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才文:中国是全球包容性发展的典范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领导、亲自指挥下,全国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彻底摆脱贫困,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来源:人民日报今天 8:29536 -
社评:新疆好不好,70年成就是最有力答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治疆规律的认识,确立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为新疆工作举旗定向、谋篇布局。
来源:环球时报2025-9-271487 -
南亚时评:用血的代价换取社交媒体禁令的撤销?尼泊尔青年抗议折射数字治理之殇
9月10日,当尼泊尔政府宣布部分解除社交媒体封禁时,街头已躺满27具年轻的尸体。这场持续5天的抗议,用鲜血在南亚次大陆写下数字时代最残酷的注脚——在所谓"数字主权"与公民权利的博弈中,青年群体正在成为最沉重的祭品。
来源:南亚网视2025-9-975817 -
希腊媒体撰文:作为轮值主席国,中国让“上合大家庭”越走越近
本次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中国奉行共识原则,确保所有成员国利益得到兼顾,为不同政治制度和文化背景的国家创造文明对话与合作的环境。
来源:环球时报2025-9-32899 -
两场大活动接连登场,多国领导人在华会谈,中国成为国际外交大舞台
从天津到北京,从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中国近日成为国际外交的大舞台。
来源:环球时报2025-9-33886 -
巴基斯坦媒体:九三阅兵彰显中国实力与和平贡献
九三阅兵不仅将展示新时代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也是向世界的庄严宣告:坚持正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观,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来源:环球时报2025-9-24473 -
李海东:上合成为动荡世界中的和平绿洲
在当今变乱交织的复杂国际形势下,上海合作组织以其进步的安全理念、务实有力的行动举措,给世人带来构建持久和平与普遍繁荣的信心和希望。
来源:环球时报2025-9-23153 -
纪念抗战胜利展现和平力量,上合天津峰会促进国际团结,中国两场重大活动吸引世界目光
就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即将举行前夕,被称为“史上规模最大的上合峰会”将于8月31日在天津举行。
来源:环球时报2025-8-303578 -
周晨静:“让山低头,叫水让路”,中国超级工程底气何来
今年是中国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看着西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蒸蒸日上,身为工程人,不禁对当年青藏铁路“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气概心驰神往。
来源:环球时报2025-8-292429 -
朱松岭:台湾看不到《南京照相馆》,谁之过?
《南京照相馆》不只是一部普通的商业电影,也是一部以真实史料为基础,展现抗战期间中华民族悲壮斗争历史的影像文本。
来源:环球时报2025-8-295142 -
美媒:中国正用无人机“配送未来”
与第一代用于摄影或娱乐的消费级无人机不同,这些飞行器旨在远距离携带数百公斤的货物进行低空飞行,并且越来越多地实现自主飞行。
来源:环球时报2025-8-272407 -
新加坡媒体:AI=亚洲智能?中国人才正驱动美国AI发展
美国保尔森基金会智库主任马旸表示:“据我了解,(Meta的超级智能实验室)约75%的人才是外籍人士,且其中大部分有着中国血统。”
来源:环球时报2025-8-253895 -
社评:西藏为什么能创造发展奇迹?这是个好问题
60年来,西藏自治区从一个“人畜混居、交通闭塞”的边陲苦寒之地成为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各民族和谐共处的新边疆。
来源:环球时报2025-8-222536 -
港媒:西方品牌为何在华陷入“文化傲慢”困境
这起事件涉及一名男模特将眼睛扭曲成一种滑稽的“眯眯眼”造型,这不仅是艺术判断失误,更揭示了根深蒂固的文化傲慢。
来源:环球时报2025-8-226699 -
英国大学教授: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中国交出高分答卷
2003年是一个转折点,当时中国政府意识到不能过于依赖进口石油和天然气。此后,中国对清洁能源的投资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来源:中国日报网2025-8-212167 -
新闻调查丨在日本,南京大屠杀历史缘何被选择性遗忘
或是外国媒体记者的报道,亦或是当时身处南京的国际友人留下的记录……各种史料无一不诉说着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滔天罪行。
来源:新华社2025-8-182907 -
GPT-5只是“更好”而非“全新”,OpenAI上演“狼来了”?
自ChatGPT横空出世后,几乎每一次来自OpenAI公司的产品革新,都会在全球引发震动。这一次发布的GPT-5也不例外。
来源:环球时报2025-8-182361 -
社评:对话谈判是解决俄乌冲突的必然路径
俄罗斯这次提出的要求比2024年6月提出的停火条件有所放宽,特朗普未提对俄实施100%能源关税制裁,说明美俄矛盾在缓解。
来源:环球时报2025-8-183268 -
石破茂未提“加害责任”,日政客参拜靖国神社,中韩敦促日本正视历史
“只有正视历史,才能获得尊重;只有以史为鉴,才能开辟未来;只有前事不忘,才能防止再误入歧途。我们敦促日本作出正确的选择。”
来源:环球时报2025-8-166277 -
美国各界人士表示美国高关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也在社交媒体发帖,称“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将开始流入美国”“关税正以我们想象不到的水平流入美国”。
来源:新华网2025-8-92825 -
社评:莫迪访华消息何以牵动世界目光
中印人口加起来超过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两国经济规模和全球影响力均处于上升期,在此关键节点,中印关系的走向有着更多为世人所瞩目的理由。
来源:环球时报2025-8-83509 -
美国学者:于美国3500万小企业而言 关税不确定性的打击尤为沉重
截至2023年,美国从事商品进口的企业中,超过97%是小企业。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关税的不确定性令他们沮丧且无措。
来源:中国日报网2025-8-71652 -
美国最新“对等关税”公布,“全球贸易史迎黑暗一天”
这意味着美国将实施自1933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以来的最高关税。当年,这部法案加剧了大萧条,几乎关死了国际贸易通道。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5-8-41963 -
社评:中印关系再出发,最需要的是什么
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邀请,印度外长苏杰生7月15日出席在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外长会议,并结合与会访华。
来源:环球时报2025-7-152788 -
社评:用台湾问题绑架盟友,五角大楼在盘算什么
中国军队有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五角大楼若执意妄为,必将自食恶果。
来源:环球时报2025-7-143776 -
卞显乐:日本流行“租奶奶”或加剧“亲情贫困”
“奶奶”不仅会进行保洁、照顾儿童、指导烹饪等生活支持服务,还能站在长辈角度,“奶奶”般地进行心理疏导、调解生活纠纷。
来源:环球时报2025-7-142564 -
新加坡媒体:“不良富足”正在伤害我们
最明显的不良物质富足表现就是垃圾食品:超市货架上、快餐店里堆积如山的脂肪、碳水、盐和食品添加剂混合物,正在侵蚀我们的身体健康。
来源:环球时报2025-7-37747 -
社评:“机超”火了,人们看的不只是热闹
从无人机到人工智能,从人形机器人到量子科技,从新能源汽车到国产大飞机,中国科技发展的步伐坚定向前,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来源:环球时报2025-7-322514 -
班达里归还福利:一场低调的政治伦理宣誓与政党重塑之战
在尼泊尔政治版图经历剧烈震荡的2025年,前总统比迪亚・德维・班达里的政治回归注定成为标志性事件。当她选择以向内政部递交正式信函的方式,主动放弃每月15万卢比津贴、207升汽油补贴等政府福利时,这场看似简单的 "去特权化" 行动,实…
来源:南亚网视2025-7-15614 -
百年大党为何能?美学者点赞中国共产党的这一执政理念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重返世界舞台中央,再次成为全球领导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共产党的从严治党和自我革新,以及由此获得的民众信任。
来源:中国日报网2025-7-13447 -
国家禁毒办回应美国所谓“芬太尼关税”:典型的霸凌行径,破坏对话基础
美国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所谓“芬太尼关税”是典型的霸凌行径,严重破坏了双方在禁毒领域的信任和对话基础。
来源:环球时报2025-6-202842 -
一见·从“联通”二字,透视中国与中亚的广阔未来
6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主席赴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分别同中亚国家领导人举行会晤,对中国同中亚五国关系发展做出顶层设计。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2025-6-193394 -
下游叫苦 钱包“失血”——美国钢铝关税翻倍引发行业批评
小到回形针、钉子、啤酒,大到家用电器、运动器材、汽车和房屋,价格都将不可避免地上涨,最终受损的,还是美国民众和美国经济。
来源:新华社2025-6-72254 -
政坛风云丨尼泊尔前总统班达里意欲重返政治舞台
2025 年 5 月 26 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迎来一位特殊访客 —— 尼泊尔前总统比迪娅・德维・班达里。这位曾连任两届总统的左翼领袖,以 "尼泊尔马丹・班达里基金会主席" 的身份会见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就党际交流、中尼务实合作…
来源:南亚网视2025-6-117749 -
将东方旋律带上戛纳,让中国经验落地非洲,他们在国际舞台展示中国青年风采
在世界格局深刻演变、全球治理体系面临重构的今天,一代中国青年正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扎实的专业能力与开放包容的全球视野,在多元文明的交汇点上写下属于中国的新注脚。
来源:环球时报2025-5-292425 -
【环时深度】加征关税让“美国梦”变得更加昂贵
获得廉价消费品已经是美国人身份认同的一部分,消费主义历史上也曾被与爱国主义相捆绑,如果加征关税导致普通商品价格上涨,那美国将面临严峻挑战。
来源:环球时报2025-5-233422 -
14.67亿人次出行背后:今年“五一”藏着哪些消费新密码
这个“五一”假期,中国文旅市场如同一部精密运转的机器,从城市地标到县域乡村,从传统景区到创新场景,交织出一幅消费复苏的立体画卷。
来源:环球时报2025-5-74922 -
南亚网视时评:从中国 "关税反击" 看全球经济治理与南亚发展机遇
作为一名旅居尼泊尔六年的中国新闻人,本人亲历了南亚与中国互动的深刻变迁。2025 年,美国特朗普政府再度挥舞关税大棒,企图以单边主义重构全球经济秩序。中国以 "硬核反制" 表明立场,这场博弈不仅是中美间的较量,更是多边主义与霸权…
来源:南亚网视2025-5-39249 -
希腊媒体:贵州世界第一高桥——中国进步、希望与转型的象征
它将成为世界上最高桥梁,桥面距北盘江水面的高度达到625米。这一工程壮举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技术的效率和先进。
来源:环球时报2025-4-305496 -
法媒:中国,酷炫新标志?
有网友说:“中国被低估了……看完这些视频后,我意识到自己对中国的看法是多么荒谬。”这凸显近年来的软实力标准被颠覆,也表明中国为什么能吸引全球年轻人。
来源:环球时报2025-4-294844

今日推荐
-
南亚时评:用血的代价换取社交媒体禁令的撤销?尼泊尔青年抗议折射数字治理之殇2025-9-9
-
上合“朋友圈”拓展多维度互联互通(环球热点)2025-9-7
-
瑞士媒体:中国创新环境“震惊”瑞士企业家2025-9-22
-
中国重磅减排承诺受多方赞赏,英媒:具有里程碑意义2025-9-26
-
韩媒:从制衣业到机器人,中国带来太多惊讶2025-9-30
-
美媒:没有美国芯片,中企也能蓬勃发展2025-9-28
-
社评:新疆好不好,70年成就是最有力答案2025-9-27
-
外媒:“八项规定”推动中国成为经济强国2025-9-22
-
新加坡媒体:山东如何创造优质就业岗位2025-9-30
-
社评:如何看待中国增设K字签证?前天 8:57