名游戏平台Steam最受欢迎游戏排行榜榜首。首发当天,最高同时在线玩家数已突破220万。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8-2410736 -
中越班列打造国际贸易“大通道”
据国铁南宁局统计,7月份,广西始发中越班列发送货物突破1922标箱,为今年以来第三次刷新单月货物发运量最高纪录。截至7月31日,今年累计发送6850标箱、同比增长16倍,为促进中越经贸往来搭建了新的“快车道”。
来源:经济日报2024-8-202965 -
从福建出发:“丝路海运”成“黄金水道”
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启航之地,自古便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如今,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丝路海运”从这里出发,正成为连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黄金水道”。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8-183471 -
塞上江南写新篇丨一碗八宝茶里的丝路故事
央视记者跟随“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塞上江南写新篇”集中采访活动采访团来到了宁夏吴忠,沉浸式体验这座城市独特的早茶文化。
来源:新浪网2024-8-133330 -
泰国泰中文联举办“金雨花”诗歌节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7-232867 -
两岸青年画家杭州写生创作 纵情笔墨以画会友
7月20日,由两岸艺术家和两岸青年画家共同创作的70幅作品在浙江杭州连横纪念馆展出。在这些作品中,既能一览江南美景,也能看到台湾风情,大家纵情笔墨、以画会友,推动两岸艺术文化交流。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7-215878 -
甘肃庆阳与百度联合:千帆大模型能力中心落户黄土塬
18日,百度智能云主旨讲演暨千帆大模型(庆阳)赋能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在庆阳举行,共话大模型时代新机遇,共探AI时代创新生态,共同见证西部领先的大模型能力中心落地庆阳。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7-198064 -
甘肃庆阳打造AI产业基地 赋能数字经济发展
革命老区庆阳向外界展示了当地数字经济如何从“一张白纸”到“一片热土”,从“破冰试水”到“数起云涌”,从“赶跑跟跑”到“并跑领跑”,走上了换道超车、后来居上的跨越之路。
来源:中新网甘肃2024-7-710335 -
能源新都庆阳全新视角亮相 “中国算谷”招牌成招商“香饽饽”
综合能源、油煤气化工、数字经济、装备制造4条千亿级产业链和中医药康养、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绿色环保4条百亿级产业链,是庆阳市此次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
来源:中新网甘肃2024-7-75182 -
哈萨克斯坦姑娘的“中国缘”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洋媳妇”纳塔利娅·莫伊塞耶娃(Natalya Moisseyeva)和丈夫还有三个孩子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来源:中国日报网2024-7-611064 -
习言道|这几位哈萨克斯坦人,被习近平称为友好使者
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媒体发表题为《同心笃行 续写中哈关系新篇章》的署名文章,其中,几位有着特殊中国故事的哈萨克斯坦人,被习近平称为“新时代中哈友好的使者”。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7-33149 -
中文学习开阔视野,民心相通走深走实!《环球时报》记者在哈萨克斯坦感受中国文化热潮
7月2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国际机场,当地少年儿童唱起了中文歌曲《歌唱祖国》,欢迎中国国家主席到访。
来源:环球时报2024-7-310193 -
粤港澳大湾区首列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开行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6-224459 -
外国旅行商点赞中国之旅,“在中国旅游,体验很不错”
近日,来自西班牙、法国、德国、新西兰等国家的近百位旅行商来到北京、上海、重庆、西安、成都、武汉等地,观赏自然风光,体验文化风情。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6-224472 -
甘肃庆阳“数起云涌”锚定算力新赛道 加速建设算力高地
庆阳市将深刻把握人工智能时代算力发展脉搏,定位智算、链接智能、发展智产,加速推进10大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全力打造数字经济千亿级产业链。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6-204370 -
韩媒关注“福宝”在华亮相:“又见‘福宝’,可爱依旧”
12日上午,大熊猫“福宝”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正式与公众见面。这是“福宝”今年4月自韩国返回中国后,首次与公众见面,受到韩媒关注。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6-134434 -
敦煌千年端午雅趣掀“新潮”
“登高滑沙与赛龙舟同在,粽糕与粽子共享。”6月10日,是中国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在“丝路重镇”甘肃敦煌不仅保留了登高滑沙、喝雄黄酒、戴花绳等传承千年的端午雅趣,敦煌文献中未曾记载的赛龙舟、吃粽子等南方水乡的“独家记忆”…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6-113749 -
“三北”行记|科尔沁沙地:从“一树独绿”到“万树成荫”
“你看,开黄花的是柠条,宝塔形状的是樟子松,远处那棵大树是五角枫。”走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境内的一处科尔沁沙地治理区,林业工作站站长朝克吐聊起各种草木来如数家珍。
来源:新华社2024-6-105272 -
首次进入欧洲!中国研制的匈塞铁路高速动车组在塞尔维亚亮相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塞尔维亚当地时间6月7日12时(北京时间6月7日18时),中国研制的匈塞铁路高速动车组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泽蒙车辆段亮相,这是中国铁路技术装备与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来源:央视新闻2024-6-815308 -
新的全国大比拼,马上开打
端午渐近,一场新的全国大比拼也将拉开大幕。 比玩法。湖南提了旅居康养、工业旅游、低空旅行、高品质住宿、房车露营、音视频、数字文旅、文化创意、历史文化街区提质9个重点业态;新疆准备大力发展探险游、研学游、康养游、沙漠游、低空…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6-82836 -
山丹炒拨拉:烟火共舞中的烹饪“武学”
在中国武侠小说中,常用“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来形容“以快制胜”的江湖世界。而在甘肃张掖市山丹县,一道以制作美食动作而得名的“炒拨拉”,亦是在目不暇接的烟火共舞中转眼淬炼而成,仿若刀光剑影中的“武林大会”。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6-66430 -
“黄河之魂——马来西亚归侨艺术家黄国强回顾展”在京开幕
据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5月28日,由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黄河之魂——马来西亚归侨艺术家黄国强回顾展”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以下简称“侨博”)开幕。
来源:南亚网视2024-5-296319 -
“藏族民歌弹唱故里”甘肃玛曲非遗数字化焕新生
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文化馆馆长拉毛卓玛19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介绍说,近年来,该县通过拍摄非遗宣传片、数字化整理非遗档案、非遗传承人线上教学等方式,让草原上的说唱内容得以永久保存,依托网络平台让非遗走近年轻人。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5-226679

今日推荐
-
全球媒体聚焦丨英媒:“他的生命归功于中国渔民”2025-8-23
-
八大纪念馆里的抗战故事系列:“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面校旗点燃民族火种2025-9-4
-
鸡蛋里的温暖故事 “飞虎队与中国人民结下深厚友谊”2025-9-6
-
八大纪念馆里的抗战故事系列:腾冲博物馆,司城禁钟与远征军共守“生命线”2025-9-4
-
八大纪念馆里的抗战故事系列: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一台打字机让世界看到新中国2025-9-4
-
八大纪念馆里的抗战故事系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论持久战》照亮抗战胜利道路2025-9-4
-
八大纪念馆里的抗战故事系列:东北烈士纪念馆,“英雄之枪”打响抗联精神2025-9-4
-
张骞当年开辟的大通道上,“哈密瓜节”与乌兹别克斯坦“甜瓜节”遥相呼应——新丝路上的“甜蜜纽带”(边城见闻)14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