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报:中国着手扩大“人才红利”
观察人士指出,中国越来越多地使用“人才红利”的概念,该概念强调的不是人口数量,而是教育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而中国的这些指标一直在上升。在中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14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过2.4亿。
来源:参考消息网2023-5-71230 -
国际锐评|看“黑客帝国”这只利爪如何作恶
“我们撒谎、我们欺骗、我们偷窃。”美国政客关于中情局的这句经典“名言”广为流传。事实上,在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后,这句话还应该有后半段——“我们监听,我们攻击,我们煽动”。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5-61167 -
“美对华经济战将给所有人、尤其是美国人带来后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从长远来看,美国和中国集团的形成可能使全球产出减少多达2%。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美国将在被放弃的产出中占据大量份额。
来源:参考消息2023-5-31750 -
日媒评村上春树新书《城市和那堵不确定的墙》
按照哲学家阿兰·德博顿的说法,瘟疫不过是宇宙中不变法则的戏剧性呈现。我们人类没有根治疫病的对策,但也不能放弃战斗,只能在生与死、希望与绝望之间徘徊。村上花了43年写出了这个真理。
来源:参考消息2023-4-302063 -
外媒述评:中国“航天日”精彩活动登场
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中科院联合发布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彩色影像图,标志着中国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了一批原创科学成果。
来源:参考消息2023-4-261430 -
【央视快评】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
“中方愿同各国一道,努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为人类探索现代化道路和更好社会制度提供新助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来源:央视网2023-4-231090 -
敲错门竟遭枪击,美国社会“人人自危”
4月19日报道称,18日凌晨,美国得克萨斯州两名高中啦啦队队员在该州奥斯汀市一个停车场遭到枪击,原因是其中一名受害者不小心上错车。仅仅因为一个小疏忽就惹上杀身之祸,暴露安全感缺失下美国社会“人人自危”的现实。
来源:海外网2023-4-211376 -
【中国网评】滥施监控、操纵舆论,这便是美式“言论自由”?
日前,美国社交平台推特的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接受采访时称,美国政府可以“完全访问”该平台用户的私信,而知道这一信息让他“大吃一惊”。
来源:中国网评论员2023-4-202038 -
外交部发言人评七国集团外长会涉台言论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7日就七国集团外长会涉台言论答记者问时指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不容任何外部干涉。要维护台海局势稳定和地区和平安宁,就要旗帜鲜明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分裂活动。
来源:新华网2023-4-181828 -
【中国网评】人民币国际化再破局,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势在必行
近期,人民币国际化“再下一城”。3月29日,巴西政府表示,已与中国达成协议,不再使用美元作为中间货币,而是以本币开展贸易结算。这意味着中国与巴西在未来可以绕过美元,直接用人民币兑换雷亚尔进行大规模贸易和金融交易。这也意味着…
来源:中国网2023-4-92007 -
惊喜!海洋8300多米深处仍有鱼
南亚网视讯 据日本《读卖新闻》4月4日报道,日本 东京海洋大学等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4日宣布,在日本南部的伊豆小笠原海沟水深8336米处,成功拍摄到了深海鱼游动的图片。它们作为“海洋最深处的鱼”,被授予吉尼斯世界纪录。
来源:参考消息网2023-4-82243 -
【中国网评】洪都拉斯与台湾“断交”,再证“台独”是绝路死路
3月26日,洪都拉斯政府宣布与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几个小时后,该国外交部长雷纳在北京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洪都拉斯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至此,台湾当局所谓的“邦交国”降至历史…
来源:中国网评论员2023-3-281757 -
普京俄将在白俄罗斯部署战术核武 美西方震惊!
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式结束了对俄罗斯的国事访问。这次访问是一次友谊、合作、和平之旅。在访问俄罗斯前夕,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报》上发表文章称,“10年来,我8次到访俄罗斯,每次都乘兴而来,满载而归,同普京总统一道开启了中…
来源:环球时报 |2023-3-271939 -
火星土壤或适合种植水稻
南亚网视讯 据美国《科学新闻》双周刊网站3月17日报道,行星科学家阿比拉什·拉马钱德兰3月13日在美国举行的月球与行星科学大会上报告说,火星土壤可能含有种植水稻所需的所有营养物质。水稻是人类最重要的食物之一。不过,火星表面有高氯…
来源:参考消息网2023-3-213140 -
国际热评:止不住的枪击惨案应由美国政客买单
南亚网视讯 据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美国国防部数据显示,从2003年到2010年的七年间,有4421名美军死于伊拉克战争。而根据美国枪支暴力档案数据,仅2022年一年间,美国与枪支有关的死亡人数就多达44143人,是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死亡人…
来源:中新网2023-3-101294 -
古特雷斯:全球男女平等仍是遥远目标
南亚网视讯 据法新社3月6日报道,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6日哀叹,全球男女“平等”成了一个越来越遥远的目标,至少要在“300年后”才能实现。
来源:参考消息网2023-3-81837 -
团结奋进新征程,同心共圆中国梦
东风浩荡,气象万千。在充满希望的春天里,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即将开幕。新征程新目标新气象。开好这次政协大会,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共识、汇聚磅礴伟力。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2023-3-41258 -
孙佳山 张泰旗:围绕元宇宙的金融泡沫破灭了吗
南亚网视加德满都3月3日 据环球时报3月3日电 自2021年所谓的“元宇宙年”以来,元宇宙的热度已经明显消退。近期,Meta、字节跳动、腾讯等科技企业相继对元宇宙业务作出调整,变更业务发展路径或缩减人员配置。可以看到,抛开远没有兑现的…
来源:环球时报2023-3-31413 -
美国升级对华“芯片战”自毁长城,危害世界
据媒体报道,美国近期已经与日本和荷兰达成协议,将共同限制向中国出口先进芯片制造设备——其中很可能就包含中国目前大量进口的深紫外光刻机(DUV)。
来源:中国网评论2023-2-171323 -
印度经济稳定性经受考验
近期,多家国际机构认为,在2022年艰难复苏后,印度经济在2023年将迸发更多活力。但是,随着国内外形势日趋复杂,以及印度国内产业现代化程度加深,并且越发与国际接轨,随之而来的种种风险点正考验着印度经济大盘的稳定性。印度国内经济…
来源:经济日报2023-2-76457 -
【国际锐评】气数已尽的北约在亚太翻不起浪
1月31日晚,在日本访问的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发表联合声明,声称双方将在海上安全、网络空间、军备控制等领域展开合作,同时不忘拿中国军力以及台湾问题说事。日本媒体称,这是近6年来北约秘书长首次访日,日本和北…
2023-2-31391 -
光明网评论员:向着更美好的明天,进发!
律回春渐,新元肇启。迎着农历癸卯兔年的第一缕霞光,我们向全国各族人民拜年!向那些节日期间仍然坚守岗位的劳动者们,献上最诚挚的祝福和问候!
来源:光明网2023-1-262185 -
【中国网评】“弱主”麦卡锡切勿掉入自我编织的反华陷阱
美国政坛的分裂并没有因中期选举的结束而缓和。共和党赢得众议院后的“分赃不均”反而加剧了党内矛盾。在共和党内极右派的阻挠下,众议院多数党领袖凯文·麦卡锡通往众议院议长之路显得异常坎坷。
来源:中国网2023-1-131811 -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新华社再发三连评!
近来,全国不少地方接连开工、竣工一系列重大项目,烟火气、忙碌劲儿逐渐回升,折射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
来源:新华网2022-12-272314 -
【中国网评】“美国优先”挑战国际规则,伪多边主义不是霸权的遮羞布
美国这一系列遏华制华操作无不透露着“美国优先”的傲慢,以及无视国际贸易规则的蛮横。因此,中国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是以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2-12-272791 -
中国抗疫这三年|“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近期,不少人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的“阳性”检测结果,分享病愈历程,推荐治疗经验,在网上形成了看得清、用得明的“民间防疫指南”。
来源:新华网2022-12-202279 -
钟南山院士解答防疫新阶段百姓关切点:发热是否上医院?感染新冠怎么办?
春运来了怎么做好个人防护?发热是否要上医院?感染新冠怎么办?有没必要囤积药物?还要不要戴口罩?……12月9日,钟南山院士接受新华社独家专访,就群众关心的七大焦点问题一一解答。
来源:新华网2022-12-112077 -
【国际锐评】这种“美式流行病”拷问华盛顿政客良心
当地时间22日,美国弗吉尼亚州切萨皮克市一家沃尔玛超市发生枪击事件,造成多人伤亡。此前三天,美国科罗拉多州一家夜店发生枪击事件,造成5人死亡、25人受伤。这也使得美国大规模枪击案连续第三年突破600例。“我看到了枪。枪声一轮接着…
来源:国际锐评2022-11-242797 -
社评:APEC会议将是美国信誉的一个检验场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巴厘岛峰会刚刚闭幕,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1月18日在泰国曼谷正式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将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中国关于深化亚太合作、促进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主张…
来源:环球时报2022-11-183391 -
伊朗轰炸伊拉克北部“恐怖组织”据点
伊拉克北部库尔德自治区(库区)安全部门消息人士表示,伊朗14日越境轰炸库区,造成1人死亡、至少10人受伤。伊朗媒体同日报道,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对伊拉克北部“恐怖组织”发动了新一轮打击。
来源:新华网2022-11-152644 -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发生爆炸已致6死81伤
近日,美国南亚和中亚事务助理国务卿唐纳德·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敦促莫迪政府恢复印度非法占领的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地方选举和政治权利,并解决印度非法占领的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所有侵犯人权的行为。
来源: 巴基斯坦华商特刊2022-11-142522 -
《幸福终点站》原型伊朗男子在巴黎戴高乐机场去世
据英国《卫报》、美国《纽约邮报》消息,曾在巴黎戴高乐机场生活了18年,为2004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电影《幸福终点站》提供了灵感,也即该电影原型人物——伊朗男子梅安·卡里米·纳瑟里12日在戴高乐机场去世。
来源:环球网2022-11-132440 -
IMF向孟加拉国提供巨额贷款,但有何条件?
孟加拉国财政部长穆斯塔法·卡马尔(AHM Mustafa Kamal)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已同意分7期向孟加拉国提供45亿美元的贷款。
来源:孟加拉商业情报2022-11-127995 -
马尔代夫首都发生火灾 至少10人死亡
当地时间10日零时30分左右,马尔代夫首都马累市一个外籍劳工住所发生火灾,经当地消防部门确认,已造成至少10人死亡,数人受伤。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11-113818 -
斯里兰卡国家馆将落户河北保定 “一带一路”建设迎新合作
11月5日,保定市泰通国际运输有限公司与斯里兰卡驻华大使馆在上海举办关于“在河北省保定市建设斯里兰卡国家馆”的签约仪式,双方将共同推进斯里兰卡商品走进中国市场的进程。
来源: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2022-11-102584 -
中巴联合声明全文来了!巴总理访华达成了哪些成果?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总理夏巴兹·谢里夫于2022年11月1日至2日应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正式访问。此访是夏巴兹总理就任后首次访华。
来源:南亚研究通讯2022-11-41743 -
成锡忠:梨泰院踩踏事故给全球敲响了警钟
当地时间10月29日晚上,韩国首尔龙山区梨泰院发生大规模踩踏事故。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151人死亡、82人受伤,死者中确认有3名中国公民。
来源:南亚网视2022-10-3017157 -
中国释放二十大后继续坚持“清零”防疫信号
一些中国观察人士曾期待,在本周末召开的中共二十大结束后,中国严厉的防疫政策会告一段落。但北京近日接连释放信号,暗示新冠病毒“清零”政策不会在短期内改变。
来源:bbc news2022-10-132698 -
【中国网评】美国重蹈抗疫失败覆辙,暴露其人权痼疾
美国疾控中心日前更新的数据显示,美国感染猴痘病毒病例数已接近2.5万例,位居全球之首。坐拥全球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美国却先后成为新冠肺炎疫情和猴痘疫情全球最大扩散国、抗疫失败国,让人不禁要问:为何其一再标榜的“美式人权”却守…
来源:中国网2022-10-41217 -
缅怀先烈,共同谱写新时代壮丽凯歌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今天是烈士纪念日,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同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以国之名缅怀英烈,纪念近代以来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
来源:南方日报评论员2022-10-32689 -
【国际锐评】欧洲正为“缺气”焦虑,美国又动起了歪心思
“2022年初,欧盟25%的能源是天然气,其中50%来自俄罗斯,而现在俄罗斯仅占欧洲天然气进口量的9%。”当地时间5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法国人节约能源,包括降低空调温度、冬天将室内暖气温度调低至19度等。
2022-9-81349 -
多国政党政要和社会组织负责人严厉批评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
2022-8-75846 -
【中国网评】上合组织将再迎扩员,强大磁吸力从何而来?
2022-8-35080 -
【中国网评】佩洛西访台闹剧,令美方骑虎难下
2022-7-279423 -
巴政府希望将尚未动工的300兆瓦瓜达尔煤电项目改为太阳能发电项目
2022-7-263971 -
印度新总统宣誓就职
2022-7-254453 -
普拉昌达对团结左派政党充满期待
2022-7-251909 -
执政党危机!谢里夫家族旁遮普省补选失利,其影响将在未来几天显现
2022-7-193194 -
斯里兰卡临时总统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2022-7-182351 -
外媒:斯里兰卡议长收到总统辞职信 将审查其真实性
2022-7-154254 -
尼泊尔共产党(毛)主席普拉昌达会见刘建超
2022-7-126773 -
时事观察:斯里兰卡危机短期难见尽头
2022-7-113842 -
不经意间,“数字印度”已取得令人震惊的成就……
2022-7-94858 -
侯艳琪大使发表署名文章:《维护世界和平安宁,促进全球合作发展》
2022-7-73232 -
孟加拉国驻华大使:“一带一路”将帮助我们成为发达国家
2022-7-54096 -
一盆冷水泼向美国所谓“印太战略”
2022-6-295516 -
巴基斯坦向阿富汗地震灾区发送第二批救援物资
2022-6-253627 -
中印应该也能够共同维护“气候正义”
2022-6-242175 -
金砖合作为印度创造机遇
2022-6-222733 -
印度抗议持续 蔓延至多邦超350列火车停运
2022-6-194026 -
印度媒体谈“印太经济框架”的三大硬伤
2022-6-154036 -
通讯:金砖银行助力印度村民解决用水难
2022-6-142486 -
重磅 | 军事化或非军事化?印方对Quad看法分歧越来越大…
2022-6-44489 -
自力更生发展国防? 印空军将战斗机采购计划减半
2022-6-13931 -
印度首艘国产航母即将服役,日子选在了这一天!
2022-5-313711 -
重磅 | 图谋侵吞邻国,印度“大婆罗多”狂想有多疯狂?
2022-5-293252 -
外媒:为保证国内库存 印度计划限制糖出口
2022-5-254353 -
最新 | 印度工业化势头有多猛?已成全球第二大手机生产国
2022-5-192862 -
印度的下一个十年:取代中国、制霸世界?
2022-5-173727 -
李克强同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通电话
2022-5-173600 -
【中国网评】俄乌冲突揭穿美西方“谎言帝国”真面目
2022-5-134885 -
【中国网评】阻挠破坏俄乌和谈,美国祸乱世界本质无处遁形
2022-5-911006 -
新华国际时评:困顿中更须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2022-5-25823 -
警惕辱华病毒“大翻译运动”正悄然发生变异
2022-4-276829 -
【中国网评】日本核废水排海法理难容,以邻为壑为祸世界引世人公愤
2022-4-222379 -
【中国网评】疫情越凶猛,越须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
2022-4-194306 -
上海的临界点 中国的转折点?
2022-4-182016 -
“美台”抱团取暖,凸显“台独”分子已穷途末路
2022-4-115376 -
中新网北京4月9日电 题:俄乌危机“肥”了谁、“苦”了谁?
2022-4-107043 -
法国大选|“战时总统”红利褪色 马克龙有连任失败之危
2022-4-95872 -
【中国网评】美国联欧制俄包藏祸心,欧盟“战略自主”岌岌可危
2022-4-64077 -
【中国网评】美国联欧制俄包藏祸心,欧盟“战略自主”岌岌可危
2022-4-61873 -
【中国网评】美国联欧制俄包藏祸心,欧盟“战略自主”岌岌可危
2022-4-21120 -
【中国网评】美对俄制裁凸显霸权主义,拖累世界经济不得人心
2022-3-302512 -
加拿大华媒:驻华大使的中国观“有听头”
2022-3-301466 -
东航一架波音737飞机在广西梧州藤县坠毁 直击空难现场
2022-3-214727 -
联合国安理会讨论乌克兰生物安全问题 美俄再交锋
2022-3-195066 -
俄驻美使馆要求美尽快披露在乌实验室军事生物活动信息
2022-3-183218
今日推荐
-
“光辉”战斗机坠毁,令印度战斗机的出口希望蒙上阴影2025-11-24

-
孟加拉国发生5.7级地震,造成三人死亡2025-11-21

-
从锡尔克里克到阿拉伯海:印度的“三叉戟”军事演习是一把双刃剑2025-11-10

-
社评:英国应考虑向大埃及博物馆归还文物2025-11-3

-
从“空姐”到“空嫂”,改变的不止称呼2025-10-29

-
闪评|美政府继续“停摆” 应急资金分歧凸显“政治算计”2025-10-30

-
美媒:数字时代,珠宝大盗无处遁形2025-10-30

-
美媒:印中恢复直航,给印度商界带来希望2025-11-5

-
黄云松:“中巴关系裂痕”论调不攻自破2025-11-1

-
瑞士媒体:世界需适应中国“十五五”发展之变2025-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